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舟,孟 軍,田茂竹
(1.貴州省煙草公司銅仁市公司,貴州 銅仁 554300;2.貴州大學,貴州省煙草品質研究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25)
銅仁煙區不同基因型烤煙品種適應性研究
劉楊舟1,孟 軍2,田茂竹2
(1.貴州省煙草公司銅仁市公司,貴州 銅仁 554300;2.貴州大學,貴州省煙草品質研究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25)
為在銅仁地區篩選出適宜的烤煙品種,對10個不同基因型烤煙品種的農藝性狀、抗病性和經濟性狀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表明:從農藝性狀來看,PB4在株高、自然葉片數、可采葉片數、腰葉長均優于其他品種;從抗病性來看,只有PB4未感染根莖性病害,綜合抗病性較好;從經濟性狀來看,PB6、PB4的產值、均價和中上等煙比例較高。因此,試驗確定PB6 和PB4兩個烤煙品種適合在銅仁地區推廣種植。
烤煙;品種適應性;農藝性狀;抗病性;經濟性狀;銅仁
煙草品種是煙葉生產的基礎,對煙葉的產量和品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品種對煙葉產質量的貢獻占25%~35%[1]。但是,煙葉品質同時也受生態環境的影響,即基因與環境的互作共同決定著生物的性狀[2]。品種要想發揮自身的遺傳潛力,與之相適應的生態環境至關重要[3]。因此,篩選適宜煙區種植的優良品種,才能實現煙農增產增收,同時也滿足卷煙工業對煙葉品質的需求[4]。銅仁地區是傳統的老煙區,近年來在烤煙生產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品種種植單一、主栽品種退化等。筆者以PB1等10個不同基因型烤煙品種為材料在銅仁煙區開展了品比試驗,綜合考察了煙株的農藝性狀、抗病性和經濟性狀,以期為該地區篩選出適宜的烤煙品種,保障該區域煙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試驗于2016年在銅仁市德江縣煎茶鎮川巖村進行,地處東經 107°55′07.53″,北緯 28°06′52.89″,海拔720 m。試驗地地形為山地,土壤類型為黃壤,肥力中等,無病蟲害,前茬為玉米,輪作類型為玉米-烤煙。
供試品種為 PB1、PB2、PB3、PB4、PB5、PB6、PB7、PB8、云煙 87(CK1)、K326(CK2),均由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提供。
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組排列,每個品種即1個處理,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小區計產面積不少于30.6 m2,種植的株行距為0.6×1.0 m,每個小區種植52株;區組和小區排列原則為“方形區組,長形小區”,小區四周設置保護行。
2016年4月28日進行井窖式移栽,移栽時田間使用“密達”防治蛞蝓,采取機械加人工的方式進行中耕培土,施純氮6.0~6.5 kg/667m2;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按當地優質煙栽培技術規程進行,每一項田間管理措施和測定均在同一天內完成;如遇特殊原因,至少同一重復的操作在同一天內完成。煙葉成熟時,分小區掛牌采收烘烤,按炕次貯藏,煙葉分級、定級和取樣按42級國標執行。
按煙草行業標準 YC/T142—1998進行農藝性狀調查[5]。每小區選擇有代表性的植株5株(不打頂,所有調查內容完成后再打頂)調查記載,計算平均數。團棵期至采收結束,按照煙株病害分級標準 YC/T39—1996[6]對氣候斑點病、赤星病、花葉病、根莖性病害的危害情況進行分級。外觀質量以頂葉向下第8~12葉位全部初烤煙葉混合樣為樣品進行鑒定?;灒ǔR帲┖驮u吸鑒定以頂葉向下第8~12葉位全部初烤葉混合樣為樣品。外觀質量鑒定、化驗分析和評吸鑒定由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承擔。缺株統計按打頂前病死植株計入缺株,打頂后病死植株按正常植株計產、計質。為了保證試驗結果的可靠性,所有樣品定株定葉位取樣。每品種(包括對照)每小區定20株,取中部(從下往上數第9~13葉位)煙葉混合樣。
由表1可知,10個烤煙品種的莖圍、節距和腰葉長差異不顯著,其中PB1的平均莖圍最粗,為10.43 cm,PB8的平均莖圍最細,為8.93 cm;PB5的平均節距最長,為6.23 cm,PB3的最短,為4.53 cm;PB4的腰葉最長,為68.13cm,K326(CK2)的最短,為60.40 cm。PB6腰葉最寬,為33.73 cm,與其他品種差異顯著;PB4打頂后株高最高,為150.20 cm,顯著高于PB7以外的其他品種。10個不同基因型烤煙品種的株高、自然葉片數、可采葉片數呈現出顯著差異;其中,PB4的平均株高、自然葉片數、可采葉片數表現最好,分別為202.8 cm、31.13片、21.07片;而云煙87(CK1)表現最差。由以上分析可知,在10個品種中PB4的綜合農藝性狀表現最好。

表1 不同基因型烤煙品種農藝性狀的比較
由表2可知,10個供試烤煙品種都不同程度地感染了病害。不同病害的發病程度有所差異,按發病率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赤星?。練夂虬唿c?。净ㄈ~?。靖o性病害。而對于不同基因型烤煙品種,以PB2的赤星病最嚴重,PB6的最輕;PB4的氣候斑點病最嚴重,PB8的最輕;PB1的花葉病最嚴重,PB6的最輕;10個供試烤煙品種根莖性病害的發病率均不高,其中以PB1的病情相對嚴重些,而PB4未感染該病。

