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所處的法律環境和建筑行業市場比較特殊,相對于其他企業而言,面臨的法律風險也更加復雜多變。為了保證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必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法律風險狀況,再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構建完善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增強法律風險防范控制。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希望能為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防范和控制法律風險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國有 建筑施工 企業 法律風險 防范機制
作者簡介:張一帆,中國長峰機電技術研究設計院法律顧問,研究方向:企業法律風險防范、企業管理、合規管理。
中圖分類號:D92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038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比較復雜,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而且這些法律風險存在于施工單位經營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比如工程的招投標、合同的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和質量管理等。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將法律風險所帶來的危害和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促進建筑行業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法律風險的概述及其危害性
(一)企業法律風險的概述
企業法律風險主要指包括企業自身在內的法律主體沒有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定有效履行義務、行使權力或者由于企業外部環境突然發生變化導致企業不能有效履行義務、行使權力而給企業造成一定負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特征就是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風險來源于法律因素,并且存在于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管理環節之中,而且與其他的一些風險有著緊密的聯系。在企業所有的風險當中,包括運營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和戰略風險等,法律風險是一個非常重要,后果也比較嚴重的風險之一。
(二)企業法律風險的危害性
無規律不成方圓。企業的創立、運營、生產甚至解散和破產,時刻都是處在法律的規制當中,片刻也離不開法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各種行為譬如市場開拓、契約合同、對外投資和改制重組等,都存在著程度不等的法律風險。一旦發生法律風險,譬如企業掌控不力或者自身難以掌握,情節較輕則造成一定的損失,情節嚴重將會造成無法預料的后果,甚至有時候還會造成致命性災難。比如外國著名企業安達信、安然以及中國大型國有企業中儲棉和中航油等都因為發生法律風險而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而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警示意義也非常強 。
二、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構建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主要原因
(一)工程項目競爭愈發激烈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建筑市場是一個利潤比較可觀的市場,也是很多人爭先恐后想要涌入的市場。目前,城鎮化建設的熱潮才興起不久,城鄉規劃的機遇是很多企業想要抓住的發展機會,很多企業開始進軍這個市場 。建筑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工程項目競爭也愈發激烈,為了成功招標或者投標,部分企業或是被動或者主動采取一些違反法律的手段進行一些不正當的競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各個領域盲目設立自己的分公司,試圖利用分公司全面抓住每一個競爭的機會。但是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卻疏于管理,而且調研程也不夠充分。
(二)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法律法規不健全
建筑行業是一個涉及面比較廣的行業,包括就業、經濟和民生等各個方面的內容。由于認識程度不夠,在上個世紀,我國并沒有針對這個行業的制定規范的法律法規。隨著我國法律建設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逐步發展,我國有關部門也針對建筑行業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譬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建筑法》等。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這些法律管理的實施卻不夠具體,而且效率也比較低 。空有法律法規,但是落實的有效性不強,導致包工頭跑路、拖欠工資的情況以及分包轉包情況比較多。完善的法律是確保行業健康、長遠發展的關鍵,可以為各個企業的進步和穩定運行保駕護航。綜上,我國當前的相關法律條文內容現實意義不足,在實踐方面還存在疏漏,難以切實解決當前的主要問題。因此,必須加強這方面的關注,結合實際工程需求和行業訴求,完善當前法律是必要手段。
(三)企業自身的管理不適宜
筆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現,當前大多數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在風險管理這方面,更多的是偏向于金融風險管理,法律風險管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事例就是杭州的11.15地鐵事件,施工單位想要趕工期,因此采取逐步推進地鐵項目的方式,卻沒有考慮到這種行為已經觸碰到法律條規,最終導致發生重大塌陷事故。這種單一管理方式,讓施工企業的整體效率比較低,也反映出企業發展形態的不健全 。
三、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措施
(一)樹立和諧風險防范理念,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利益最大化是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追求的最根本目標。企業想要追求高收益,也必然會面臨著較高的風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著重處理利益最大化與風險承受能力之間的矛盾。法律風險所帶來的危害性在前文中筆者也進行了具體的闡述,但是并不是意味著完全消除法律風險就是最好的,如果一味降低法律風險,將所有法律風險消除掉,就會阻礙企業的進一步壯大和發展。另一方面,如果企業無視法律風險,只顧謀取利益,將會遭受嚴重的后果,損失巨大。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要想更快更好的發展,必須要樹立和諧風險方法理念 。
(二)提升企業法律管理能力,建立完善法律風險防范體系
