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中領
以新舊動能轉換 促改革轉型發展
■ 徐中領
近幾年來,山東省集團公司有限公司(下簡稱集團公司)面對鹽業體制改革、國企改革雙重改革艱巨任務,以及全面進入市場化后激烈的競爭壓力,主動轉思想、調思路,敢于先行先試,扎實落實“立足鹽,延伸鹽,跳出鹽”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集團公司推進兩個改革,實現轉型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山東省鹽業體制改革方案,結合實際,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資源整合,推進產銷一體化,積極構建適應市場要求的體制結構和機制模式,改革轉型邁出新步伐。
一是整合岱岳制鹽公司和肥城精制鹽廠,成立礦鹽管理公司。整合后,兩家企業的生產資源、市場資源、工藝技術、區域優勢得到互補,同時,消除了同質化競爭,為集約資源、互補優勢、構建戰略管控型集團實體結構,做出了實質性探索。二是整合菜央子鹽場、寒亭第一鹽場、魯鹽經貿公司和無棣精鹽廠,成立海鹽管理公司,形成生產經營管控一體化的海鹽食鹽企業,旨在充分發揮產鹽大省優勢,以山東優質海鹽資源為依托,形成產品競爭優勢,進一步鞏固省內外市場,擴大海外市場。三是整合煙臺、威海鹽業公司,成立煙威經營管理公司,實行區域一體化經營,通過區域內的整體聯動,融合兩地市場,提升輻射能力,帶動周邊市場。四是煙臺、威海鹽業公司與威海高島制鹽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威海高島南海制鹽公司,以資產為紐帶,產銷企業融為一體,有效提高了食鹽生產、批發企業適應市場、開拓市場的競爭實力,同時,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積累經驗。
通過資源整合,集團公司市場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為推進企業改革轉型、開展市場化競爭奠定了基礎。集團公司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把產銷一體化作為深化國企改革,構建現代企業體制機制的基本形式,加快整合速度。
集團公司電子商務公司于2016年10月8日上線運營,該公司的電子商務平臺,集信息、儲存、物流、結算為一體,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形成一體化經營格局,充分發揮山東鹽業生產和批發企業的整體優勢,探索食鹽配送、非鹽商品經營新模式,逐步打造市場化競爭條件下的鹽業經營新業態,使生產和批發企實現鹽業經營信息化,增強全省食鹽生產批發企業防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能夠加強與省外省級公司和制鹽公司的合作,實現市場互換,互利共贏。
2016年底前,山東省內食鹽訂貨結算已納入集團公司電商平臺,到目前,食鹽經營一體化運營進行有序,下一步集團公司將通過電子商務公司,搭建全國鹽產品市場交易平臺,實現“線上運銷全國、線下劃區運營”的互相補充的立體營銷新模式,為山東鹽業集團逐鹿全國大市場乃至走出國門,拓展海外市場,建立起線上線下互動互補的商流物流“高速公路”。
集團公司幾年來的探索表明:走多元化發展之路,加大非鹽產業上創新力度,必須以跨界融合化尋求轉型新途徑,以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集團公司借助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新產業發展步伐,力爭開辟新產業新路子,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成立小額貸款公司,是集團公司跨入金融業的初步探索和嘗試,該公司2016年10月8日完成工商注冊,正式啟動運營,當年實現利潤92萬元,2017年上半年實現利潤827萬元,跨界經營初見成效。
——成立魯晶實業公司,依托食鹽經營渠道,開展糧油、醋、茶的生產、經營、配送業務,實現渠道增值,集團增收,為集團公司拓展非鹽產業探索新路。這個公司2017年的主要任務是開辟市場,建立網絡,疏通渠道。上半年在堅持自主投入、自我運營的前提下,企業效益實現盈余,經營業務逐步展開。
——發展新興產業,充分發揮海鹽企業的資源優勢,與山東大學合作開發水滑石功能材料研究,不僅降低了鎂鋁水滑石的制造成本,也為鹵水(濃海水)綜合利用提供了一種新途徑。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正在開展新型材料應用的拓展性研究。
為加快推進產業升級,集團公司于2011年成立科技研發中心,以此為基礎,2014年組建了集團公司技術中心,2015年該技術中心被山東省經信委評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以此為平臺,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強化對科技成果吸收與改造,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發展模式,建立一個多維度、立體式、系統性的科技創新體系。
