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煙臺工貿技師學院坐落在美麗的海濱城市煙臺,為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適應經濟的飛速發展,學院結合會計專業學生特點,根據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會計工作崗位要求,將學生的專業技能定位為主要培養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為學生成本計算、納稅申報等職業技術能力和職業素養養成奠定基礎。通過大量的、多維度的行業、企業調查發現,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的工作崗位有:收銀、出納、保管、稅務會計、成本會計、總賬會計、會計機構負責人等。為滿足會計工作崗位需求,在新課改背景下,學院及教師要根據實際需要,將工作過程引入課堂教學,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筆者以企業財務會計為例,結合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現狀,提出工作過程教學模式的應對策略。
一、財會專業技能課教學設計的困境
教學設計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其完善與否直接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和動態性。但專業技能課程的教學設計在財經類技能課教學中的應用至今未取得有效的進展和突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教學設計單一,不能從學生角度出發
目前,很多專業技能課主要任務是按照固有的訓練模式進行。比如點鈔,教師總是在點鈔課上先介紹不同的點鈔手法,然后學生體驗式練習。教學設計機械地從標準點鈔手法出發,從教師想象的學生需要出發。
2.教學設計低端,難以從研究角度進行
教師工作最顯著的特征就在于其實踐性。實踐教學的繁忙工作和各自狹隘的經驗極大地限制著教師的視野。專業技能課成了抄襲他人,不斷重復的一種機械活動。
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財會專業課程教學設計與應用的策略
1.課程教學設計
將企業財務會計、會計模擬實訓和會計電算化三門課程有機融合。并在每個教學模塊都按照“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能力為中心,以實際任務為載體,以任務訓練為途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并滲透職業素養”的方針進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注重滲透職業素養,培養合格畢業生。在掌握職業技能的基礎上,強化職業道德。
(2)基于學生特點,建設有職業特色的課程。在課程設計中,以會計工作任務為主線,展開教學。
(3)注重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走出課堂走進企業讓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下利用企業的設施提升職業能力。
2.教學模式
(1)教學工廠。構建做學一體的教學工廠,把工廠建在課堂里,要求學生按照企業真實的運行模式和管理要求,完成學習任務。
(2)一體化教學團隊。原有的理論課、操作課教師和兼職教師共同承擔教學任務。按照分工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3)基于工作過程教學。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為目標,將知識、技能整合排序后以工作過程方式開展教學,為將來能勝任就業崗位打下堅實基礎。
3.教學手段
(1)多媒體課件。通過多媒體演示,可以更直觀地向學生展示經濟業務,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運用網絡資源答疑。我們利用學院、系部、班級qq群;個人電子郵件;微信等現代化交流技術,實時進行作業輔導、答疑、討論等教學活動,將相對枯燥的會計學習豐富化、趣味化,拉近距離,提高效果。
4.考核和反饋機制
考核機制要將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主要通過平時成績和期中考試來實現,平時10%,期中20%。結果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試,比例70%。平時考核主要是常規:主要包括學習態度、出勤、課堂提問、作業、職業道德。期中和期末主要通過考試。
(作者單位:煙臺工貿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