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西鵬+付天鵬
摘 要:在國內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陜西省在實現追趕超越的征程中,全力打造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地方金融升級版正當其時。特別是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頂層設計:科技引領、財政資金使用、服務實體經濟、企業黨建和人才培養工作。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充分挖掘現有傳統金融業態地方銀行機構、保險機構、信托機構潛力,大力發展新金融,培育區域內多元化金融組織和多層次市場體系,并提出提升金融行業歸口管理機構級次、行政政策資源傾斜等建議,為陜西地方金融升級版的打造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
關鍵詞:區域經濟;地方金融
中圖分類號:F8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7(7)-0010-06
婁勤儉書記在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上指出,作為欠發達省份,陜西省趕上全國的“四化同步”步伐要靠追趕超越來實現,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追趕超越來完成。胡和平省長指出,陜西省要將追趕超越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工作的中心任務,以強大的工作合力促進全省加快趕超先進。爭取更多領域的工作趕在全國前列。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新舊發展動力轉換過程中,承擔著引導以資本為首的生產要素在實體經濟中再次配置的重任。在追趕超越的征程中,全力打造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陜西地方金融升級版,本身就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義,不僅是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和穩健發展的基礎保障,也將為陜西實現追趕超越目標增添強勁動力。
一、打造陜西地方金融升級版正當其時
(一)陜西經濟總量接近兩萬億,對強有力的金融支撐提出了迫切的內在需求
資本驅動型的經濟增長中,金融業的發展表現為服務經濟增長的需要。十二五期間,陜西金融業產值增長近三倍,在GDP的占比已經突破支柱產業5%的標準,經濟與金融行業的正向因果作用效果也越來越明顯。數據顯示,陜西省社會融資規模2013年為4254億元,在全國排名第17位,2014年為4850億元,全國排名為13位,2015年為4539億元,全國排名11位,經濟發展對金融融資需求的增長始終超前于經濟總量增長。而且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人均GDP 水平也不斷提高,微觀個體對金融體系提供的支付結算、投融資服務、風險管理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陜西現有經濟體量及未來可預計的增長,將促使社會經濟生活方方面面產生更多的金融服務需求。
(二)金融機構門類齊全,整合升級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的迫切需求
陜西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吸引了大量的金融企業入駐,地方金融機構歷經多年也有了長足發展,形成了以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為主體,其他多種類型金融機構并存,功能完備的金融體系。截止2015年,陜西省地方金融法人機構數量已經達到2810家,除金融租賃公司外,門類已比較齊全。但是,從GDP總量在全國占比和金融業產值在全國金融業產值占比來看,近年來,陜西省GDP 總量在全國經濟總量占比逐年提升,2015年占比為2.6%,陜西金融業產值在全國金融業產值占比在2015年僅為1.88%,此前至2010年間一直徘徊在1.4%左右,金融業的發展與陜西省經濟在全國的地位極不相匹配,金融短板的現實凸顯。從地方金融機構來看,雖然門類、數量不少,但規模偏小、實力不強,尤其是與相鄰的成都比起來差距很大。更主要的是金融業現行的體系結構和功能還停留在為重工業初期的制造業和固定資產投資服務的階段,在響應輕資產企業、科創企業的金融需求時,無法實現量體裁衣,有效供給不足。而后者恰恰是新一輪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點,金融服務在這一方面缺位,將有可能導致新的經濟增長點難以得到有效金融支撐,進而嚴重制約未來經濟發展。
