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配豪
技術人才傳統的招聘方式是出試卷,進行測試。然而僅僅通過一張試卷,根本無法看出一個程序員的以往工作經驗和現在的工作能力。
“金九銀十”招聘季,正是各大企業HR最忙碌的時候。在招聘圈,技術人才尤其是高級編程人才招聘是最令HR頭疼的。“究竟該怎么識別最優秀的技術人才?”“HR和技術負責人的意見不一致,問題出在哪里?”
技術人才傳統的招聘方式是出試卷,進行測試。然而僅僅通過一張試卷,根本無法看出一個程序員的以往工作經驗和現在的工作能力。為此,互聯網“技術老兵”鄭萌于2014年創辦猿圈科技,用SaaS系統測評技術人員的真實實力,幫助企業雇主分辨面試人員主觀說辭與客觀事實之間的差異。目前其猿圈測評產品已經成長為國內領先的技術人才技能測評的工具,深受現代企業HR和技術負責人的喜愛。
招聘技術人員時,發現商機
創業之前,鄭萌是一個“資深”的程序員,在行業里摸爬滾打了十余年,有了些成績,曾在微軟、新東方等公司擔任架構師和技術負責人。然而,之前高強度的工作,讓鄭萌的身體發出了不良的信號。
“我最早是做編程,后來有一段時間是在外企,我記得有一個寶馬的項目,為了跟美國時間同步,白天回家睡覺,晚上去上班。導致身體出了問題,得了胃潰瘍。然后就徹底休息了一段時間。”休養了一段時間后的鄭萌開始回歸工作。此時,他放慢了腳步希望自己得以沉淀,于是去高校做客座教授。雖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名校任教時間并不長,但為他以后創業積累了不少理論基礎和人脈資源。
由于習慣了體制外的工作氛圍,適逢創業大潮興起,鄭萌從高校離開之后找幾個朋友成立了一家軟件公司。然而在他心里還是有一個聲音:“我前面十幾年一直做技術,每天重復自己,已經沒什么挑戰,沒什么意思了,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熟悉領域的外圍干點有意義的事情?”后來幾次招聘程序員的經歷,讓他發現了創業的商機。
鄭萌至今還記得求職者在回答他的問題時,支支吾吾、語無倫次的神態。坐在對面的技術總監鄭萌眉頭緊鎖,怎么也無法將眼前這個90后求職者,與簡歷上那個寫著曾參與眾多編程項目的人聯系到一起。他抱怨HR不嚴格把控篩選流程,HR則一臉委屈:“該問的都問了,對方也能回答出來,但我們根本無法判斷他的技術水平。”
這讓鄭萌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陷入了思考:在技術類人才招聘時,該如何幫助企業雇主分辨面試人員主觀說辭與客觀事實之間的差異?用我自身的經驗水平是否可以解決這一行業瓶頸?
對此,他和團隊進行了一番研討。后來,他們編寫出一個測評頁面,應聘者收到簡歷后,HR將測評鏈接發給求職者,如果對方補充完整,即可進入面試環節,否則將被淘汰。這樣遠程操作在線編程,可以深入了解程序員的真實水平。一番測試后,他們發現進入面試的求職者,技術水平與簡歷描述基本相符。由此,在線測評成為程序員面試前的必要環節。這就是猿圈的最初原型。
本來只是自己公司團隊內部發明的一個不錯的招聘方法,結果通過HR圈子內部的傳播,開始陸陸續續有一些公司找到上門來,希望借用,或者付費試用。這讓鄭萌再創業的想法在腦海中不斷閃現:將來肯定是軟件的世界,是不是誰“掌握”了程序員這個群體誰就“掌握”了世界?
