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尼瑪
摘要:多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把它運用到教學中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幫助我們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在藏語文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的好處,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藏語文;情境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已逐漸被廣泛地應用。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獲得知識。
過去,藏語文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不夠,由于藏語文多媒體教學資源緊缺,教學觀念落后,自身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力不足。很多教師尚未了解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對教育信息化持消極的態度。因此,藏語文教學領域中很少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大部分藏文教師仍延續著“ 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育一代人”的傳統教學模式,現代化的多媒體優勢未能體現于藏語文教學中。近幾年來,面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藏文計算機軟件的相繼問世和廣泛應用,藏語文教師只有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逐漸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藏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才能適應新形勢對藏語文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一、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多彩的學習情境
建構主義的許多觀點,都是基于在真實情景下對真正的學習任務的觀察而得到的;戴爾經驗之塔理論也認為抽象的東西必須以形象的東西為基礎,在形象向抽象轉變的過程中,媒體相當重要。多媒體課件可將文字、圖形、圖像、音樂等有效地整合起來,以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出客觀事物,呈現教學內容。這樣極大地滿足了學生視聽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懷念草原之歌》時,充分利用有關草原的圖片及與草原有關的音樂,使學生領略到草原的風土人情和美麗景象。講《藏羚羊》教學中,由于我們這里的藏族孩子很少見過藏羚羊,我們可以把藏羚羊的相關圖片、視頻等通過多媒體設備針對性地展現給學生,這樣不僅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到藏羚羊的外部形態和生活習性,提高學生學習藏語文的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如果條件允許情況下針對性地播放電影《可可西里》片段,使學生從中了解到藏羚羊的生活環境、數量等,這不僅利于深刻了解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體技術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多年前江澤民主席明確地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說明了創新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學中,如果能巧妙地使用多媒體教學系統,可更好地開展創新教育。藏語課文必須通過學生的再造性想象才能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的精髓。多媒體教學技術能把許多用語言文字描寫的學生無法親身體驗、耳聞目睹的事物濃縮在課件里,起到了促進學生想象的媒介作用,為學生思維提供了多方位、多層次、多種信息源的活動空間,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思考問題,能使學生開動腦筋,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有力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在藏語文教學過程中,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便捷和清晰的字幕來代替板書,可以節省大量用于解釋和板書的時間,在有限的課堂時間接觸更豐富的知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充分地閱讀課文,強化重點,突破難點,從而使學生精力更集中課堂中,提高教學質量,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如藏文詩歌教學中,利用投影、音樂渲染豐富的內容和情景,用畫面和聲音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其形象地感知課文,激發其感情,更快地進入詩的意境,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加深對詩人人格精神的認識,了解詩人更多的作品,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對于一些學生不了解的背景,我就把這部分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出來,并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讓他們看到教材中所寫生活的真實畫面,這樣即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收到傳統教學方式無可比擬的效果。
四、能節省教學時間和擴大課堂容量
在傳統的藏語文教學中,老師常常疲于板書,字詞、作家作品等,教師可以在制作時提前將教學所需的內容制作好,留出更多的時間拓展、提高,練習,擴大學生視野。并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思考、討論、總結,最大限度的優化教學過程。
多媒體技術的介入使藏語文教學由過去的單一、單向的信息傳遞形式變為多元、多向傳遞形式。課堂教學模式絕不再局限于藏語文教師的講解、灌輸,學生的接受與服從,而成為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師生與媒體之間的交互活動,課堂教學得以優化,教學效率得以提高。
總之,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是現代科技給我們教師的一把利劍。我們要將多媒體技術跟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在透徹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合理地、科學地開發和使用多媒體課件。我相信,多媒體技術的巧妙應用,對減輕師生壓力,提高教學效果,促進藏語文教學水平提供了獨具一格的廣闊天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