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洲
摘 要:《夜泊秦淮》是中國近代以來新歷史小說的眾多代表作之一,它包含了《狀元境》《追月樓》《半邊營》《十字鋪》四本連綴成篇的中篇小說。本文以《夜泊秦淮》為切入點,力圖從文化的人性的歷史、與歷史互補的歷史、小人物的歷史這三個歷史的維度對《夜泊秦淮》中囊括的新歷史小說的特色進行解讀。
關鍵詞:新歷史小說;《夜泊秦淮》;文化的人性的歷史;與歷史互補的歷史;小人物的歷史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7-0-02
新歷史小說從民間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并講述了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歷史,對民國時期的非黨史題材尤為關注,從而對主流敘述構成了一定的消解性和顛覆性。它以強烈的主體意識和個人經驗為依托,重新敘述了曾充滿遮蔽的中國近現代,當代歷史,還原歷史中的個體生存狀態和心靈境遇,使小說對歷史的描述呈現出了個體性和民間性的特征。《夜泊秦淮》中篇系列參照南京民國時期秦淮河畔的歷史風貌,將《狀元境》《十字鋪》《追月樓》《半邊營》的故事分別設定在民國初期、北伐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上個世紀三十四年代前后四個時期,并以此為歷史背景對故事的人物和情節進行勾勒與鋪敘。
一、文化的人性的歷史特色
高松年、沈文元認為:如果從文化視角去考察葉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說創作,除了可以看到他對于“秦淮”地域文化生態的獨到開掘和展示以外,還能看到作為一個從小就受著吳越文化熏陶的本土作家,地域文化對其創作成因的深刻影響。同時,《夜泊秦淮》的后記中蘇童也提及了葉兆言在小說寫作方面,對于人性的探索也抵達了令人滿意的深度。在閱讀《夜泊秦淮》系列小說時不難發現,文化的人性的歷史描寫始終貫穿于“夜泊秦淮”系列作品中,不僅帶有濃厚的“秦淮”地域文化特色,而且對于人性的描寫與把握精準獨到。《夜泊秦淮》是一部地道的民國風俗史,以南京作為寫作地點,描寫的都是南京的文化特色以及氣息。不同于正統歷史小說,《夜泊秦淮》描寫的更多的是市井文化,所描寫的場景也是生活百態,所用的話語也是平日里百姓慣用的話語。在人性的刻畫上也更注重于小人物的真實性格的描寫與暴露。在面臨危險時的恐慌畏懼,在面對愛情與親情糾葛時的糾結彷徨。
二、與歷史互補的歷史特色
有別于十七年文學時期“三紅一創”“青山保林”史詩巨著般的宏大敘事,葉兆言的《夜泊秦淮》更加傾向于野史、稗史的寫作,更加注重個體生命在歷史的洪流之中留下的點滴痕跡。正因如此,《夜泊秦淮》中篇系列小說給讀者的感覺,不像是欣賞大家閨秀,而是感受小家碧玉的親切真實。
《狀元鏡》 的故事情節作者將其設定在了民國初年。開篇憑借南京市民的生活常態作為故事的開端,引出一位無名無姓的英雄,但隨著情節的開展,其形象和描述被一步步淡化,取而代之的便是小市民階層的張二胡以及三姐的愛恨糾葛。不同于傳統視角上英雄本該具有的舍己為人、英勇就義、驅除韃虜、指點江山、救民眾于水深火熱之中的氣概豪情與事跡。更多的是凸顯出了作為一個普通人所具有的所有情懷與行為。英雄仍是英雄,只不過更加大眾化生活化。在英雄落難之時并不像傳統英雄那般大義凜然,更多的是充滿畏懼與害怕,即使兵臨城下,更多的想法只不過是向當地地主財富索要錢財,但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軍隊四散、落荒而逃,偌大的南京城拱手讓人,使得袁世凱的水軍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南京城。
《追月樓》是一篇以抗戰為題材的小說。主人公丁老先生是清朝遺老進士出身,做過翰林,并深受顧炎武的影響。當日軍攻打南京,整個南京城淪陷之時丁老先生不愿屈服,并未前往安置區,而是在小文的陪同下,不下追月樓留守丁府。事實上他除了整天將自己關在“追月樓”上,并仿照先賢顧炎武的《日知錄》體例,不斷地寫《不死不活庵記》這樣一本日記,并發誓只要日寇一日不消不除就一日不下“追月樓”,其實也沒有為抗戰做出過任何貢獻或者說有意義的事情。自己不能抗日而將所有的寄托都放在了孫子仲祥的身上,但丁老先生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孫子仲祥奔赴淪陷區,只是因為他心目中心儀的女子,他只不過想要那女子做他的女朋友而已,當他得知那位將軍的女兒找到男朋友時,便心灰意冷地回了丁家,自此以后自甘墮落,醉酒偷東西更是不在話下,給日漸衰落的丁家以深深的拖累。更為滑稽可笑的就是丁老先生的女婿少荊,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漢奸,丁老先生在世時并未同意他與自己女兒婉的婚事,但在丁老先生死后,婉卻與少荊匆忙之間舉辦了婚事。
三、小人物的歷史特色
在“夜泊秦淮”系列中人物塑造上更加關注小人物的人生百態。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名無姓的人物,無名無姓的人物被作者有形無形的置于大的歷史背景之下,就連身份低賤的妓女也被作者多次有意無意地搬上舞臺在小人物的塑造上不得提及的就是作者關于妓女的筆墨,“夜泊秦淮”中篇系列小說幾乎能或多或少覓見蹤影。《狀元境》有秦淮河畫舫里的妓女,有受到英雄熱烈追捧的妓女劉曉紅,而且小說的重要人物沈姨太三姐也是妓女出身。
“夜泊秦淮”系列的小說里的情節不斷地演繹著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凸顯著庸常人物有關愛情、親情、友情的人生百態。在各自選擇的道路上體味不同的人生。《狀元境》中懦弱無能的張二胡因受不了潑辣隨性無度的三姐,選擇外出闖蕩,結果確實是發家致富衣錦還鄉。但在逐漸恢復男權地位時,雖然愛三姐,但骨子里的三妻四妾思想隱推其走上了狎妓之路,最終促使三姐染病去世。《追月樓》里的丁老先生在面對外敵來犯之時,并未正面抗爭,而只是選擇許下日寇不除一日不下追月樓的誓言,并未對抗戰做出任何貢獻。《半邊營》中的阿米選擇無條件的愚孝并非親生母親華太太,對母親的話從不反抗,最終導致自己的老婆慘死,兒子不久后也離開人世。同樣,斯馨因逢著這樣一個不讓人有好日子過的變態母親,而致使自己未嫁并生活在無盡的困頓郁悶以及難以解脫之中。《十字鋪》中的故事總是凸顯著造化弄人,南山先生的愛徒,姬小姐的未婚夫季云,故事之始事事春風得意,卻在一次次的選擇中墮入地獄乃至錯失愛人于世新,被人誣陷成革命黨人而被人殺害,無故成了亂世的犧牲品,而世新在選擇愛上姬珍珠時,選擇陪伴姬小姐時,命運一步步垂青于他,讓他當上了高官,且為南山先生所喜愛。
參考文獻:
[1]喬以鋼,李新宇.現代中國文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329.
[2]高松年,沈文元.論葉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說[J].杭州師范學院報,2009,(2):42-46.
[3]葉兆言.夜泊秦淮[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326.
[4]鐘海林. 軟弱 惰性 反抗——論《夜泊秦淮》中的張二胡形象[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10(3):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