從近五年陜西省三次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增速下滑,第三產業絕對值比重偏低,成為拖累陜西地方經濟增長效率的主要因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轉型升級的根本是推動生產要素從生產率低的行業流動到生產率高的行業,以促進社會經濟整體生產率的提升。金融業在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優化過程中不僅具有強大的服務支撐作用,其本身還是一個具有人力資本密集、高增長和高附加值特征的現代服務產業。陜西省金融業產值占GDP比重在2010年僅為3.8%,2015年為6%,對地方生產總值的貢獻不斷突出,正逐步成為陜西省經濟增長的新生力量。加之,金融行業自身資源約束小,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打造陜西地方金融升級版,將金融機構服務經濟的從屬地位轉變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對扭轉陜西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的局面、推動生產率的不斷進步,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而轉型和升級的實質是實現生產要素的再次配置,促進生產要素由低效能的產業向高生產率的產業流動。資本或是資金是最具流動性的要素,所以金融業為經濟發展調配資源、動員資金的功能使其在這一過程中顯得舉足輕重。如果,我們對比沿?;蚴侵形鞑恳恍┳咴谖覀兦傲械氖》萸闆r看,其金融業發展都是與GDP增長相適應,金融產業增速甚至都高于GDP的增速。如果把地方金融業單獨來分析,地方金融業的發展速度又要高于全行業的發展速度。比如廣東、浙江、四川成都等地,地方金融業都直接掛擋升級。在當前國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我省實現追趕超越的大背景下,打造陜西地方金融升級版的任務相當迫切,意義十分重大。
(三)國家金融改革混業經營的趨勢,為打造陜西地方金融升級版創造了政策條件和許可
回溯西方國家近百年的金融沿革,是一個由混業經營轉向分業經營,又回歸混業經營的過程。隨著國內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金融機構在混業經營的道路上也有實質性探索,即通過金融控股集團的方式實現大金融全子行業業務的全覆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光大模式、中信模式、招行模式、平安模式等。地方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因其資產規模小、資金渠道窄、網點分布受地域限制、人力資源短缺等天然劣勢,始終在大型股份制銀行擠壓和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夾縫中求存,其內在混業經營沖動十分強烈,這是一種市場的力量,這是一種求生存、求發展的力量。應該講,混業經營趨勢構成了對地方金融機構的真正利好,為其發展壯大開辟了新的通道?;鞓I經營體制下,地方銀行除卻物理網點、資產規模擴張實現跨越發展外,還可通過整合金融行業其他業務如證券、保險,擴大業務范圍,豐富金融功能,以一站式、綜合性金融服務來吸引客戶、服務客戶、留住客戶,獲得持續競爭力。業務范圍和功能完善程度方面的優勢可以使深入整合的地方金融機構在服務地方企業、應對同業挑戰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endprint
二、打造地方金融升級版要搞好頂層設計
在市場有沖動,企業有需求的情況下,政府如果按照市場運行規律加以適當的引導,做好頂層設計,打造地方金融升級版工作將事半功倍。打造地方金融升級版要把握好三個原則:
一是規劃上要遵循大思路:要充分認識打造地方金融升級版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金融處于核心地位,涉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需要有系統思維的理念,強化方位性謀劃,精心頂層設計,緊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金融服務強化聯動設計,實現產業集聚升級的同時帶動金融集聚升級,實現產融結合,共同發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二是在路徑上要推動地方金融行業內部大融合:這既是順應金融體制改革發展趨勢的要求,也是金融科技發展水平給了我們實現的可能和條件,還是地方金融各子行業的內在需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金科信息平臺,打破大金融行業各子行業間業務壁壘,增進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金融機構互融互通,為地方金融深度整合奠定基礎,達到增規模、促發展的目的。
三是實際推動上要大手筆:抓住經濟發展轉型機遇,順應金融混業發展形勢提前布局,以資本為紐帶,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整合地方金融資源,突出地方金融特色,以混合制為主調,吸引民間資本共享經濟金融發展成果,有償分擔金融風險,充分吸引人才,培養地方金融業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
打造地方金融升級版,要聚焦用力在“升級”上,要在四個方面實現追趕超越。
(一)聚焦科技引領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是當今我國金融業發展最顯著特征,也是未來發展最具想象力的亮點。打造地方金融升級版,首要就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轄內金融信息科技服務大平臺。通過系統整合,構建統一金融業務交易平臺;通過數據整合,構建統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這是一項改善區域內部金融產業基礎設施的工程。通過這項工程的建設,使轄內金融機構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共享匯集經濟信息,達到互聯互通的目的;密切地方金融機構的關系,實現機構間合作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壓縮、減免;促進金融機構間資金融通,業務推廣工作的開展,提升金融業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綜合能力。這個平臺工程的建設要與陜西省征信系統相互連接,共同營造合作、健康、向上的區域金融生態環境。這個平臺工程的建設可以和省聯社、秦農銀行共同組建金融信息科技服務公司結合起來,發揮存量資源的最大效能。
