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 要:心理學表明童年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開端,童年對一個人的個性,氣質,思維方式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對于一個作家來說,童年經驗對自己創作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比如創作觀念,創作視角,創作風格。本文將童年經驗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動因,童年經驗與創作心理、創作素材的關系三方面與葉爾克西散文集《永生羊》進行比較。探討童年生活經驗對葉爾克西文學創作的影響。
關鍵詞:葉爾克西;童年經驗;文學創作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7-0-02
一、童年經驗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動因
童慶炳在《作家的童年經驗及其對創作的影響》一文中說“童年經驗指的是一個人在童年的生活經歷中所獲得的心理體驗總和,包括各種感受、印象、情感、知識、意志等。童年經驗是從兒童時期的生活經歷中所獲得的體驗。每個人都有一個童年,有生養他的父母,有養育他的故鄉,有屬于他的心里的獨特的事件和喜怒哀樂。這一切構成了他最初的生活環境和人生遭際,形成了他短短的,確實很重要的人生經歷?!痹谕晟钪?,有些人是幸運的,有些人是痛苦的,所以童年經驗可以分為缺失性體驗和豐富性體驗。缺失性體驗是由童年生活的不幸造成的,受物質、精神等方面的影響,作品經常表現為憂郁,焦慮。豐富性體驗恰與前者相反,生活幸福美滿,在物質和精神上都能夠得到滿足,作品表現出清新,柔和的風格。童慶炳認為無論是缺失性童年經驗還是豐富性童年經驗,二者都是文學創作的動力。
從“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人的文學”觀念得到發展,作家不再是生活的旁觀者,將自身的經歷作為主要創作內容和主要方向,從自己生活的實際出發,關注自身及身邊人物的喜怒哀樂,并將這種感受通過具體的文本創作展示給讀者。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要求,自身獨特的經歷讓每個時期作家自己的情感與生活體驗通過具體的文學作品得到自由發揮與表達,形成了作家早期獨特的創作風格。
童年經驗是作家創作的藝術創作的重要動因,這種經驗產生于作家人生中最開始的意識和認識中,極大地影響著作家創作的一生。著名哈薩克族女作家葉爾克西成長于一個叫北塔山的牧場,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給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作家曾說:“北塔山的那段記憶是這輩子最刻骨銘心的,在離開這片土地的時候我都以自己的方式與這里的一切告別?!笨梢娺@是一段多么美好的經歷,這是這種美好的童年體驗,對草原,對家鄉深深的熱愛之情,一點一點地激發著作家去創作。散文集《永生羊》就是作家以童年生活為素材,講那里的生活,講那里的人,講那里的歡樂與悲傷,是作家對美好童年生活的回憶。
二、童年經驗與創作素材
童年經驗作為創作的素材進入作家的視野并進入到具體的創作過程,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作家根據自己的童年生活,在作品中客觀,真實地描寫這段經歷,還原當時生活的情境,讀者仿佛置身于同樣地環境,與作家共同呼吸。也就是用文學作品展示自己曾經真實的生活。第二:作家仍然依據的是自己童年的生活與環境,童年周邊的人物和經歷的事,不同的是將這種經歷通過虛構的人物來傳達。
作家葉爾克西的散文幾乎全部都是寫自己童年生活的經驗,有真實,有虛構。這是因為童年的葉爾克西有著一段完整的牧民家庭生活經歷,正是因為這段經歷給今后葉爾克西的文學創作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正如作家所說:我一走進我的哈薩克圈子里,生長在細胞里的那些因子,就會長出哈薩克式的“葉子”和“樹杈”來。這是新疆北部一片富饒而美麗的地方,這里的鮮花讓童年的作家賞心悅目,這里的蜜蜂、蝴蝶一次又一次給作家童年帶來歡樂,這里的草場和小河給作者帶來童年的趣味。特殊的生活環境,讓作家對這片土地上的一切充滿了無限的遐想與憧憬,對美好大自然充滿無限的追求。這種獨特的童年經驗對作家創作散文集《永生羊》產生較大影響,一是動物,二是民俗風情。哈薩克民族是一個游牧民族,動物是這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家葉爾克西從小生活在這片牧場,這里的動物與作家朝夕相處,相依為命,加之哈薩克游牧文化與風俗的影響,兩者與這個民族的生活生產方式,思維方式息息相關,這些獨特的經驗在葉爾克西小小的心中扎下很深的根。作家在今后的創作中常常將二者作為重要的表達內容,特殊的情感載體。
《永生羊》對于葉爾克西來說是自己最喜歡的一篇,散文集《永生羊》就是以此命名。這篇散文是作家童年生活的縮影。散文講述的是葉爾克西童年時期與小羊羔“薩爾巴斯”之間的感人故事,羊是這片散文著重講述的對象,文章中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作家自己的身邊。新疆阿勒泰地區哈薩克族主要以游牧生活為主,轉場是牧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季節的變化,牧民夏天到高山牧場去,秋天再從高山牧場下來。小羊羔就是在轉場的過程中出生的。牧民帶不動它,就留在家中,作家親自把它養大。在以后與巴斯的接觸中,巴斯的生命與“我”的生命相互交融,在一次山洪中引導“我”脫離險境,“我”覺得它的生命熱乎乎地落在我的手心,又傳到我的肌膚里?!拔摇币庾R到,“我”的這一輩子,能與一個動物彼此相致生命的問候,只有這一次,以后再也不會有了的生命感悟。最后巴斯被父親宰殺,巴斯對此無動于衷,因為它明白“你生不為罪過,我生不為挨餓”的道理,“我”最終明白,羊被人宰殺吃掉,只不過是生命往復的一種方式,這同樣也是自然,人生的循環規律,我們無法阻擋。這只小羊羔在作家童年生活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所以作家寫出了這篇曾經給作家帶來美好回憶的文章,表達出作家對小羊羔的懷念,對與哈薩克民族息息相關的動物的敬重與熱愛。