——通過科技創新、優化工藝,解決鹽業生產開發中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充分發揮已投產的肥城120萬噸熱泵制鹽生產線的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盡快形成效益優勢。
——在建中的岱岳制鹽公司120萬噸六效真空蒸發制鹽項目,引進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先進技術裝置,以新興技術裝備為新動能,引領產業發展新模式。
——通過引進、消化、吸收新技術對已初具規模的海產養殖、加工項目,跟蹤技術發展新動向,研究消費發展新需求,快速打造傳統鹽業新業態。
——改造傳統產業,延伸溴素產業鏈。集團公司溴素年產6000噸,通過對溴素初級產品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溴素產業附加值,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集團公司核心競爭新優勢。
——積極推進央企合作,實施海水淡化綜合項目。集團公司與中信迪恩以海水淡化全產業鏈綜合運作為理念,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海水淡化和濃海水綜合利用方面開展戰略性合作,積極推動海水淡化及濃海水綜合利用全面發展。中信恩迪中信集團與以色列IDE公司的合資企業,為中信集團布局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重要板塊,企業充分整合國內外資源,發揮資本優勢,致力于通過海水淡化解決我國沿海地區現階段水資源極度短缺問題。
目前,雙方已簽訂《關于合作開發海水淡化及濃海水綜合利用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擬在山東省壽光市北部建設2萬噸/日海水淡化及濃海水綜合利用項目基地。項目總投資5.8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利稅1.36億元,其經濟效益、社會帶動效益十分顯著。
多年來,集團公司高度重視品牌建設,特別注重產品內在品質達標創優,“魯晶”牌食鹽歷經國家各級質量監督檢驗部門歷次檢驗,均達到國家優、一級鹽標準以上,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深受廣大終端消費者的信賴。“魯晶”牌食鹽被山東省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定為“山東名牌產品”。“魯晶”商標被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為適應鹽業體制改革新形勢下的市場化競爭,集團公司加大投入和研發,通過落實一整套工作措施,逐步實現“魯晶”品牌高端化形象。一是優化質量保證體系,鞏固產品質量優勢。旗下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常年貫徹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堅持按照《食鹽生產企業質量管理規范》組織生產質量管理,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保持了國有食鹽定點企業高度負責、質量可靠的誠信形象;二是憑借新建立的食鹽電子防偽追溯體系,實現食鹽來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詢,風險可防范,責任可追究,提升“魯晶”食鹽品牌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逐步鍛造享譽全國的“魯晶”食鹽品牌;三是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研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新品儲備形成了海鹽、礦鹽互補,高中低檔兼備的新格局,使集團公司始終保持引領食鹽市場消費方向的優勢,始終保持產鹽大省的市場競爭優勢;四是“魯晶”品牌成功續申報山東名牌,集團公司成功入選首批“厚道魯商”品牌形象榜;五是加大宣傳推介,擴大“魯晶”品牌市場影響力。早在鹽改啟動之前,集團公司及旗下企業就先行一步,提前打破專營產品不做廣告的桎梏,大做媒體廣告,投放高速廣告,召開不同層次的新產品推介會、貿易洽談會、戰略協作會,廣泛推介山東鹽業和魯晶品牌,為傳統產業走向市場化競爭大做戰略鋪墊。
鹽業體制改革已經在路上,抽掉政策的擋板,原來分割、壁壘的鹽業市場匯聚成海,此間各競爭主體猶如百舸爭流。集團公司將搶抓改革機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通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來推進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和品牌高端化,實現集團公司改革轉型發展的戰略目標。
(作者單位:山東省鹽業集團)
(編輯:梁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