(二)聚焦財政資金使用的杠桿作用
現行經濟環境中,結構性改革最根本的在于金融和財稅體系的改革。國家宏觀調整依賴的工具有財政政策和貨幣以及產業發展政策。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實施對經濟的調控唯有財政政策。所以,在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既要發揮好金融機構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更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政策力度,通過轉變財政支持方式,引導銀、證、保、信等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積極參與,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產業基金模式是政府投資市場化、專業化運作的有效形式,通過積極引入監督,透明信息,更有效的發揮政府投資風向標作用,帶動金融機構的配套信貸資金、社會資本的積極跟進,有效地放大財政杠桿的作用,解決產業結構轉型中的資金缺口,也使得投資更為有效率。同時,要建立健全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廣泛構建項目開發平臺、社會資信平臺、投融資平臺,幫助金融機構準確把握政府、企業的需求,共同研討陜資留陜、陜資助陜的途徑和通道,打通政府、金融、企業的生態閉環,形成多管齊下,穩健推進地方產業升級、金融業有序發展的良性互動。目前,全省以財政支出方式設立的產業基金已成立三十多只了,很有必要在此基礎上成立千億規模以上的陜西發展基金,統籌各產業基金的成立,全面評估各產業基金的運作效率,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三)聚焦服務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虛擬經濟的過度發展對經濟健康發展是有害的,金融體系脫離實體經濟自體循環,用錢生錢來壯大自己,是對經濟發展的一種短視。對于地方金融機構來講,規模小,人才弱,跟風做虛擬經濟業務只能跟在大機構后面跑,跑得不好還要栽跟頭;而對于當地實體經濟來講,地方金融機構人脈廣,接地氣,更熟悉企業的情況,服務更有針對性,因而地方金融機構相較大型全國性金融機構,業務發展方面更傾向于支持當地實體經濟。聚焦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更要注重創新,在評估風險時既要看到企業有什么抵押品,還要看企業擁有的技術和產品優勢,在行業領域內的發展潛力,乃至企業經營能夠產生的現金流等。這就要求我們金融機構有這樣的人才,對此有認識和辨別的能力,然后通過產品的創新,實現對企業的支持,實現我們的收入增長和長遠發展。比如,對于省上已成立的能源化工、汽車及高端裝備產業幾只基金以及今后再成立的其他產業基金,金融機構要通過購買基金份額的方式積極參與,通過政府的增信,將短期的資金配置變為長期的產業基金資本。
(四)聚焦加強企業黨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
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一點在金融機構表現的尤為突出。金融機構經營最大的難題就在于風險的控制和防范,而對于風險控制和防范最關鍵的要素就在于實施操作的人員。仔細分析金融系統發生的一些風險案例,都不是天災,都是人禍。所以,在打造地方金融升級版的過程中,務必加強黨的建設,著力樹立對理想、信念的追求,著力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職業精神,為企業培養一批中堅力量。當然,在加強黨建的過程,也要從金融行業特點,把事業留人和待遇留人結合起來,把市場化用人和組織培養用人結合起來,注重喚醒企業內部的驅動力,構建人才活力迸發的好環境,造就和培養一批金融人才,提升地方金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打造地方金融升級版要培育好多元化金融組織和多層次市場體系
要服務好實體經濟,既要通過政府財政資金和產業政策的引導,更要做大做強地方金融機構,這樣才有服務的本錢和基礎。endprint
(一)做大做強地方銀行機構
