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婉宜
摘要: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綜合設計過程,需要在一個特定的空間里,以文物標本為基礎,將陳列內容和陳列形式完美的結合,凸顯出創意性,并通過三維立體構建表現出來,促進空間藝術的形成。在文章中,基于相關的設計原則,對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博物館;陳列;空間;設計
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由陳列內容設計和陳列形式設計所組成。形式設計也稱藝術設計,是全部陳列設計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工作,它不僅僅是通過一個個場景進行表現,來實現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還需要基于全局觀進行思考,在整體上、細節上,實現多元化、三維化以及全方位化的設計,促使其展示效果得以充分發揮。
一、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
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工作是一種標準化運動方式。在實際設計工作中,其主要的造型從表面上看都比較簡單,使用的線條也較為單一。一般情況下,不會使用大量裝飾來表現,在對博物館陳列空間設計期間,將結構與尺度的標準化作為主要要點,其主要任務是:準確、鮮明、生動地體現內容。對于陳列設備的運用,主要通過通柜、中心立柜與桌柜等方式對文物及展品進行展示,同時,其中的展板、屏風也需要在其中作為輔助設備。陳列藝術形式設計包含某些美化裝飾,但決不僅僅是美化裝飾,還包含一些技術處理,他是陳列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是全部系統工程中的一個步驟,因此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陳列主題、內容對形式的要求和特定陳列空間對形式的局限。標準化的設計理念能夠更好的規范博物館陳列方式和陳列內容的展示,具備深遠影響和地域發展趨勢,并在各個類型的博物館中使用。比如:在華盛頓佛利爾博物館等一些博物館,都在使用標準化的陳列柜設計,并將其作為基本的陳列設施。
二、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原則
博物館是“人與物之間的結合”,這種“物”指博物館的資料、實物及圖書文獻等;“人”指博物館的利用者。博物館具備科學知識的普及作用,也能給受眾帶來美的享受。在本質上看,博物館本身就是一種展品,無論是整個建筑,還是它的整體規劃、空間設計、陳列布置上,都能給人們展現出不同的感覺。所以,在對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工作中,需要遵循相關的實施原則。
第一,實現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對博物館陳列空間進行展示設計,不僅需要體現先進的思想性和科學性,而且必須重視它的藝術性,藝術的特點在于以藝術的、感覺得到的形象來反映現實,它具有巨大的認識力量和能動力量。在實現藝術創造的過程中,需要引導設計人員確保實用性的思想觀念,切勿只考慮藝術方面而忽視其實用的基本功能,建造空中樓閣式的虛擬空間。要促進理念與實際相符合,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為其提出實用、美觀的設計方式。
第二,實現內容與形式的相互融合。在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工作中,要為其制定符合展示的設計方案。這種設計方案不能展示為概念化、形式化,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展現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性。陳列內容研究與設計的任務,主要是根據陳列主題進行陳列內容的研究,制定陳列內容設計方案。因為物體的展示內容與展示形式存在一定關系,所以,要選擇適合主題的形式。形式的選擇對內容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內容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好的展示形式不僅為物體的主題思想充分傳播,還能促進其發揮廣泛的社會意義[1]。
三、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方法
現代社會在不斷進步與發展過程中,人們開始追求美、創造美,是精神文化發展的主要需求。現代博物館是當今時代精神文化的主要展現,也影響著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對其實現良好的設計,不僅能獲得良好的發展效果,還能展現出不同的藝術空間。所以,在對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進行設計過程中,不能僅在場景上來表現,實現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還需要基于全局觀進行思考,在整體上、細節上,需要展示多元化、三維化以及全方位化的設計,保證能夠為其設計出良好的展示效果[2]。
(一)表現形式的變化性
在對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現設計過程中,需要體現出變化性特點。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一些現代化科學手段得以使用,如:計算機、激光等方式,將其應用到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工作中,不僅能促進空間展示形式具備立體化特點,還能展示出多重層次風格。比如: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給人不同的感覺。原始數萬字的文字表達,利用聲光影的技術,能夠更快的將其表達的一目了然[3]。博物館的陳列要根據不同內容和觀眾需要,通過或動態、或靜態、或動靜結合的方式,并結合現代科技的發展予以展示,最大的發揮出博物館智慧啟迪和文化傳播的功用。
(二)與觀眾的互動性
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工作還需要體現出與觀眾的互動性。因為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過程中的主要理念就是引導受眾積極參與到活動展示工作中,保證博物館內展示的信息都能滿足受眾需要。為了促進博物館陳列空間設計具備的趣味性與娛樂性,需要將展示的信息采用娛樂方式來表現。比如:我國地質大學博物館,對生命的起源和進化進行展示與設計,在展廳內放了恐龍,將恐龍下蛋作為標志,體現出較大的趣味性,激發受眾的參與性。在這種設計方式下,不僅豐富了展示手段,還激發了人們的參與主動性[4]。
(三)與環境的露陳
在博物館陳列空間設計工作中,促進環境與露陳相結合,露陳主要是對能夠接觸的展示物體不進行阻攔,實現開放性的陳列工作。在目前博物館發展過程中,有些博物館已經逐漸嘗試該方式,但在一些方面還不夠完善。比如:文物展示期間,與空間、環境不符合,很多都被單獨展示,與時代發展背景、展示主題不符合,從而導致觀眾在思想上對其產生誤導。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積極考慮環境與展品的融合,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相互配合、相互映襯、相互感染,成為一個完美的統一。
(四)燈光元素的充分利用
在對博物館陳列空間展示設計過程中,為了促進陳列空間的充分性,需要對燈光元素合理利用。經過研究和分析。對燈光元素進行科學、合理利用,能夠促進陳列氛圍的充分體現。在實際設計工作中,需要對博物館空間內的燈光設施合理布置,促進設計工作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在對燈光進行安排期間,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完善。其一,實現對文物的積極保護,一些燈光雖然能夠為其營造良好氛圍,但會對文物造成較大破壞[5]。比如:一些紫外線比較強的光源,將會影響文物。所以,在對燈光進行設計期間,需要選擇一些對文物安全的燈光,以免其造成不良影響。不僅如此,還需要促進燈光與整體陳列環境的一致性,在對陳列空間內的燈光進行設計過程中,燈光的整個分布、主要設置,都需要與整體的陳列環境、相關主題相一致。比如:為展覽館營造戰爭氛圍,可以設計比較熱烈的燈光,但對其營造一種文化氛圍就不合適了。
總結:
對博物館陳列空間進行設計,需要較為復雜的程序,才能促進設計工作實現個性化需求。陳列藝術設計工作不僅僅限于設計,在設計工作完成以后,還要展品制作和現場布置施工等一系列的工作,制作施工是設計的具體體現,又是設計工作的延伸、補充和發展。設計人員在期間,需要將相關的理論知識作為引導,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實現不斷的創新,保證在設計工作中,符合大多數人的展現需求。
參考文獻:
[1] 周健忠.新時期加強博物館陳列空間設計的對策思考[J].黑龍江史志,2015(7):252-252.
[2] 宋向光.博物館陳列的實物性元素及內容結構析[J].東南文化,2016(2):111-118.
[3] 吳曉雯.博物館陳列空間的展示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4(3):42.
[4] 向樂超.博物館藝術陳列設計藝術——空間與光影的塑造[J].大眾文藝,2015(22):46.
[5] 陳琛.博物館陳列展覽空間設計要點分析[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6(12):262.
[6]王宏鈞.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2011.9重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