表2 不同基因型烤煙品種發病率的比較 (%)
由表3可知,10個烤煙品種在產量、產值、均價、上中等煙比例、耐烤性等方面均存在差異。由此證實,烤煙品種確實具有生態適應性。10個供試烤煙品種中,以K326(CK2)的產量最高,為183.67 kg/667m2,其次 是 PB6(165.83 kg/667m2), 第 三 是 PB5(153.33 kg/667m2),PB2排第四(148.33 kg/667m2),其他品種產量在106.42~121.67 kg/667m2之間。煙葉均價是煙葉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各品種中,以PB4的均價最高,達18.31元/kg;PB8的均價最低,僅為9.73元/kg。各品種產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PB6>K326(CK2)>PB4>PB3>PB2>PB5>云煙87(CK1)>PB7>PB1>PB8。各品種上等煙比例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PB6>PB4>PB3>K326(CK2)>PB1>PB2>PB7>云煙87(CK1)>PB5>PB8,中上等煙比例由大到小排列依次為PB4>PB6>PB3>云煙87(CK1)>K326(CK2)>PB1>PB7>PB5>PB2>PB8;中上等煙比例超過60%為 PB4(75.63%)、PB6(66.40%)、PB3(65.61%)、云煙87(61.92%)。從烘烤特性來看,PB5和PB8的煙葉難烘烤,PB3、PB4和PB6易烘烤,其他品種居中。

表3 不同基因型烤煙品種經濟性狀的比較
周金仙[7]的研究表明,不同品種具有自身的生態適應性,當種植區域確定后,應根據當地生態條件選擇適宜品種合理布局??緹熚创蝽敃r,10個供試品種中,以PB4的株高、自然葉片數、可采葉片數表現最好,而且節距也適中,未限制自然葉片數數量,而PB5由于節距過長限制了自然葉片的數量;在抗病性方面,PB4也表現出未感染根莖性病害;從經濟性狀來看,PB4的產量雖然不高,但是中上等煙比例達75.63%,均價最高,為18.31元/kg,因此其產值為2 127.75元 /667m2,僅次于 PB6和 K326(CK2)。其次是PB6,該品種的農藝性狀上表現中等,可采葉片數較少,產量、中上等煙比例和均價分別為165.83 kg/667m2、66.40%和17.80元/kg, 產 值最高,達2 949.42元/667m2。PB3在上等煙或中上等煙比例、可采葉片數、烘烤行等優于對照,但產值卻低于K326(CK2),這是因為PB3比K326易感根莖性病害所致。從抗病性來看,PB2煙株赤星病發病率較高,PB4煙株氣候斑發病率較高但未感染根莖性病害,PB1煙株花葉病和根莖性病害發病率較高;綜合來看,以PB4的抗病性較好。
綜上所述,PB6、PB4可作為銅仁地區適應性推廣品種;PB8由于均價、產值、上等煙比例和中等煙比例較低,因此不適宜在銅仁地區作推廣品種;PB1由于煙草花葉病和根莖性病害較嚴重,因此也不適合在銅仁地區作推廣品種;PB3則在進一步加強其根莖性病害抗性后可作為適應性推廣品種。
[1] 張永春,馮勇剛,任學良,等. 貴州自育烤煙新品系田間性狀指標比較[J]. 中國種業,2010,(S1):24-27.
[2] 王 維. 烤煙品種的生態適應性研究進展[J]. 作物研究,2012,(S1):142-146.
[3] 謝秀晴,王漢瓊,張東明. 陜西省烤煙品種布局研究[J]. 中國煙草,1995,(4):16-18.
[4] 羅成剛,薛煥榮. 面向 21 世紀,加速煙草育種研究[J]. 中國煙草科學,1998,(4):47-49.
[5] YC/T142—1998,煙 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S].
[6] YC/T39—1996,煙草病害分級及調查方法[S].
[7] 周金仙. 不同生態條件下煙草產品產量與品質的變化[J]. 煙草科技,2005,(9):32-35.
Adaptability Comparison of Different-Genotype Tobacco Varieties in Tongren
LIU Yang-zhou1,MENG Jun2,TIAN Mao-zhu2
(1. Tongren Tobacco Company, Guizhou Tobacco Corporation, Tongren 564300, PRC; 2. Guizhou Key Laboratory for Tobacco Quality Research,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PRC)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and select some suitable tobacco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genotypes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disease resistance and economic characters in and for Tongre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 height, number of natural leaves, number of available leaves, and blade length of tobacco variety PB4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varieties; the red spot disease rate of PB2 was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climate spot of PB4 was higher, the mosaic disease and root-stem disease rates of PB1 were higher, and comprehensively PB4 was of low disease incidence; and the different genotypes varied in the tobacco yield, output value,high-quality ratio and average price. The tobacco output value, high-quality ratio and average price were the highest in PB6 and PB4. In summary, PB6 and PB4 were suitabl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in Tongren tobacco areas.
tobacco; varietal adaptability; agronomic character; disease resistance; economic character; Tongren
S572
A
1006-060X(2017)09-0017-03
10.16498/j.cnki.hnnykx.2017.009.005
2017-07-11
貴州省銅仁市科技局項目(〔2014〕40-9號)
劉楊舟(1974-),男,貴州畢節市人,農藝師,主要從事烤煙栽培工作。
(責任編輯:成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