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
自參加工作以來,趙其林從一名技術員一路成長為項目總工、項目經理、技術副段長到分局局長。但無論在何種崗位從事何種工作,他都是干一行愛一行,一心撲在工作上,充分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個人。
由于長年在野外工作,讓剛剛滿41歲的趙其林看上去卻比同齡人蒼老許多,皮膚也在風吹日曬中變得黝黑,常被比他年長的人叫“老大哥”。
在19年的工作中,趙其林總能根據上級領導交辦的任務,創新工作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全長27.64公里的國道320線安豐營至一平浪段改建工程于2016年1月8日正式開工,工程造價約9000萬元。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作為分局副局長的趙其林被指派為項目副經理。由分局副局長轉為項目副經理,趙其林沒有任何怨言,馬上重新沖上施工第一線。
眾所周知,公路工程建設是一項十分繁重而艱辛的工作,作為基層項目負責人每天都要深入工地巡查,要完成一次巡查,必須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體力和精力,苦和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深刻感受。
趙其林隨身帶有一本工作日記本,這個本子上詳細記錄著每天的工程進展情況、關鍵工序的驗收時間及存在問題等內容,也正是這個本子,讓他合理安排施工計劃,避免相同的問題再次發生。
施工期間,趙其林堅持一手抓進度,一手抓質量,很長時間里,經常趁休息時間突然深入工地檢查工程質量,對不合格工程,違規操作的決不徇私情,對職工工作中的失誤,他會嚴厲批評并加以技術指導,既贏得了上級領導的好評,也贏得了職工的信任。
國道320線安豐營至一平浪段改建工程戰線長,情況復雜,由于車流量大,只能半幅通車施工,安全保證難度非常大。為此,他一方面要求增加安全標志牌,親自在施工一線疏通車輛,并晝夜檢查標志牌損失情況。
為了使階段性各項工作更加全面兼顧、突出重點,他和職工吃住在一起,白天親自帶領工程技術人員深入施工一線,蹲守在工地上督促施工,嚴把材料關、技術關。有時還親自測量放線,做實驗。看材料配比是否合格、施工是否規范、工程管理人員及技術員是否到位、協調解決施工中的困難。晚上加班加點研究施工方案,就算熬到深夜,也從不放棄一點小問題。
面對工作上的艱辛、身體的疲累,趙其林從沒退縮過。整個工程期間,他穿壞了3雙鞋子,跑遍整個工地上的每一個工作面,并了解工作進展、安排施工,解決施工中的技術問題。三十五度的高溫,汗水浸濕了他的衣服,他也不愿躲到陰涼的地方,還是堅持在工地忙碌著。幾個月下來,他瘦了,黑了,眼鏡取下后留下了深深的曬痕在臉上,被職工們戲稱為“煤老板”。
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該項目現已完成工程量約7500萬元,占總投資的85%。
趙其林深愛著自己的親人和工作崗位,但是當兩者發生沖突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把事業與家庭的天平砝碼重重地偏向事業一端。
在為數不多的相聚時光里,他會默默地為老人倒上一杯茶,陪著老人嘮嘮家常,晚飯后帶著妻兒一起散散步,享受一下難得的天倫之樂,看著女兒一天天在長大,他多想能整天陪在她身旁,每天為女兒梳一頭小辮,接送她上下學,分享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喜怒哀樂。
趙其林在工作上是個嚴厲的人,可在日常與同事的相處中,大家都能感受到他對人的那份真誠和關心。不論誰身體略有不適,細心的他總能第一時間發現。同事之間有什么需求,他也總是樂于助人。
由于工作的出色,在他的帶領下,經過全分局職工的努力,楚雄公路分局連續兩年被評為省公路局先進集體。他為自己光輝的人生寫下了瑰麗的篇章,也將公路人的價值詮釋得淋漓盡致。
19個春秋,他以公路為伴,把青春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公路事業,如今的他依然孜孜不倦的繼續以“路”為伴,把路放在心上,把心貼在路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