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躍華
近視是我國青少年高發疾病之一,在小學中戴眼鏡的孩子比比皆是,在大學課堂幾乎找不到幾個沒戴眼鏡的學生——為什么現在青少年的近視如此高發?另外,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視力下降,是否意味著將來一輩子都要戴眼鏡呢?
青少年近視的發生除部分是由于遺傳因素外,大部分是由用眼過度造成。在沒有電視、沒有電腦、信息不發達的時代,人們的戶外活動很多,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遠眺,眼睛因此也得以放松和休息。而如今孩子的娛樂空間多集中在室內,整天陪伴他們的是電視、電腦、游戲機,往往造成孩子的近距離用眼,如果再加上入學后,一天中多數的時間又被上課和看書所占用,孩子眼睛遠眺放松的機會就更少了。
另外,電腦、電視等閃爍的顯示屏、看書時光線的過明過暗、姿勢不正確等等,也都是不利于眼睛健康的因素。人的眼睛在出生時其實都略帶一點遠視,對于并無近視基因的一般人而言,眼球在發育過程中會慢慢變長。在這一過程中,如果用眼正常,視力便會發育至正常水平;如果用眼過度,眼球變得過長后視力就會下降。
視力下降并不等于近視,如果通過散瞳檢查后沒有被診斷為近視,那么通過及時的用眼及生活調節,視力完全可以得到恢復。但現實中,盲目配戴眼鏡或是仍不注意用眼調節者并不少見,使本來可以不近視的孩子最終成為近視。
當家長發現孩子視力下降時,一定要先去正規醫院做散瞳檢查,以查明眼睛是否真的近視了。如果出現近視度數則應及時配戴眼鏡,以阻止近視的發展。對于僅為視力下降的孩子,應進行及時調節——階段用眼,定時遠眺;看書時注意光線、姿勢;膳食平衡,不偏食、少甜食;增加戶外活動。
如果調節得好,完全可以將孩子從近視的邊緣拉回來。特別忌諱的是任由視力下降的發展,或是在街邊隨便選配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