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尚友


每年夏天,大連的海濱總是人頭攢動,操著不同口音、說著不同語言的游客摩肩接踵,盡情在陽光、沙灘、大海的懷抱中享受愜意與浪漫。既沒有什么名山大川,也沒有太多名勝古跡,以往大連旅游的最大看點就是大海、氣候和城市風貌。如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讓大連旅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讓“青山綠水”化作名副其實的“金山銀山”。
多元化布局拉動規模增長
出沈海高速石河站東行一公里,來到金普新區石河街道石河村。這里生態環境極佳,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走在東溝五坊古鎮風情街上,不由得忘卻都市喧囂,遁入一種“化蝶尋花”的美好意境。
如果說,東溝五坊讓人感受的是黃色農耕文明古樸內斂的魅力,那莊河海王九島更多體現的就是藍色海洋文明粗獷開放的美。海王九島是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級海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市級海洋景觀自然保護區。夏天是海島游旅游的旺季,這里島礁分布疏密相間,海濱地貌和海岸景觀隨處可見——黑白奇石、雙獅爭雄、海馬巡灘、大象吸水、駱駝奇峰、神龜探海等幾十個千姿百態、不可再生的海蝕、海積地貌景觀,形態逼真、惟妙惟肖,在國內沿海均屬罕見。海王九島既是黃海深處的海上花園,也是鳥兒的天然樂園,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各種鳥類飛到這里繁衍生息,好生態、好環境讓海王九島成了“聚寶盆”。
大連市地處遼東半島南端,土地總面積12574平方公里,海域總面積2.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906公里。這里空氣清新、水質優良、交通便利,有著穩定的農業基礎、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田園景觀、深厚的農耕文化、濃郁的風土人情,休閑農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近年來,大連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一產與三產的結合、延伸農業產業的切入點和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來抓,結合實際情況大膽創新。在產業類型上,大連休閑農業發展內容多樣、形式豐富,基本形成以農(漁)家樂、民俗村、農業園區、休閑農莊等四大類型。目前全市共有旅游示范鄉鎮40個、星級農(漁)家樂149個、休閑園區(農莊)95個、精品采摘園320個。典型代表如莊河市馬道口農家樂示范村、北屏山農業生態園和莊河天一山莊等;在產業布局上,休閑農業發展重點與旅游業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如圍繞黃渤海岸和島嶼資源,形成了長山群島、金石灘濱海休閑和旅順口文化旅游等度假旅游區,重點發展海島度假、漁業體驗以及歷史人文等休閑農業旅游產品;圍繞溫泉產業,形成了普蘭店安波、金普新區大小黑山、瓦房店龍門李官、香洲田園城和莊河步云山康養等溫泉旅游區,重點發展了采摘、觀光、休閑、度假等涉農旅游產品。
多元化的科學布局拉動了產業的規模化增長。如今,大連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如火如荼,正逐步成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民生產業,成為壯大都市型農業經濟和擴大內需的朝陽產業,成為建設美麗鄉村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柱產業。2016年,全市鄉村旅游接待1565萬人次,增長11.8%,鄉村旅游綜合收入達到91億元。
集群化發展激起“磁場效應”
夏日的“紫云花汐”薰衣草花田一片姹紫嫣紅煞是好看,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到了傍晚,夕陽與紅霞漫天散開,光影糅合大片花海,就只能用震撼來形容了——銀色、紫色、金色、綠色、紅色層次分明,猶如童話中的奇幻圣境。這座主題莊園位于小黑山腳下的金普新區向應街道土門子村。園區以薰衣草為主題,形成了具有鄉村度假、婚紗影視拍攝為一體的新型鄉村旅游目的地,為大連旅游景點增添了浪漫一筆,打造出一條美的經濟鏈條。
向應街道現已形成集小黑山森林公園、土門子農家樂一條街、紫云花汐薰衣草莊園、槐之鄉、范家大院、歸田居、關向應紀念館等休閑旅游示范項目,建設50余個各具特色的蝶蘭園、草莓園、櫻桃園、藍莓園等。近年來,向應街道先后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村鎮、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僅2016年全街道就接待游客超9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3億元。鄉村旅游的發展拓寬了農民的就業渠道,讓眾多傳統農民成為農業工人、服務人員,在保證土地原有收益的前提下,增加了勞務收益、經營性及財產性收益。在鄉親們看來,這些都得益于政府有序引導下的產業集群化發展。
