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100026)羅樹云 尹書會 牛煥敏
中風病又名“卒中”,該病起病急,變化快,是由機體的腦循環障礙而導致的急性的腦血管病變以及全面性或局限性腦功能缺損綜合征,包括腦梗死、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多種[1]。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花費率、起病急、以中老年人為主等特點。補陽還五湯為王清任所創的氣虛血瘀理論的代表方劑,本研究選取了90例腦卒中氣虛血瘀證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口服補陽還五湯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中風病(急性腦梗死)氣虛血瘀證患者(排除溶栓、介入治療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治療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63~85歲,平均74.3±1.6歲;對照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62~86歲,平均75.6±1.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附表1。
1.2 診斷標準 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協作組起草制訂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2]。①主癥:偏癱、神識昏蒙,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感覺異常,口舌歪斜。②次癥:頭痛,眩暈,瞳神變化,飲水發嗆,目偏不瞬,共濟失調。③急性起病,發病前多有誘因,常有先兆癥狀,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具備2個主癥以上,或1個主癥2個次癥,結合起病、誘因、先兆癥狀、年齡即可確診;不具備上述條件,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亦可確診。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二級預防藥物口服,靜脈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清除自由基等藥物,輔助磁療及康復訓練),治療組在以上常規治療基礎上加服補陽還五湯(生黃芪30g、桃仁6g、當歸10g、紅花10g、赤芍10g、川芎10g、地龍10g)常規水煎服,每日2次,療程2周。
附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和Barthel指數比較(±s)
附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和Barthel指數比較(±s)
注:△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
組別 n NIHSS評分 Barthel指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45 26.41±1.29 12.64±1.08△▲ 26.38±1.36 62.38±1.70△▲對照組 45 25.96±1.27 20.35±1.32△ 26.79±1.24 43.55±1.69△
附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1.4 療效標準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生院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Barthel 指數(BI)、治療后臨床療效。判斷標準參考《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2]。基本恢復:81%,6分以下;顯著進步:56%~80%;進步:36%~55%;稍進步:11%~35%;無變化:<11%;惡化:(包括死亡)負值。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應用t 檢驗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Barthel指數(BI)比較,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1)。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Barthe指數均高于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組治療后Barthel指數高于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1)。結果見附表2。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見附表3。
我國是腦卒中發病大國,腦卒中發病常見于中老年人,我院老年合并基礎病患者較多,人過四十及長期患病后,氣血逐漸衰落,因此常常伴隨氣虛血瘀,祖國醫學《內經》認為氣血是腦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氣虛血瘀是中風病的主要病機特點[3]。氣虛則無力行血,血行不暢則致瘀;瘀血阻滯腦絡,上氣不足,氣血不榮頭目,不能溫煦元神,使腦髓失養,神明失用,而致"氣虛血瘀”之證,一遇外邪侵襲或內部氣血阻滯,就會像"一遇大風,則頹然崩到”,稱為中風病。氣虛是致病之本,血瘀是疾病之標,中風病常涉及心、肝、腎、脾以及經絡血脈[4],其發病急驟,病情變化迅速,清代醫家王清任《醫林改錯》中有"卒中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氣虛血瘀而成”,因而成"補陽還五湯”。該方中重用生黃芪以補氣,大補元氣,令氣旺血行,瘀消而不傷正,為君藥;配以當歸活血和血,有化瘀不傷血之妙,為臣藥;配合桃仁、赤芍、川芎、紅花助當歸活血祛瘀;地龍長于行散走竄,通經活絡,均為佐藥。諸藥合用,使氣足以推動血行,瘀去絡通,則筋肉得養,痿廢可愈[5]。大劑補氣藥配以小劑量活血通絡之品,補氣為先,祛瘀為輔,標本兼顧,使氣虛得補,經絡得通,補氣而不壅滯,活血而不傷正,功在益氣活血通絡。現代藥理學研究中補陽還五湯通過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管的血流量,從而改善機體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質過氧化損傷,加強神經系統修復;同時可提高血小板功能,改善患者異常的血小板活化,從而改善血液循環狀態[6][7][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治療組治療后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治療后Barthel指數均高于治療前,治療組治療后Barthel指數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9.46%,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補陽還五湯可提高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效果,改善臨床預后,提高生活質量,建議中西醫結合治療缺血性中風病氣虛血瘀證。綜上所述,補陽還五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風病患者的癥狀,影響腦卒中患者的預后,值得在臨床上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