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婷
教具是指用來講解說明某事物的模型、實物、圖表、幻燈等,包括教學設備、教學儀器、實訓設備、教育裝備、實驗設備、教學標本、教學模型等。市面上已有的心理教具更多適用于心理拓展活動。從現實角度出發,小學心理活動課上課地點多在室內,有條件的學校會配備專門的心理活動室,少部分學校會配備心理團體活動輔導箱,所以更多的教師會根據課程需要,發揮聰明才智自制教具。
棋是思維的游戲,是以棋盤和棋子為工具、以棋規為依據的競賽性智力游戲,有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圍棋、五子棋、跳棋等。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棋才是他們的最愛,游戲棋休閑有趣、規則簡單、操作方便,很多學生都有自己設計游戲棋的經驗,就算只有簡單的格子,填上前進、后退、停止,也能讓他們玩得不亦樂乎。本文要探討的就是如何將游戲棋制作成心理活動課的教具并運用于課堂。
一、彌補教學不足,豐富活動方式
教育是一門缺憾的藝術,而教育工作是不斷完善的過程。第一次嘗試自制游戲棋是在小學中年級人際輔導活動課上。在“什么樣的人朋友多”一課上,我設計了“找朋友廣告”的活動,希望學生從廣告中發現交友技巧和好人緣的特點。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更多關注的是色彩鮮艷的廣告,內容卻被忽略了。從之后的討論總結中發現,好人緣的特點或者交友技巧更多的是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經驗總結出的,而不是在廣告活動中得出。棋類活動的活動性、游戲性、體驗性的特點,與心理活動課的特點一致,將自制游戲棋運用在小學心理活動課中的設想應運而生。
將設想與學生溝通,大多數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為此開展了一節“我們來下棋”的課程,指導學生如何設計一張完整的游戲棋盤。心理活動課中的自制游戲棋不能只是簡單的前進或后退,它的使用是為了豐富心理活動課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在體驗過后有所得,比如了解心理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某種心理技能等。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合作設計時,在表格的排版上花費了很多時間,學生表示格子太多,時間不夠寫不完;如果格子太少則玩的時候挑戰性降低。經過討論后,決定用電腦制作,在A4紙張上進行最大化的排版,30個格子,起點是本校校園形象大使“飛飛”,終點是本校榮譽象征的“揚帆卡”。
確定好自制游戲棋基本棋盤模板后,根據心理活動課主題,可以是教師經過課前調查制作,也可以是學生課堂制作。學生課堂上制作指的是填寫內容,其實就是將平時的小組討論結果用棋盤的形式展示出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討論效率。填寫內容的數量由討論人數、問題難易程度、時間長短等因素決定。例如“朋友多多技巧棋”的使用包含制作和體驗環節,制作中需要學生八分鐘內寫出八條交友技巧,要求文字簡潔明了。在匯報中,“樂于助人”“文明禮貌”“待人真誠”位于交友技巧的前三名。之后是體驗環節,學生在游戲中加深對交友技巧的印象。其他格子由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加入對自身人際關系的探索,比如朋友數量、交友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對自己的人際要求等,以豐富棋盤功能,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優缺點,交更多的朋友。在設計上,前進一格后回答問題,以提高回答問題的機率。
“朋友多多技巧棋”的使用受到學生們的喜愛,實現了玩中學、學中玩。我們還進一步開發了其他棋盤。如“揚起自信的風帆”一課設計了“自信風帆訓練棋”,自信訓練方法有很多,可以從表情、言語、動作訓練自信;可以通過發現自己的優點、接受自己的不足、改變缺點、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總結教訓以增強自信;還可以通過別人的贊美、鼓勵強化自信……“自信風帆訓練棋”就是小組內進行自信訓練的平臺。
總之,將心理活動課的內容與自制游戲棋有機結合,開發不同主題的自制游戲棋,既能彌補教學不足、豐富互動方式,又能幫助學生鞏固內容,玩學兩不誤。
二、完善自制游戲棋,培養規則意識
規則,是運行、運作規律所遵循的法則。游戲也需要規則,有了規則并遵守規則,游戲才能順利開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棋盤特點設置游戲規則,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可能會突發其他狀況,需要師生共同合作,完善規則。
“自信風帆訓練棋”重在參與和訓練,內容上按照“他人鼓勵培養自信—行為動作自信訓練—尋找優點塑造自信—正視不足改變缺點增強自信”進行層次設計。分組體驗時,一開始是12個學生為一組,結果很多學生表示時間太短走不到終點,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更充分地參與游戲,大家希望人數減少、時間延長。最后考慮到展示面和參與面的平衡,6人一組,時間為12分鐘。比較內向的學生需要鼓勵,可以給予一定的準備時間。棋盤中還需要其他學生配合的,為了避免有些學生自顧自地進行,對不愿意配合的學生應該給予警告。最后,遵循公平、公正、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原則,師生共同努力,確定“自信風帆訓練棋”的具體體驗規則如下:
配備:棋盤1張,骰子1顆,棋子6個。
(1)起點處放置不同顏色的棋子代表小組同學的身份。確定先后順序后,當骰子擲到幾點,走相應的格數,并按照相應的提示參與活動。
