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排山鎮中心衛生院(334600)周子福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是常見消化系統疾病,目前多采用標準三聯療法治療,包括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和兩種抗菌藥物。本研究分析了不同質子泵抑制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2017年3月160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患者根據數字隨機表法分兩組各80例。埃索美拉唑組男44例,女36例;22~76歲,年齡(37.22±2.13)歲。奧美拉唑組男45例,女35例;22~75歲,年齡(37.14±2.73)歲。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P>0.05。
附表 干預前后炎性指標相比較(±s)
附表 干預前后炎性指標相比較(±s)
注:組內比較,#P<0.05;干預后組間比較,*P<0.05。
組別 時期 腫瘤壞死因子-α(ng/L) 白細胞介素-6(ng/ L) 埃索美拉唑組 干預前 32.41±3.13# 76.14±24.14#出院時 21.21±2.32*# 64.41±12.63*#奧美拉唑組 干預前 32.14±3.52# 76.66±24.24#出院時 28.53±2.43*# 72.13±16.24*#
1.2 方法 奧美拉唑組用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奧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阿莫西林1000mg,均為每天口服2次,治療1周后單獨用奧美拉唑20mg,用藥1周。埃索美拉唑組用埃索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埃索美拉唑30mg,甲硝唑400mg、阿莫西林1000mg,均為每天口服2次,治療1周后單獨用埃索美拉唑30mg,用藥1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治療療效;治療過程副作用出現情況;干預前后患者炎性指標。顯效:癥狀消失,血壓脈搏穩定,胃鏡下潰瘍形成瘢痕,幽門螺桿菌轉陰;有效:癥狀減輕,血壓脈搏基本穩定,胃鏡下潰瘍面積縮小50%以上,幽門螺桿菌轉陰;無效:癥狀、血壓脈搏,胃鏡下潰瘍情況等均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幽門螺桿菌陽性。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治療療效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數據通過SPSS16.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結果以P <0.05代表存在統計學差異。
2.1 兩組療效比較 埃索美拉唑組顯效42例,有效32例,總有效率92.5%。奧美拉唑組顯效20例,有效40例,總有效率75.0%,埃索美拉唑組治療療效高于奧美拉唑組,P<0.05。
2.2 干預前后炎性指標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炎性指標相近,P >0.05;出院時埃索美拉唑組炎性指標優于奧美拉唑組,P<0.05。如附表。
2.3 兩組治療過程副作用出現情況相比較 在副作用方面,奧美拉唑組有2例輕微惡心,埃索美拉唑組有1例輕微惡心和1例嘔吐,無顯著差異,P>0.05。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發病率高,治療的關鍵在于根除幽門螺桿菌。近年來,幽門螺桿菌根除率降低,主要影響因素是耐藥菌株出現、質子泵抑制劑的選用等[2]。奧美拉唑為第一個上市質子泵抑制劑,埃索美拉唑為奧美拉唑S型異構體,對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系統依賴性小,生物活性利用度更高,可在血漿中持久保持藥物濃度,和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少,半衰期長,藥效明顯,抑酸能力更強,且個體差異少,具有良好的療效預測性。除此之外,埃索美拉唑對幽門螺桿菌具有良好的根除作用,可能是因為埃索美拉唑起效快,可在短時間內顯著改善胃液PH,為抗菌藥物起效提供理想PH環境,從而有效根除幽門螺桿菌。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質子泵抑制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均較好,但埃索美拉唑效果更佳,對炎性指標的消除作用更強,安全可靠,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