第一,建立完善的投資事務風險防范制度并不斷完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想要充分利用資源、占領市場、進行資本擴張,投資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企業法律顧問必須要對這一方面加強重視,建立健全有關的風險防范工作。對于投資方面的法律風險控制主要包括解決投資發生的法律問題、法律支持投資過程以及評估投資行為風險,另外還要處理好投資事物法律糾紛。對于已經投資項目的控制管理,企業的法律顧問要積極參與到收益分配、經營方式、生產規模、項目議事程序、審查項目結構等事項之中,并且及時反饋法律問題,提出法律意見書,讓企業的決策人能夠對投資項目生產經營的運轉實現有效的控制,從而實現國有資產的增值和保值。endprint
第二,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制度并不斷完善。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知識產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營資源。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企業對于知識產權的法律風險并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有關于這方面的風險防范機制也不健全。技術創新與依法保護、知識產權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明顯存在脫節情況。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要對此加以重視,對于知識產權的風險防范,要努力改變重應用輕保護、重發明輕專利的局面。在引進新技術之前,要嚴格審查知識產權的法律狀態,避免出現花錢引進失效或者已經過了保護期的情況發生,有效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
第三,建立完善的合同事物管理制度并不斷完善。在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合同是最基本的法律文件。合同中的文字是否準確無誤、形式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條款有無遺漏、合同內容是否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等,都與企業的利益直接相關。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要對此加以重視,強調法律管理手段的精細化,并且要增強事前的防范措施和預警意識。在合同正式簽訂之前,要及時研究法律風險成因,并且要盡可能早的識別風險根源,從而提前預防合同可能存在的風險。
(三)建立完善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有效落實依法治企戰略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顧問制度還不健全。國外一些企業的制度比較成熟。中國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可以適當借鑒國外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結合中國的國情建立健全自身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促使企業內部的各個崗位都能做到制度到位和責任到位,從而實現依法維護合法權益、依法經營管理、依法決策等。并且給不同的業務部門安排專業的法律顧問,為其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完善法律風險保障體系,達到進一步提升企業國際競爭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的目的,從而全面提升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控制和防范法律風險的綜合能力 。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對于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和完成有著關鍵性意義,因此這方面的工作極為重要。企業在風險防范中,必須關注這方面的工作,認識到完整、高效、科學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的關鍵性。
(四)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機構,有效落實風險責任到位
目前,我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法人治理機構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尤其在權利分離制衡方面,設計的制度還存在諸多漏洞。完善的企業法人治理機構,主要作用就是正確處理勞動者、經營者和所有者三者的關系。法治就意味著要嚴格遵守權利制衡原則。在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當中,經理是國家在國有企業內部的代表,也是政策的實際執行人,擁有企業的實權,這也意味著經理有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機會,可能會出現經理為了最大化實現自身利益而犧牲國有資產的情況,借助手中的權利,利用信息優勢,推脫責任、瀆職腐敗或者轉嫁法律風險等,因此,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必須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盡可能杜絕和減少“利用權力尋租空間”的情況發生,從源頭上抓起。加快產權制度改革,并且要結合實際情況改變政府監管等干預方式,從體制上解決問題,杜絕一切的權力腐敗。
(五)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為法律風險防范機制設置保護屏障
目前大多數國有建筑施工企業還存在管理松懈、執行不力、制度不健全的狀況。企業領導班子要對此加強重視,堅持以人為本,按照制度辦實事,緊抓企業的規章制度建設,利用制度管理人,依靠制度實現法律風險的控制。對于企業制度規章工作機制要逐步健全,統一管理黨政規章,大膽改革和突破傳統管理模式。同時還要暢通具體操作程序,明確規章制度標準,并且針對規章規范進行嚴格審查,提高規章質量,并且要嚴格履行,從根本上解決和落實制度執行難的舊問題。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法律風險的控制和防范是一個長期工程和系統工程。在復雜的法律風險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中,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要充分重視,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建立完善的防控體系和機制,從而實現對企業法律風險的有效管理,促進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又快又好發展。
注釋:
何青芳.探究國有大型建筑施工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商. 2016(16).33-34.
祝連波、路景艷.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法律風險研究文獻綜述.建設監理.2013(9).21-2 .
黃艷、劉貴秋.芻議建筑施工企業法律風險及防范.商場現代化. 2009(14).56-57.
王杏.淺談規范項目合同管理及防控合同法律風險.新西部(理論版). 2015(3).67-68.
戴敏.淺析施工企業合同風險防范.企業科技與發展. 2008(18).21-22.
王東杰.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金融經濟. 2007(4).43-44.
韓愛芹、付云嶺.論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 2009(7).51-52.
姜彬、衣巍偉.出資人視角——論國有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建設.煙臺職業學院學報. 2009(3).3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