這是由陜西省以間接融資為主要融資方式的現狀決定的。陜西省有三家地方銀行,還有分布在各縣的農村信用聯社、農商行。首先是把這三家地方銀行做大做強。具體來講就是西安銀行要通過上市,爭取用3-5年時間,資產規模達到5000億;秦農銀行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給予的金融資源整合平臺的定位,以資本為紐帶,用3-5年的時間,對轄內農村信用社、農商行實施參股、控股,實現資產規模5000億以上;長安銀行要通過增資擴股,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整合現有存量資源,爭取5-8年時間,資產規模達到5000億。二是要加大創新力度。要把握陜西省建設創新省份、全面改革試驗、建設國家自主創新試驗區和產業優化升級的政策機遇,積極破解初創企業、輕資產企業融資難問題,參與科創企業股權投資,改善融資環境;在改革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主動接洽了解傳統行業客戶改制、重組、轉型和退出的需求,穩妥推進財務顧問業務開展,在優化自身收入結構的同時,提升自身綜合經營水平,努力服務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三是要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下的企業經營資金周轉困難問題。應由省級政府的一個部門牽頭,要用政府財政出資、銀行帶頭的方式,建立企業過橋基金。這個基金的運作方式要與債權人委員會的制度結合起來,貸款期限最長三個月,財政出資部分只求滾動,讓利給企業,吸引銀行參與。
(二)加快保險業的發展步伐
一是長安永泰人壽保險公司批籌工作要加快推進,補足陜西省缺少人壽保險的短板。二是永安財險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實行國有民營已有五年多時間,從永安公司在全國保險公司的排名逐年遞進看,改革效果是比較明顯的。省上有關部門應認真總結,督促企業更上一層樓。三是要加大創新的力度。比如“銀保富”就是在農險方面的創新,較好的解決了因自然災害導致農民再生產投入的后顧之憂。還有養老健康險的創新業務,這都是國家鼓勵和社會急需的,這些都說明保險深度和廣度可挖掘的空間很大,保險品種的創新和推出,不僅能滿足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需求,還可以提升保險行業的效益和規模,更重要的是對構建和諧社會有重要的作用。四是保險資金不僅要入市更要入實,在發揮促進金融市場體系趨于均衡,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作用同時,政府要與保險企業研討險資支持實體經濟的途徑和通道。
(三)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功能
十二五期間,陜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幅、新增貸款增幅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社會融資規模指標信貸占比保持在50%以上,跟東部省份和西部部分省份如四川相比,間接融資比重偏高,資金利用效率偏低,揭示了陜西省內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資本市場發展明顯滯后的現狀。
一是利用企業債,提升直接融資比例。陜西省內企業資源豐富,部分產業對資本市場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具備了大量發行企業債券的優勢??梢酝ㄟ^借鑒企業債發展成熟地區的經驗,鼓勵企業發行、金融機構承銷,擴大省內企業直接融資規模,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進資本市場對陜西企業和陜西經濟的認識,從而增加對陜西的資金支持。
二是發揮已上市公司整合、融資功能。將已上市企業作為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的重要平臺,推動上下游產業鏈相關企業整合,開展資產資源型重組,使陜西優勢行業與資本市場實現有效對接,提高資源、資產的證券化水平,強化上市公司對優勢產業的支撐效應,支持上市企業做大做強,發揮其在全省經濟中的先鋒帶頭作用,提升上市企業對區域整體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
三是要突出建設好陜西省股權交易中心。省級股權交易中心的籌建是國家金融體制改革的產物,是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之外對資本市場的必要補充,是資本市場服務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省上要明確其在轄內的唯一性,使之成為發現價格、透明信息、培育上市公司的搖籃,使之在挖掘地方企業潛在價值,激活地方經濟活力中發揮作用。同時,要通過政府引導,強化市場融資服務功能,嘗試由政府出資,圍繞配套支持省股權交易中心,設立債券投資補償及風險緩釋基金,專項扶持債券市場發展;積極探索“風險補償+股權質押”模式,為非上市企業提供股權質押融資貸款。
四是支持推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由省發改委牽頭,選擇一批建成運行兩年以上,主要參與方為行業龍頭的基礎設施PPP項目,開展資產證券化,盤活PPP項目的存量資產,更多、更好的吸引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建設。
(四)加快信托業轉型發展