(2)參與活動過程中,聲音洪亮讓大家聽得見,動作到位讓大家看得見。
(3)因自身原因三次無法完成活動的退回起點處,重新開始。
(4)需要組內其他同學配合的,請大家積極配合,無法提供配合者暫停一輪。
(5)活動時間12分鐘,按到達終點的順序排名次。
棋盤內容涉及各種各樣的自信訓練方法,游戲前提醒大家只有認真對待積極參與才能真正地達到訓練效果,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鼓勵規定時間內先到終點的學生可以重新體驗,事實上因為好玩先到終點的學生不用提醒也愿意繼續參與。當然規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具體班級學生人數、學生學情等情況,可以進行合理的變動,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endprint
“紅燈綠燈情緒體驗棋”是“情緒紅綠燈”一課的配套自制游戲棋,為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設計上突破了之前擲點數走幾步的形式,變成按擲到的點數回答問題。其中情景卡內容根據平時觀察、課前的問卷調查、學校心理咨詢等情況設置,涉及學習、人際、情緒、自我、適應等各個方面,如考試沒考好、發言沒有被請到、同學說我壞話、班干部競選失敗等具體問題。在討論中學生統一了回答問題的時間,并提出用沙漏等計時器計算時間。答案沒有統一標準,考驗學生對答案的判斷能力,對于學生無法判斷的,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可以給予相應的幫助。本活動會涉及學生的內心世界,為了鼓勵學生參與活動,設置了金幣領取處。引導學生真誠對待,耐心傾聽,金幣很重要,但是相互尊重更重要。
因為自制游戲棋規則是和學生一起制定的,而且在玩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什么問題,會先要求學生自己解決,給予了學生較大的自主性,學生在游戲中不斷磨合,用自己的方式構建游戲規則。而且自制游戲棋是學生喜歡的活動,他們希望更充分地體驗游戲就需要遵守規則,約束自己,因而規則意識也得到發展。
三、抓住教育契機,培養良好心理品質
教育契機是指在教育過程中一個事物轉化為其他事物的關鍵、樞紐、決定性的環節,教師要成為一個善于發現教育契機,抓住教育契機的人。“玩游戲,要節制”活動中設計了“自我節制學習棋”,要求學生先四人一組討論,把棋盤填寫完整。結果發現在填寫過程中一些學生會不自覺地邊玩骰子或棋子邊參與制作。這節課的輔導目標是學習提高自制能力的方法,培養良好的自制能力,但是現在表現出來的是學生的節制能力不強,這就是一個教育契機。于是在展示環節結束后,對教學環節進行修改:請同學回憶自己在剛才的制作過程中是否玩骰子或棋子,告訴學生這是節制能力的自我測試,然后展示延遲實驗的視頻,表揚那些一心一意的學生,引導他們認識到,節制能力高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之后對于節制能力強的學生的實際獎勵就是讓他們參與游戲,而節制能力弱的學生請他們暫停游戲,在旁邊觀看。而之后的自制游戲棋活動,也會特別關注節制能力問題,比如材料發下去就急著拆包裝而不是聽規則,體驗活動已經結束沒有及時停止而是偷偷繼續玩……幾次之后,學生的自制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
自制游戲棋的使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自制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其他良好的心理品質。
有一次,全班都在很認真地玩棋,有一個小組發出不和諧的聲音。原來是這個小組在棋盤的快到終點處設置了一個“因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打人,回到起點”內容,學生L本來有望爭得第一,但是連著五次都走到了這一格被退回起點重新開始,一氣之下就不玩了,有個學生笑說:“你看這格就是專門為你設置的,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輸不起。”結果L氣不過,推了棋盤,搞得大家的棋子都掉到了地板上。我先請小組的同學自行解決問題,有的人安慰鼓勵L繼續游戲,有的人忙著找棋子擺回去,剛才嘲笑L的同學也不好意思地道歉,L的怒氣也慢慢消下去,不好意思地低著頭不說話。棋如人生,小棋見品質。L太看重輸贏了,所以接二連三的失敗讓他越來越氣餒,最后做出了不理智的行為。而有相同遭遇的同學雖然也被退回去好幾次,但是一直在堅持,最后有的成功到達終點。課堂上借此組織學生討論,分析這樣做的影響:消極情緒影響自己的健康,影響和同學的關系,也破壞了游戲體驗,并讓他們知道影響情緒和事情結果的是人的想法,人應積極面對成敗,成功了可以增強自信心,失敗了可以培養毅力、耐挫能力。也請學生分析其他同學面對L事件時的不同做法,不管是游戲還是生活學習,我們都喜歡和會主動解決問題、會合作、樂于助人、主動承認錯誤的人在一起。玩棋中的突發事件,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契機。
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并不是所有課程都會安排自制游戲棋的環節,但有時候學生會來問“為什么今天不能玩棋”,可見學生對此的喜愛程度。自制游戲棋的出現是對教學不足的彌補,但現在似乎可以變成對主題活動的補充與延伸。自制游戲棋還可以形成系列。課前使用,展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契合先學后教的教學新理念;課后使用,可以鞏固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一舉多得。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廈門,361004)
編輯/張 帆 終校/于 洪 杜文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