而在瓦房店三臺鄉三臺村,一個由大連伊甸生態農業科技博覽有限公司與北京天潤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全生態休閑農業旅游綜合體項目也在建設運營中。據悉,該項目規劃用地15740畝,總投資190億元,分三期建設:具體包括現代農業科技推廣示范及博覽園、伊甸餐廳、滿族民俗風情村寨、伊甸溫泉度假酒店、游泳館、地球生命科普園、狩獵場、跑馬場、動植物園、滑雪場、養生養老民居建筑群。同時還將通過雨水、溫泉廢水環保再利用,恢復復州八景之一的“水泡荷風”。其中一期工程已建成,部分投入使用。
目前,大連的鄉村旅游產業已基本完成了從最初的農民自發小規模發展到政府有序引導下集群化發展的轉變,重點圍繞傳統旅游景區和國家農業園區,形成了一個個休閑農業旅游集聚區。《大連市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更將提高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產業聚集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提出建設3類特色鄉村集市。線下通過特色鄉村集市平臺,將鄉村生活、民風民俗、農產品交易、農事活動、農事節慶等內容通過創意化、情境化的形式展現給游客,打造黑島鄉村漁市、莊河蔬果集市、紫云花汐鄉村花市3類特色鄉村集市;創建一批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成立市鄉村創客聯盟,通過鄉村眾籌、創客投資等方式,鼓勵各地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文化、藝術、科技專業人員落戶鄉村旅游創業就業。
顯而易見,大連人正在努力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創新實踐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上。
“創新+”模式實現融合發展
近年來,大連人圍繞當地優勢農業旅游資源“做好加法”,舉辦多種節慶活動,吸引了眾多中外游客,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目前,大連已有溫泉滑雪節、櫻花節、杜鵑花節、草莓節、櫻桃節、釣魚節、藍莓節、蘋果節等市級以上涉農旅游節慶活動8個,形成了農家樂、果菜采摘園、生態旅游、溫泉滑雪和節慶活動5大系列產品協調發展的格局。同時互聯網、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提升了各項產品、節慶活動的知名度和參與度,效果十分顯著。“2017大連國際大櫻桃節”,就通過加大“旅游+文化”“ 旅游+產業”“ 旅游+自貿”,做火旅游采摘市場,實現組織包機30架、東北列車110節、省內大巴330輛、旅游團隊7100個、自駕車18.2萬臺,帶動果農增收的目標。在“2017大連國際大櫻桃節”中,金普新區接待游客203萬人次,拉動旅游綜合消費約24億元,帶動果農增收6億元。endprint
“創新+”模式同樣體現在經營主體的發展變化上——政府積極培育多種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現已從農戶個體逐步向合作社、工商資本領域拓展,形成以個體農戶為基礎,“農戶+公司”、“農戶+農業合作社”為支撐,工商資本為補充的經營主體格局。各經營主體根據各自實力和規模,針對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制定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如瓦房店市東馬屯村主要依托蘋果優勢產業,形成“公司+蘋果合作社+基地+社員”的模式,將蘋果產業和農家樂相結合,合并經營,統一包裝,兩者搭配相得益彰,互相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美譽度。再如香洲集團投資建設的香洲田園城,擁有溫泉洗浴、休閑酒莊、牧場、葡萄采摘園等多項休閑旅游產品,平均日接待4000人以上。社會資本的投入,加速提升了休閑農業的規模檔次,豐富了休閑農業旅游體驗產品。
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智慧的大連人積極整合資源,以項目帶動投資發展。通過“六化”工程和“屯屯通”道路建設,提升農村道路出行條件;通過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行動,開展農村垃圾和污水處理項目;通過農村廁所改造,改善農民日常衛生條件;通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改善農民吃水用水條件,逐步改善鄉村路難走、果難賣的現象。同時選擇基礎條件好、有旅游資源的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將新農村建設和休閑農業發展結合起來。近兩年,選擇旅順小南村、金普新區炮臺街道袁屯社區、長海縣英杰村(小水口旅游區項目)、莊河市東灘村(海王九島項目)等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使其公共基礎和配套服務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既為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又以旅游項目建設改變了鄉村面貌和村民生活,實現了融合發展。
品牌思維加速產業升級
