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孝玉
尊敬的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說課的題目是《心理健康教育漫談》,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師培訓課程和中小學不一樣,一般沒有固定的教材,都是專題講座形式,一般上課時間為半天(3個小時左右),因為時間長,所以課程內容是非常豐富的。針對此專題,我們需要查閱并掌握大量的資料,比如國家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政策,教師和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以及應對,如何調節心理,保持心理健康等等,當然更重要還是要靠平時的積累。
2.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① 參訓教師了解心理健康的涵義、標準;
② 參訓教師認識教師和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③ 參訓教師了解關于心理咨詢的基本知識。
過程與方法:
① 參訓教師可以簡單處理師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② 參訓教師對自己的心理可以進行簡單的調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參訓教師樹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意識,
② 參訓教師熱愛心理健康教育,
③ 參訓教師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二、說學情
參訓教師來自初中各個學科,城區教師少,鄉鎮教師多;年齡大的教師多,年輕教師少,絕大多數教師對心理學的知識還停留在以前上師范或者上大學時的公共課上,心理學的知識遺忘很多,基本上接近空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也知之甚少。
三、說教法
因為我們的上課對象都是成人教師,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所以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學法、講授法、視頻欣賞法等。
四、說學法
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五、說教學過程
1.電影引入
通過播放自己剪輯的《小孩不笨2》(4分16秒)前面教師上課時的情景,符老師對待學生總是以批評為主,而郝老師對待學生總是以鼓勵為主,然后從郝老師對符老師的談話中,引出要教育好學生,必須要找到打開學生心靈的那把鑰匙——“鑰匙是很重要的”,由此引出本專題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
2.具體的知識環節:
本專題只要講了5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和緊迫性;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健康;心理咨詢的基本知識。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和緊迫性”,從國內幾個大的案例(馬加爵事件、徐力弒母、復旦大學投毒案等)的闡述,以及對身邊一些心理案例的分析來喚醒大家對心理教育健康的重視,主要是讓參訓教師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第二部分“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采用講授的方式直接呈現“心理健康”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定義,然后使用大量短小精悍的案例解釋心理健康教育的標準,主要是想讓參訓教師在意識層面上,準確把握心理健康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涵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標準。第三部分“學生心理健康”,從自己的咨詢經驗出發,對自己接觸到的學生常見心理問題進行梳理概括,指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集中體現在人際關系、學習壓力、自我意識和游戲成癮四個方面,并簡單指出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途徑,比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專題知識講座、個案咨詢與輔導、學科滲透等。第四部分“教師心理健康”,從新聞熱點事件(12年河北館陶縣一中高三老師趙鵬喝農藥自殺等)引出教師的心理問題,闡述了教師常見的心理問題,如強迫、自卑、偏見等,接著簡單分析了教師心理問題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對策。第五部分“心理咨詢的基本知識”,從央視《心理訪談》、經典影片《沉默的羔羊》、《催眠大師》等引出心理醫生、心理咨詢的話題,心理咨詢是當前的熱點現象,大家關注度非常高,而且有極大的興趣,指出關于心理咨詢的十大誤解。最后回到開始,《小孩不笨2》中符老師經過郝老師的開導,他改變了嗎?找到了打開學生心靈的那把鑰匙了嗎?以問題形式引發大家的思考,并給大家欣賞這部電影后面的一個場景(53秒),符老師最后到底是怎么對待學生的,進行前后呼應,圓滿進行授課內容的收尾。結尾處,幻燈片以祝愿的方式呈現,“祝愿各位老師都能找到那把神奇的鑰匙,進入學生的心靈,成為他們人生的“重要他人”,同時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結束本次的專題講座,激發參訓教師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六、說教學反思:
本次專題上完之后,覺得成功的地方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喚醒了參訓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激發了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興趣,使他們簡單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并能在實踐中學會一些簡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但是也有一些遺憾,一、時間有限,講的內容太多,以至于每一部分內容都淺嘗輒止,教師真正掌握的非常有限;二因為是大班上課,一個班100多人,交流互動較少,教師被動接受多,以至于不能很好的發揮參訓教師的主體性。
尊敬的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