明璜
摘要: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反腐敗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大型國有企業下屬的集中物資采購供應公司負責整個集團的物資和設備的集中采購和供應,業務涉及到的工作人員眾多,利誘巨大,如果不從源頭上消滅腐敗的萌芽,徹底肅清不正之風,就難以斷絕那些“蒼蠅”在過程中的破壞,最后將會對企業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關鍵詞:蒼蠅式;腐敗;破壞力
一、“蒼蠅”式腐敗存在的土壤
“老虎”指上層的、掌握大的權力的人。而“蒼蠅”指在社會方方面面,特別是社會基層那些沒有一定職權的人,比如物資采購中的計劃員、招標工作人員等等。“蒼蠅”式腐敗的最初,是由于不正之風蔓延,屬于職業道德規范的范疇,還不足以構成犯罪。正因為不觸及法律,很容易讓身在其中的人將一些不合理、合法、合規的程序,變成“習以為常”的消極腐敗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方式:一是利用職權或工作之便,吃、拿、卡、要、報。比如一般工作人員虛開差旅費,業務招待費等等,數額不大,但一旦成風,將是一筆可觀的數據;二是不依規辦事,突出表現為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例如負責財務報銷的一般會計人員,可以以賬上資金不足、報銷人員手續不合規等各種理由,不予報銷或拖延報銷時間。而在有了一定利益和好處后,甚至幫忙暗示如何將不合規的費用報銷變得合理化,打政策的“擦邊球”;三是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工作作風問題,突出表現為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這主要表現在一些與客戶打交道的窗口部門。以上三種現象,就發生在群眾身邊,或者自己身處其中,雖心有不滿、深惡痛絕,卻往往礙于情面及問題涉及金額不大等緣由,被大家忽略或漠視。而一旦這種思想現狀在群眾中蔓延開來,那么,代表性變成普遍性,欲望無止境的擴張,就會慢慢演變成賄賂、受賄。
其次,“蒼蠅與老虎”的腐敗具有互為依存性。“蒼蠅”是“老虎”發出的指令的執行者,“老虎”對于其發出的不當指令自然會給予庇護,讓“蒼蠅”有恃無恐,狐假虎威。而“老虎”的猖獗也正是因為有“蒼蠅”在助長歪風。無論是“蒼蠅式腐敗”還是“老虎式腐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協調一致、共同打擊,消滅其“互為依存性”,才能肅清風氣。
二、如何防控“蒼蠅”式腐敗
(一)把好用人選人關,加強廉潔繼續教育
從主觀原因上來看, 有權力,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人鋌而走險。這就要在最初的選人、用人上下功夫。一是在肯定專業技術能力的同時,要特別注重在職工中走訪調查,了解民意,聽到群眾對擬提拔干部評價的真實聲音,同時加強對新提拔干部的思想道德評估,而不是流于形式。二是針對不正之風容易積累多發,反復發作的特點,要定期舉辦廉潔從業警示教育。作為基層職員,普遍收入較低,卻是具體業務工作的執行者,在與供應商的溝通接觸中容易因為收入差距而導致心理失衡,從而伸出腐敗之手。“套取”“騙取”“虛報”“克扣”“截留”……都是其典型手段。比如在招標環節,計劃人員為特定供應商量身定制技術要求;不顧生產實際需要,降低或提高配置要求或質量標準;遲滯需求計劃,以緊急需求的形式謀求特定具有現貨的供應商中標。排除真正有實力的供應商參與競爭;為確保特定供應商能夠中標,故意選擇實力較差的供應商參與陪標等。
(二)弘揚正能量,肅清不良風氣
今年,能源集團某公司發生一起職工法律知識考試泄題事件。正是由于顧及“人情”,泄題者與參與傳播者的政治覺悟低,而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公司領導及紀委在收到舉報后,迅速組成專案組,隔離詢問涉案人員,及時更改考試試卷,避免泄題事件造成進一步惡劣影響。考試結束后,對相關人員進行通報批評罰款處理。通過對這種突發事件的及時處理,讓職工看到了領導對待歪風邪氣的整治力度,遏制了此類事件的進一步發酵。其次,由于不正之風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和文化土壤。群眾對此深惡痛絕卻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在各種人情關系的借口下,有較強的隱蔽性。這就需要領導廣開言路,需要紀檢工作人員深入職工調研情況,對舉報屬實的人員予以保密,對查處的違紀事實進行全員通報,糾正職工群眾中的不良風氣,堅定正確的價值觀。
(三)各部門履職盡責,合力監督
很多單位的紀檢監督、監管等措施流于形式,或者靠一己之力,分身乏力,不能提早預防,而最終只能事后監督。紀檢部門應對各個廉潔風險點進行梳理分析,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共同發力,同時,也讓參與監督的部門職員也規范自己的操作,勢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審計部門要加強對集體資產和專項資金的審核,綜合辦公室要加強對相關部門規章制度的可行性進行把控,及時根據經營部門的變化調整。黨群部門通過對重點崗位人員的護照、港澳通行證到出入境備案管理,對可能發生的涉案潛逃人員進行有效控制。財務部門要嚴格控制報賬,打款程序,對各種不合規的報銷程序堅決予以拒絕。
(四)建章立制,根據不同的行業特點制定廉潔政策
不同行業、不同部門之間的廉潔風險點是不同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就必須具有針對性,而不是范本式的千篇一律。因此,在制定廉潔合同條款的時候,可以采取各經營單位根據自己對崗位的認識,找出可能引起腐敗的薄弱環節、漏洞及預防方法。紀檢部門再結合他們提供的意見,量身定做制定出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廉潔措施。
三、對歷來腐敗的思考
歷朝歷代,對貪污腐敗的制衡從來就沒有放松過。“明堂”、“ 登聞鼓”、“ 臺諫制度”都是中國古代牽制權力,懲治貪污的有效舉措,但終因封建社會制度及皇帝的中央集權而并未達到治本的效果。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人民群眾才是國家的主人。對待腐敗,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才不致損害群眾的利益。群眾要有主人翁意識,不要覺得事不關己,或者習以為常,就放任某些不良風氣,最終,損害的還是自己的利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