總體來講,信托業要逐步由受托人發起向委托人發起轉型,聚焦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和受托服務三大領域。這實質上也是適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要求。但就陜西省三家信托企業來講,不僅主要業務停留在受托人發起層面,而且規模實力都是處于中等偏下水平。所以發展信托業的任務,主要是加快轉型的步伐和以開放的格局引入戰略投資者做大規模。一是在加快轉型方面,要按照“投資、投行、資管、融資、財富”五大市場定位與國家確定信托業的“八類”業務相對接;要領會落實國家出臺投資體制改革的意見以及5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進行投貸試點精神,利用信托開展投貸聯動的天然優勢,把債權信托和股權信托合起來做。既有投行思維,也有銀行思維,這方面發展空間很大,特別是在陜西這樣聚集巨大科技資源的省份,前景非常廣闊。要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的信托實踐,比如中航信托發行國內首個以停車場收費權為標的物的TOT模式PPP項目,我們就可以參考借鑒。二是要引入戰略投資者或實施兼并重組做大規模。具體的路徑,一方面可以引入金融類的戰略投資者,在引入資金的同時,引入人才團隊和先進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可以積極參與全省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收購兼并重組轄內農村商業銀行,實施銀信組合,在做大規模的同時,打開業務空間。
(五)大力發展新金融
一是鼓勵新生金融業態嘗試和發展,吸引比如P2P、眾籌等新機構、新牌照在陜落地?;ヂ摼W時代有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互聯網金融正是在中小民營企業長期無法獲得足夠的金融配置的狀況下如火如荼發展起來,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確有貢獻。以內陸城市重慶為例,2016年上半年,其當地金融機構數量已達1500家,新增各類新型金融牌照16個,如此規模的金融機構數量以及擴張的速度,使其近年金融業產值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4%左右,在GDP中占比近10%,金融業一躍成為重慶新的支柱產業,其GDP也受益金融業迅猛發展保持兩位數增長。二是除鼓勵新生金融業態外,傳統金融行業轉變經營思維,主動與大型互聯網企業開展合作,將互聯網金融變為金融互聯網。地方金融機構可借鑒建設銀行與支付寶合作模式,與陜西省有戰略合作計劃的京東、淘寶等電商開展合作。積極嘗試以傳統金融業務為主體,借鑒互聯網思維、技術,豐富和完善產品、服務以滿足潛在客戶需求,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需求,破解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和融資貴也是金融業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任務。三是在推動新金融發展工作的具體運作中,可以選擇實力雄厚,行業經驗豐富的省內大型金融企業試點。近年各類互聯網金融平臺經過幾年的大浪淘沙,生存下來的平臺都是銀行系、國資系或者大型互聯企業為支撐背書的機構,就陜西省而言,陜西金控集團已經在這方面做了有意義的嘗試,也積累了經驗,應該好好總結一下,努力成為這方面的旗艦企業。endprint
四、幾點建議
打造陜西地方金融升級版,任務艱巨,時間緊迫、時不待我,需要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和推動,也離不開“一行三會”監管機構的大力支持,更需要金融機構主動作為,既要利用政府主導帶來的強大優勢,也要尊重市場,按照市場規律循序穩健發展。
(一)將省金融辦轉變為陜西省金融工作局
向上海、北京學習,將省金融辦提升為陜西省金融工作局。實施對全省金融業發展的全面指導,實施對地方金融機構的歸口領導。將歸屬于省上的幾家國有大企業,如西部證券、西部信托、陜國投、開源證券相對獨立出來,其大股東主要是按其持有股份行使相應的權責。一旦省金融工作局成立,要積極對接全省產業發展規劃,統籌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全省金融業發展規劃;把握金融行業混業趨勢,盡快制定打造地方金融升級版的實施計劃;統籌協調監管機構,為地方金融機構整合重組提供政策支持和風險防范指導;完善多層次金融市場建設,推行企業債券發行,利用好已上市企業及股權交易中心,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著力構建金融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
(二)爭取陜西省成為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省份
2003年全國農村信用社改革時,陜西省是六個試點省份之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制定省級農村信用聯社去行政化試點改革的方案。在這方面,陜西省已先行了一步,“秦農模式”也受到社會的認可,實際運行效果也很好。應該借此機會,向國家爭取我省成為全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省份,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秦農銀行以資本為紐帶走向金融控股集團的步伐,更有力地支持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三)要進一步向地方金融機構傾斜資源
一是資金資源傾斜。對金融機構進行考核獎勵,鼓勵金融業加大對地方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快自身發展的步伐,采取補貼、提供擔保、風險補償機制等方式,支持金融機構在成長型經濟領域和經濟發展薄弱環節進行業務創新。二是信息資源傾斜。搭建“政銀企”網絡對接平臺,提供產業信息、在線金融服務、跨區撮合服務,提高投資效率。三是向地方銀行傾斜。地方銀行在立足區域發展過程中與本土實體經濟聯系更為深刻、緊密,實體經濟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換代不僅對銀行機構有著深遠影響,也更需要銀行機構的協同支撐。尤其是在當前間接融資占比高現狀不易改變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要給予更多財政資源的支持,鼓勵和提高地方銀行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的積極性。