剛剛過去的暑假,旅順水師營小南村七彩南山風景區吸引了比平常更多的孩子和家長。他們在太空植物園親眼目睹200斤重的南瓜、長在樹上的地瓜、皮球一樣大的茄子,可以親手栽種各類“太空植物”,也可以在蝶戀花蝴蝶園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蝴蝶們共舞、體會放飛蝴蝶或者親手制作蝴蝶標本的樂趣,還可以跟老師傅學習制作擁有140年歷史的旅順糖鼓火燒……
昔日的小南村,曾經是座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村莊。由于實施了城市化,這里的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小南村人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利用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和二龍山、松樹山堡壘、中國最早的自來水廠、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糖火燒等人文資源,緊密圍繞本地農業生產類型發展生態農業游,把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民俗體驗、科學普及、游覽購物、餐飲住宿、四季采摘融為一體,打造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綜合體品牌,實現產業升級。如今,這里不僅已經成為大連近郊旅游熱點,而且被評為國家級AA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小南村還成功入圍“中國最美村鎮”。
小南村鄉村旅游產業的升級得益于品牌思維,更得益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品牌氛圍。近年來,大連市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領域率先實施品牌創建工程,廣泛參與國家、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品牌評選,累計獲得休閑農業領域榮譽34項,其中,國家級榮譽18項,省級榮譽16項。旅順口區、金普新區、莊河市、瓦房店市等4個地區被農業部評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金普新區石河街道東溝村、旅順口區水師營街道小南村等9個單位被農業部評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莊河市王家島鎮東灘村、瓦房店市謝屯鎮前進村等5個單位分別被農業部評為中國最有魅力鄉村、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和中國美麗田園。
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傳統宣傳渠道,一方面加強在本地報紙、電臺、電視臺的宣傳力度。另一方面深層次利用好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搞好策劃營銷,廣泛開展宣傳公關。并充分調動各種社會資源參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品牌培育。
活動效應助推品牌跨越
8月20日,由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旅游發展委員會、服務業委員會主辦的2017年首屆中國(大連)美麗鄉村發展論壇在大連市甘井子區紅旗街道岔鞍村舉行。全市涉農區市縣相關部門及部分村鎮基層代表和專家學者、媒體記者100余人出席論壇。
論壇上舉行了“大連十大美麗鄉村”“大連最佳鄉村旅游景點”、大連農(漁)家樂十大招牌菜揭曉儀式及首屆大連美麗鄉村攝影大賽頒獎儀式。本屆論壇主題為“鄉土文化的復興與美麗鄉村建設”,旨在以傳承鄉土文化為切入點,通過對鄉土文化和美麗鄉村建設特色模式的深度研討,拓展鄉村經濟產業結構發展,打造升級版的美麗鄉村,為人民群眾營造具有精神歸屬感的宜居家園。
為進一步發揮好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支柱作用,大連市農委、市旅發委、市服務業委將2017年確定為“大連市休閑農業規范提升年”,包括5大系列主題活動,共耗時100余天。經過自愿申請、縣區推薦、網上投票、專家審核和網上公示等程序,認定甘井子區紅旗街道岔鞍村等10個村為2017年首屆大連十大美麗鄉村;認定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等10個鄉村旅游景點為2017年大連最佳鄉村旅游景點;同時評選出大連農(漁)家樂十大招牌菜和100幅美麗鄉村攝影作品。
據大連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系列主題活動主要呈現以6大特點。
創新推動,實現四個首次。本次系列活動在發展休閑農業、建設美麗鄉村工作上實現了“四個首次”。一是首次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規模最大的一次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展示評選活動,范圍涵蓋全市涉農區市縣,評選含金量更高。二是首次圍繞美麗鄉村建設開展的“引智”活動,舉辦首屆中國(大連)美麗鄉村發展論壇,邀請國家美麗鄉村創建辦公室主任和人民大學三農專家學者與當地基層代表,展開交流與討論,群策群力推動大連美麗鄉村建設和休閑農業發展。三是首次打破示范評選活動中政府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好市場作用,將更多的投票權交給廣大農民、市民游客和專家,評選出名副其實的美麗鄉村和景點。四是首次大規模集中展示近年來大連休閑農業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通過示范帶動、參觀體驗、媒體宣傳等形式,記錄、傳播和共享美好的建設成果。endprint