一次鄭萌與華創資本的合伙人一起參加一個活動,聊到了技術測評,兩人一拍即合,這讓鄭萌下定決心再次創業,堅定了技術測評項目的創業方向。2014年11月,鄭萌帶領身邊的小伙伴創立猿圈科技,一個月之后順利拿到華創資本的200萬元種子輪投資。
從零到一,得之不易
項目初期,猿圈只有包含鄭萌在內的5名成員,其中兩位是前公司同事,兩位是新浪的軟件工程師,后者是來自騰訊的小伙伴。鄭萌負責項目融資,其余成員研發系統。
“當時的大概思路就是通過在線編程幫助企業測試程序員的水平,幫助企業提高效率,無論是招聘還是在人才培養方面。”鄭萌說,由于人員不足,他們很快就遇到了難題:如何保證題目的權威?題庫如何不斷更新?測評系統需要更加強有力的理論支持。
2015年,憑借團隊自身的人脈以及與一些IT工程師聯盟的合作,猿圈科技成立了卓越工程師聯盟,邀請到百度、新浪、搜狗等知名企業的CTO和高級軟件工程師,以眾包的形式,利用業余時間幫助我們出題,所以我們的題目大多為一線企業真實項目案例。
技術方面的難題解決了,鄭萌開始進行初步的推廣。“我們的推廣方式是做編程比賽,把錢拿出來當獎品。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每周做一次編程比賽。”2015年11月,在投資方的宣傳推廣和組織下,猿圈舉辦了第一場高校編程大賽,吸引1000多位在校大學生參賽。活動設筆記本電腦、iPad等獎品,全部由宜信、下廚房等7家協辦企業贊助,獲獎者有機會與這些用人單位簽約。
“我們把客戶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一線互聯網公司,第二類是傳統公司,第三類是創業公司。創業公司我們幾乎就是扶持。我們的重點服務對象是傳統公司和一線互聯網公司,他們招聘量特別大,尤其是傳統公司。”鄭萌說。
從零到一的過程中,鄭萌回憶道,最早的那段時間比較艱辛,但是整個團隊都沒有任何怨言。創業初期能有這樣的團隊凝聚力是不容易的,對此鄭萌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首先給他們一個寬松的環境,實際上程序員水平的提高一個是邏輯,另一個是熟練程度,所以我們經常組織一些內部的比拼,看誰的效率更高,追求一種極致的文化。我們經常請一些業界的專家和員工交流、互動。另外,在招聘時注意搭配,不同水平層次的程序員在一起配合起來會很融洽,更容易形成一種互相學習的氛圍。總之,我希望猿圈是程序員提升自己的一個很好的平臺。”
“過去是我們自己找客戶,現在是客戶來找我們。”鄭萌說道,這說明我們在這個領域的品牌和影響力越來越大,也有很多人認可我們,像文思海輝這樣的大客戶也越來越多。在國內,猿圈測評已經成了可靠和值得信賴的測評服務商。
未來,希望成為無國界的人才交流平臺
經過兩年的發展,猿圈順利度過了從零到一的初級階段,目前猿圈已經成為中國專業的測評工具,在編程能力測評領域幾乎做到國內壟斷。
卓越工程師聯盟聚集的人才越來越多,現在將近有一百五十人。鄭萌表示,作為猿圈的技術堡壘,之后聯盟會繼續發揮其核心優勢。“他們有一線工程師的工作經驗,我們希望他們把這些經驗貢獻出來,現在是以題的形式貢獻出來,將來可能一直播的形式展示出來,或者做一些線下的培訓。”
2017年7月20日,猿圈對外宣布已經獲得了數千萬人民幣戰略融資,投資方為達內教育和日本Recruit。本輪融資完成后,猿圈計劃切入到印度、美國和加拿大等海外市場,對測評服務,以單次的模式對B端進行售賣。
“我們做的一個國際版馬上就要上線,上線之后我們的優勢,一是技術,二是價格。推廣的話,分為兩步,一是和當地的網站合作,二是和當地的高校進行合作。接下來就是成立分公司。我們希望做成一個國際化無國界的產品,每個國家的程序員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相互切磋比拼,促成國際間的人才交流。”鄭萌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