(四)要切實加強縣域金融工作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最基本的經濟單元,也是連接城鄉文明、溝通城市和農村的重要紐帶。雖然陜西全省縣域GDP總量已占全省經濟半壁江山,但是與東部和中部的省份比起來,縣域經濟還是我們的短板。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據不完全統計,縣域的存貸比一般在40%左右,很顯然,縣域或者農村的積累資金都流向城市了。而現實的情況是,發展縣域經濟很需要資金,民營經濟發展很需要資金,農民發展生產也需要資金,縣域社會經濟發展和居民金融需求與縣域金融現狀極不匹配的現狀必須加以徹底改變。一是要按照省委要求,加強金融縣長交流掛職工作,要主動對接普惠金融的國家戰略規劃,建設完善縣域經濟社會誠信體系,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二是加快深化全省農村金融機構改革步伐,制定農村信用社問題化解風險,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的行動計劃,增強農商行的實力,提升農商行服務縣域經濟的能力。三是加強對縣域金融機構的考核力度,鼓勵地方銀行入駐縣域金融市場,支持村鎮銀行、金融服務終端的布設,引入競爭機制,提升服務質效,全面擴展和加深金融服務覆蓋的廣度和深度,達到有效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天忠,王淑云.地方金融業發展的國際比較及其借鑒[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5):42-46。
[2]李永健,徐杰.山東省加快地方金融發展的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2,(2):43-47。
[3]林琳.完善地方金融管理體制的制度分析與政策建議[J].中國商論,2017,(11):31-32。
[4]沙虎居,陳剛.做優地方金融 踐行普惠金融[J].浙江經濟,2017,(2):48-49。
[5]孫強,程露.地方金融發展的戰略對策——以安徽為例[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8,(2):50-53。
Upgrading the Local Finance in Shaanxi and Sparing no
Effort to Serve the Goal of “Pursuing and Surpassing”
TENG Xipeng FU Tianpeng
(Qinnong Bank,Shaanxi xi'an 710077)
Abstrac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economic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pursuing and exceeding,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ing, its time to upgrade shaanxi local financial industry. In particular, a complete top-level design of upgrades needs to focus on four aspects: technology leading, fiscal funds leveraging, servicing entity economy, the party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enterprise. In practic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wholly excav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forms such as local banking institutions, insurance agencies, trusts and so on, and develop the new financial activities, so as to cultivate diversified financial organization and multilevel market system. Its also suggested that promoting the leve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genci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 of administrative policies, would contribute to create a suit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shaanxi local financial upgrades.
Keywords:regional economy;local financ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