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463000)田夢
當前臨床對于腦梗死患者采取的醫療對策為治療加護理的綜合療法,可見,在確保有效的治療方案的同時,向患者提供合理的護理服務同樣是必不可少的[1]。本文以78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腦梗死中醫護理干預聯合常規神經內科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39例,年齡(45~75),平均(61.0±10.7)歲,男22例,女17例。觀察組:39例,年齡(46~76),平均(61.5±11.0)歲,男21例,女18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神經內科護理方法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推拿與穴位按摩,上肢取穴取內關、曲池、合谷等,下肢取穴太沖、三陰交、足三里等,以點按手法結合進行。力度以患者耐受為佳,每日1次,每次30min左右。有條件者可結合現代康復技術,依據患者的耐受度對患肢肌肉、關節進行康復訓練。②中醫辯證施護,首先,應用中藥進行調養,例如對于氣虛血瘀證者,予以生脈飲。對于風痰阻絡癥者,予以三七制劑。對于陰虛風動證者,予以脈絡寧。其次,予以患者甘草、金銀花漱口,生姜水擦洗身體,從而起到清熱解毒、祛風散寒的作用。③中醫情志護理,依據患者具體的心理狀態辯證施護,護士需要依據病人的行為表現來進行心理評估,運用開導式、情勝式、轉移式等方法對其實施情志護理,排除一切對疾病不利的思想因素,保持愉快的情緒,盡快恢復健康。
1.3 觀察和評定指標 護理15d后分別記錄患者的肢體活動度、認知能力、生活質量評分:①肢體活動度,分為(1~3)級,分值越低表示肢體活動程度越好。②認知能評分,依據患者能夠準確回答問題,思維,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評定,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認知能力越好。③生活質量評分,采用GQOLI-74(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評價,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附表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兩組患者的肢體活動度、認知能力、生活質量評分如附表所示。觀察組各項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醫學研究指出,在對腦梗死患者進行用藥治療時,必要的護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對觀察組在常規的神經內科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2][3]。中醫學研究發現,腦梗死病機為氣血不暢、氣機不通,我們從辯證施護的角度入手向患者提供護理干預服務,包括辨證用藥調養和辨證情志護理,并結合推拿和穴位按摩以及現代康復技術從精神、心理、軀體多個角度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通過實踐,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肢體活動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認知能力和GQOLI-74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腦梗死患者應用中醫護理干預聯合常規神經內科護理可明顯減輕患者肢體運動障礙,提高認知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