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473000)丁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重癥肺炎高熱驚厥患兒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21例,女21例;平均年齡(2.89±0.71)歲;平均入院體溫(39.17±0.69)℃。觀察組男24 例,女18 例;平均年齡(2.91±0.73)歲;平均入院體溫(39.26±0.71)℃。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降溫、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規對癥治療。并實施常規護理(體溫監測、常規生命體征監測、環境護理、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護理方法包括:①發熱護理。對患兒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每2h為其進行一次體溫測定,待其心率、呼吸、體溫平穩后將體溫測量時間延長為1次/8h。針對持續高熱不退患兒給予靜脈注射或口服退熱藥。根據患兒自身情況及發熱程度為其進行室內溫濕度的控制。②驚厥護理。患兒出現驚厥抽搐時,保持病房內安靜,并將光線調暗,對患兒肢體及口唇實施保護避免其咬傷或碰傷,指定專人看護。及時將患兒情況告知醫生,若有必要及時給予降溫及顱內降壓處理。③咳嗽護理。護理人員應對某些咳痰無力患兒給予吸痰處理,避免發生呼吸道阻塞,并對咳嗽嚴重患兒實施藥物止咳治療。④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耐心同患兒及家屬進行溝通,并得到患兒信任,提升治療配合度,緩解其緊張不安感,促進護理工作順利展開,提升患兒及家屬治療信心及依從性。
附表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情況比較(d,±s)
附表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情況比較(d,±s)
組別 發熱消退時間 驚厥停止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n=42) 8.84±0.98 7.51±0.97 11.17±1.29觀察組(n=42) 4.87±0.78 4.41±0.69 7.65±0.96 t 20.542 16.877 14.187 P<0.05 <0.05 <0.05
1.3 評價指標 療效判定指標:患兒肺部檢查顯示陰影縮小,臨床癥狀緩解為有效;患兒肺部檢查顯示陰影無變化甚至增大,臨床癥狀無好轉甚至加重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治療情況 護理治療后,觀察組臨床治療情況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
2.2 療效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48%(38/4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9.05%(29/42),差異顯著(χ2=5.974,P<0.05)。
本研究針對觀察組42例患兒在常規治療及護理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情況及臨床療效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表明個性化護理干預重癥肺炎高熱驚厥患兒治療對臨床療效影響好。原因在于個性化護理強調護理的個性化和有針對性,根據患兒不同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方案內容包括發熱護理、驚厥護理、咳嗽護理及心理護理等相關方面。對患兒給予個性化發熱護理,根據患兒不同發熱癥狀實施發熱處理,縮短降溫時間,減少高熱對患兒造成的傷害[1][2];為患兒給予個性化驚厥護理,利于減少驚厥情況的反復;其次,針對呼吸系統尚未完善咳痰無力的患兒,為其實施個性化咳痰處理,利于患兒痰液的咳出,避免呼吸道阻塞的發生[3];同時為患兒及家屬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能對患兒及家屬心理狀態做到實時掌握,幫助其進行心理疏導,建立患兒及家屬對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信任,提升治療依從性及配合度,利于治療順利進行。因此,個性化護理干預適用于小兒重癥肺炎高熱驚厥治療。
綜上所述,對重癥肺炎高熱驚厥患兒在常規治療及護理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患兒臨床癥狀緩解快,住院時間短,臨床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