政府搭臺,凝聚多方智慧。本次系列主題活動是大連市農委牽頭,會同市旅發委、市服務業委舉辦,是大連市推進休閑農業提檔升級、服務鄉村旅游所進行的一次有益嘗試,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這一新興產業“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分工合作、齊抓共管”的協調聯動的良好工作機制正在形成。此次主題活動,創新辦會方式和內容,采用政府搭臺、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形式,由甘井子區紅旗街道協辦,大連美麗鄉村文化研究院具體承辦,有效地發揮各方資源、凝聚多方力量,確保活動辦好、辦精彩。活動中分別引入大連市美食文化協會、大連市攝影家協會等社會組織進行專業指導,使活動組織方式更加靈活,更加專業,也更具活力。
內容豐富,暢享百余例活動成果。系列活動涵蓋鄉村建設、旅游景點、特色美食、自然美景等多種內容,活動中既有線上圖文并茂的展現形式,又有現場游學、美食制作等線下互動體驗環節,組織形式多樣,體驗內容豐富。通過美麗鄉村和最佳鄉村旅游景點評選,為市民推薦一批具有田園風光、優美景觀、農事體驗、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和景點,打造鄉村旅游品牌;農(漁)家樂十大招牌菜評選則是充分展示大連近年來農(漁)家樂發展成果,挖掘和培育鄉村特色美食,打造大連農(漁)家餐飲文化品牌;“美麗鄉村”攝影大賽中,數千幅的攝影作品從不同角度展現出大連特色的美麗鄉村、鄉土文化和民俗風情等。各項活動中的上百例示范典型和優秀成果將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史料予以留存。
多措并舉,匯集數千名從業主體。各項活動均采取宣評聯動、城鄉互動的形式,每項評選活動都從組織籌備、推薦上報、投票評選、審核確定、深化提升5個方面有序推進,嚴格按照網絡公示、微信投票、專家評審等程序,評選出優秀的鄉村景點、農家美食和攝影作品。通過多種組合措施,能夠充分激發各類參與主體的活力,形成消費者和從業者同臺唱戲的局面,確保活動精彩紛呈。此次活動既有效整合了政府部門間的相近資源,又激發了千名以上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的參與熱情,既發揮了媒體的輿論放大功能,又引導市民去親近鄉村、回歸農業,形成了多方參與的良好氛圍。
擴大宣傳,吸引百萬人次關注。本次系列活動有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新社、大公報、中國農村雜志社、遼寧日報、遼寧電視臺、大連日報、大連電視臺、大連晚報、半島晨報、今日頭條等20余家新聞媒體跟蹤報道。同時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發布更多的活動內容和動態,吸引更多市民了解活動。經過大規模宣傳,本次系列主題活動可吸引市內外百萬人次關注,其中,微信投票環節,總訪問量達到300余萬次,投票共計45萬票。目前,各項活動的后續效應正逐漸顯現,網絡轉載量持續增長,相關宣傳效益應持續發酵。
注重實效,助推近百億產業發展。活動注重實效,不搞面子工程,各項評選活動既滿足了市民吃喝玩樂等基本需求,又融入了寓教于樂的農事感官體驗,讓單純的評選活動產生一種連帶效應。對各項評選結果,在2017年中國(大連)美麗鄉村發展論壇上進行揭曉,并給予表彰。為體現美麗鄉村、最佳鄉村旅游景點的示范作用,將采取集中展播,組織市民實地參觀體驗和開展藝術家攝影采風活動。
結合本次活動成果,以《農村工作通訊》雜志為載體,出版一期大連特刊,拍攝一部大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宣傳片,集中繪制一幅大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手繪導覽圖,編制出版一本大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圖典,為廣大市民游客推薦一批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食品健康的鄉村旅游體驗好去處,也讓全市各鄉村旅游景點學有目標,趕有方向,最終產生“見賢思齊”的發展效應,助推大連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再上新臺階,力爭今年內實現全市鄉村旅游綜合收入破百億元。
大連市農委主任劉明智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大連休閑農業的發展近年來雖然取得了喜人成就,但還存在一定不足。今后政府相關部門要與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群眾,以及休閑農業的投資者、經營者一道,躬下身子、主動出擊,找準角色定位,加強行業管理,注重產品開發,強化品牌培育,做好市場營銷,不斷規范提升全市休閑農業發展水平,在休閑農業領域實現三產高度融合發展,為大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好動力引領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