《臍母》的創作與作家從小受哈薩克民族日常生活思維習慣,寄托情感追求的民俗風情有關。每個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在與自然長期相處的過程中,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風情,并成為歷代民族遵守的行為規范,成為這個民族固定的審美心理和民族生存狀態的體現。在一個民族的民風習俗中,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這個民族的真實面貌。葉爾克西作品《臍母》主要塑造了臍母這一形象,在哈薩克族民俗文化中,臍母是一類獲得了認別人的孩子為自己的孩子資格的女人,為嬰兒剪扎臍帶的婦女就叫做臍母。文章中的臍母作為女人是不幸的,她一生沒有生育,雖然自己沒有孩子,但是受這種獨特的風俗文化的影響,臍母可以將自己親自給剪扎過臍帶的孩子看做是自己的孩子,把無私的愛獻給這位孩子。即使含著淚在訴說:“造物主呀!你賜給我這么美麗的一對乳房,我卻永遠不能把它放進一個小東西的嘴里?!钡毮傅膬刃氖强鞓返?。作者通過臍母形象給我們呈現了一種獨特的習俗,展現出這個民族的人民面對生活的智慧,堅強與感恩。endprint
三、童年經驗與創作心理
著名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榮格將人的心靈分為四個層次,分別為:個人意識,個人潛意識,客觀心靈,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區別于個人潛意識,是個人心靈深處的一部分,不是個人后天習得的東西。集體無意識的主要內容是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經驗的先在的決定因素,它促使個體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遺傳的方式去行動。所以人的集體行為很大程度上由這無意識的原型所決定。
童年經驗對作家創作的影響首先更多來自于這種無意識。兒童時期所經歷和承受的悲歡離合對作家創作的心理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具體的文學創作中表現為作家使用怎樣的風格去創作,使用怎樣的方式表達。當我們的身心處在尚未成熟的階段,小小的心靈未被世俗所影響,這個時期我們用自己最真的心去面對世界,觀察我們周邊的生活。一個優秀作家受這種無意識的影響,他們的心靈不被社會世俗生活,社會利益所束縛,他們始終懷著一顆童真的心去面對社會,真誠地看待生活,看待周圍的人。通過純潔無瑕的文本描寫和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為讀者營造一個個動人的藝術世界,通過文學創作的方式,或贊美,或鞭撻。第二:童年的“我向思維”也是影響作家創作的重要心理因素?!拔蚁蛩季S”以童年的“我”為中心,世界上的一切東西就跟“我”自己一樣,沒有優劣好壞的區分,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是有感情的。著名作家葉爾克西受這兩種創作心理因素的影響是巨大的,加之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創作的過程中,把自己的生命體驗與情感投入到具體其他生命或無生命的對象中去,與牧場生的萬物進行交流,與藍天、白云、雪山、草地擁抱,這片未被污染的自然生態環境給作家創作帶來源源不斷的靈感?!队郎颉肥亲骷疑鼘π⊙蚋嵘年P切,交流與問候,人與羊達到一種自然的契合。人即羊,羊即人,小羊羔雖死,但在作家心中,它是一只永生羊?!豆酚袗矍閱??》《黑牛與紅?!返任恼轮型瑯訉游锟醋髋c人類具有同等特殊地位,它們具有良好的品格,神圣的尊嚴。《永生羊》中26散文作品彌漫著大自然清新而充滿活力的氣息,同時這也是一幅幅樸素而動人的生存圖景,萬物和諧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樂融融。哈薩克人民與動物相互溝通,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受生存環境和生存文化的影響,在作家的潛意識中,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自然、動物與人類的距離是非常相近的,動物就如同人類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與人類具有同樣地地位,自然之美,動物之美與人性心靈之美遙相呼應。
四、結語
豐富的童年經驗影響著葉爾克西的創作生涯,在散文集《永生羊》中隨處可以看到作家自己的身影,優美的自然環境為作家帶來靈感的氣息,簡樸的民風習俗是作家創作不可缺少的元素。葉爾克西通過一個小女孩的眼睛讓我們回歸自然,回歸家鄉,領悟真實而溫馨的人性美。這些都得益于作家豐富的童年生活環境所形成的豐富性童年經驗。
參考文獻:
[1]葉爾克西.家住新疆—永生羊[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
[2]張華.為穿越時空唱一首歌—葉爾克西訪談錄[J].中國民族,2012(Z1).
[3]李穎超.觸及靈魂的草原氣息[J].新疆新聞出版,2014(2).
[4]肖驚鴻.山那邊傳來的大地氣息—與葉爾克西關于黑馬歸去的對話[J].民族文學200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