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各種通訊工具應有盡有,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們也在與時俱進著,迫不及待的從上面“汲取”她們感興趣的信息,因此曠課、遲到、上課睡覺、玩兒手機的人越來越多了。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歷,談談在當今社會下如何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出勤率,抬頭率,點頭率”,旨在進一步改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學生 課堂 出勤率 抬頭率 點頭率
目前在校大學生基本均為“90后”甚至“95后”,她們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一起成長的一代,擁有著較為優越的成長環境,個性張揚,性格懶惰,散漫成性,因此遲到曠課的學生越來越多,按時守紀的越來越少;上課低頭看手機,走神睡覺的學生越來越多,積極回答問題,認真思考的越來越少;對老師所講知識似懂非懂,默默接受的學生越來越多,而不恥下問與老師就某問題爭辯的越來越少……可以預想到的是,以后的學生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要求教師們要適時根據學生特點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一切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及課堂學習效率為目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歸根結底,如何提高學生上課“出勤率,抬頭率和點頭率”是所有教師都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一、對“三率”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解
“出勤率”即實際上課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比率;“抬頭率”即抬頭聽課學生占實際上課人數的比率,有多少學生愿意抬頭聽講;“點頭率”即學生對教師所講內容的認同程度。個人認為,“出勤率”屬于最低層次的要求,解決的是“人到”問題,而“抬頭率”,“點頭率”二者相輔相成,解決的是中層次的“心到”和更深層次的“靈魂到”的問題。而這“三率”彼此也是相互聯系的,因此只有三管齊下,齊頭并進,才能真正稱之為一門好課!
二、嚴格管理、增強知識實用性——提高“出勤率”
學生上大學就是獲取知識,以便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而這唯一的途徑即到課堂汲取老師講課的精華,這比自學要簡單且有針對性。只是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學生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能力太差,導致出勤率呈直線下降趨勢。因此要改變這種現象,任課教師一是必須要嚴格管理,嚴格考勤,嚴格執行課堂紀律,用強制制度去壓制學生,把出勤率與學生平時成績掛鉤;可以根據課程性質調整平時成績的比率,一般類課程比如綜合英語,閱讀等平時成績(主要是出勤、聽課情況)的比重,可占總評的20%,而聽力,口語之類實踐類課程,可加大平時成績比重至30%-50%,并制定曠課超過總課時1/3者取消考試資格的守則,這樣一來,學生們為了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成績也會去上課,從而應該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出勤率下降的現象。試想如果上課不嚴格考勤,上課和不上課,聽課和不聽課的成績都一樣,必然會打擊聽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任課教師也要加強所講知識實用性,讓學生從內心覺得這門課有價值,以此,“出勤率”也會大有保障。
三、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抬頭率,點頭率”
盡管學生的“出勤率”大幅提高,大家都坐在教室,但在課堂上坐在后排,玩弄手機,埋頭睡覺,交頭接耳的現象卻屢見不鮮,比比皆是,成為現代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生們身在教室內,心在教室外,這樣,學生聽課不在狀態,教師上課也痛苦,也就更談不上最深層次,在靈魂深處與教師的互動了。而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學生的“抬頭率”低主要是由于兩方面因素引起的,一是聽不懂教師所授內容,跟不上教師講課節奏,課下礙于面子或忙于其他事,疏于查缺補漏,久而久之,遺漏的知識點越來越多,便逐漸失去了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二是學生對所學課程不感興趣或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乏味,學生一上課就犯困或想玩兒,長此以往,也會導致“抬頭率”的大幅下降。“點頭率”與之是相呼應的,聽不懂教師上課授課內容,也就不會點頭認同教師的觀點,當然不排除有獨立見解的學生們。
故筆者認為,應針對以上兩類癥狀對癥下藥,一是要善于觀察,捕捉學生們的細微面部表情。能聽得懂的同學必定笑容滿面而一籌莫展的定是聽不懂或難以跟上教師步伐的學生,這時教師就須反過來將剛所授知識再講一遍,直至大部分學生都點頭為止;或教師也可通過不時與學生互動,問學生“Are you clear? ”之類的問題來觀察學生的接受程度。因此,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即必須對所授知識非常熟悉,并有過硬的專業素質,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能用簡潔流暢的語言讓學生理解透徹,也必將提高學生“抬頭及點頭率”。同時教師也可通過強制性的管理手段,如讓學生上課記筆記,下課收上來檢查等來提高學生“抬頭率”。
二是教師必須想辦法激發學生對此門課的學習興趣,并使教學方法多樣化,授課內容保持新鮮感。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竭的動力源泉,是學生學習最大的動力。教師要提高學生“抬頭率和點頭率”,就需針對學生特點,根據課程性質,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比如筆者所授的聽力課,這門課的性質限定了學生們必須在語音室上課,而這個獨特的上課地點成為了部分后排學生的“庇護所”,由于前面玻璃板的遮擋,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睡覺,玩兒手機或做其他與本課程無關的事情,大大降低了“抬頭及點頭率”。針對這點,筆者的措施是站立上課,“站得高望得遠”在此也同樣適用,并在聽音或講解過程中下去走動,對那部分學生起到警醒作用。
與此同時,在平時教學中為了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師還要特別注意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各種形式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還是以聽力課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和情景教學,將比賽,游戲,猜謎,唱歌等活動貫穿于相關教學內容中,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如聽力課本中有一個部分的題目設置為通過對話中人們一問一答的描述,將所聽到國家的特征與這個國家配對。筆者在讓學生做完練習后,穿插了一個類似的“你來描述我來猜”的小游戲,把全班分為幾個小組,每組派一位同學上臺背對白板猜我給出的英文單詞,其余小組成員在下面用英語描述,不能有肢體動作,其中還有視頻和音頻題等。這種簡單的游戲可以立刻吸引學生注意力,并能營造一個有趣的學習環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們定會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三率”也會穩步提高。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三率”不僅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教師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與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其他更有效率的方法還需要我們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與改進。如果師生都能敞開封閉的心扉,展示彼此的世界,實現心靈的呼應,那么必定每節課都會是充滿活力的,多姿多彩,富有生機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桑艷霞.淺談如何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成人教育.2009(8).
[2]沈鑫晨.大學生課堂學風現狀及對策[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36).
[3]孫墨杰,劉海峰,鐘莉,岳云飛.提高大學生課堂學習質量的方法與對策[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13(3).
作者簡介:杜璇(1985-),女,漢族,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翻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