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泰和縣人民醫院(343700)肖秋華 溫萍英 朱媛 胡國華
1.1 基礎資料 本次我院研究的56例數據選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以患者入院就診時間對樣本均分,每28 例為一組,參照組患者中女性為12例,男性為16例,最大年齡為79歲,最小年齡為23歲,中位年齡為(46.23±3.21)歲;實驗組患者中女性為13例,男性為15例,最大年齡為78歲,最小年齡為23歲,中位年齡為(46.23±3.21)歲。利用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血液透析患者基礎信息差異并不顯著且P>0.05,統計學無意義。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之后均予以血液透析治療,利用上海杰韋弗醫療器械公司研發的費森尤斯4008S血濾機進行治療。參照組患者治療后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治療后予以有效護患溝通護理:①透析前溝通,患者透析前,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患者自身情況,觀察患者服飾、精神狀態,為以后建立護患關系提供依據。護理人員與患者首次接觸中應該始終保持微笑,緩解緊張氛圍,以扎實專業知識與良好面貌來獲取患者信任,以和藹、熱情態度來疏導患者不良情緒,輔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告知患者厲害關系,以有效溝通方式輔助患者構建繼續治療的信心,提升患者護理依從性。②透析中溝通,在將患者送入透析室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對患者心理狀態與病情變化進行密切觀察,耐心詢問患者情況,對患者精神狀態進行觀察,如果發生急躁現象,需要進行有效疏導患者情緒[1]。③長期透析的溝通,患者長時間透析之后經常出現極大心理壓力,因此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過程中,需要依據患者不同情況實行有針對性溝通措施,為患者詳細闡述疾病與透析相關知識,提醒患者注意事項,促使患者能夠了解透析內容,不僅可以疏導患者恐懼心理,也能夠提升患者注重度。此外護理人員需要以科學溝通技巧來與患者進行溝通,如對于逐漸好轉患者促使患者恢復自信心[6][7]。若患者發生極大情緒波動,護理人員需要對其心理需要進行充分了解,給予患者更多的安慰與鼓勵,疏導患者不良情緒,確?;颊呖梢砸宰罴褷顟B接受透析,提升透析效果[8]。④有效溝通,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中,需要善于觀察患者情緒,讓患者充分感受到家人般的關懷,以安慰、暗示性語言對患者進行開導與鼓勵[9][10]。

附表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

附表2 兩組患者SCL-90與透析舒適度對比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兩組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SCL-90評分、透析舒適度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采取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我院研究診治的56例血液透析患者所有臨床數據,兩組血液透析患者經對癥護理之后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分析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檢驗,兩組血液透析患者經對癥護理之后SCL-90評分、透析舒適度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采取t 檢驗,P <0.05,統計學分析意義形成。
2.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與并發癥發生率 參照組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滿意度71.42%顯著低于實驗組護理滿意度100%,并發癥發生率32.14%高于實驗組,對比差異明顯且P<0.05,分析對比意義存在,詳見附表1。
2.2 分析對比兩組患者SCL-90與透析舒適度 參照組血液透析患SCL-90評分、透析舒適度等指標與實驗組數據對比差異明顯且P值均<0.05,分析形成對比意義,詳見附表2。
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交流中包括非語言交流與語言交流兩種方式,語言交流實際上是通過語言方式傳遞信息,非語言交流實際上就是通過身體姿勢、面部表情等傳遞信息,如果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能夠合理應用兩種方式可以提升護理效果[2][3]。在護理中護理人員操作水平與職業素養是影響最終效果的關鍵因素,如果護理中過多使用專業術語來進行溝通,促使患者經常誤解,但是如果護理中沒有足夠專業水平可能引發患者與家屬的反感與不滿,嚴重的可能引發醫療糾紛[4][5]。經研究兩組血液透析患者在本次研究各項指標中效果顯著,差異存在對比意義。
綜合以上結論,在護理血液透析患者中予以有效護患溝通效果顯著,可以提升患者配合度與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