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摘 要】如今,我國刑法學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諸多問題,在西方國家的刑法理論發展上有一些經驗值得我們學習。論文簡要介紹了刑法學的西方經驗,并對我國刑法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最后對我國刑法學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促進我國刑法學的健康發展。
【Abstract】Nowadays, China's Criminal Jurisprudence is developing continuously, and many problems have been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are some experi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law the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are worth learning.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western experience of Criminal Jurisprudence, and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Criminal Jurisprudence in our country.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Jurisprudence in China,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personnel and promote the health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Jurisprudence.
【關鍵詞】刑法學;西方經驗;中國現實
【Keywords】 Criminal Jurisprudence; western experience; Chinese reality
【中圖分類號】DF6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0-0100-02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個人利益和公共安全受到的威脅也隨之加大,我國的刑法問題不斷增多。西方國家的刑法理論是通過近百年的系統研究形成的,因此我國要對西方國家的刑法理論發展經驗進行總結,再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現有的刑法學理論進行改革和創新,促進我國刑法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2 刑法學的西方經驗
第一,對刑法的解釋是由法官進行,而不是最高法院。在通過刑法對案件進行處理時,對于不明白其含義的規定或者有不同理解的規定要通過法官來進行解釋,這樣可以使法官對每種方案的可行性都進行充分的考慮,最后選擇出最好的方案。
第二,體系思考和問題思考并重。在研究刑法學時,只有對問題進行思考,將思考問題當作最基礎的條件,對體系構建問題進行充分研究,這樣才可以在刑法學上達到一定的高度,有所建樹。要促進刑法學的發展,需要體系思考和問題思考共同發展。在西方刑法學的研究中,其研究時間較長,關于體系研究和問題研究的工作任務早已正式開展。首先,他們對出現在現實中的一些問題進行認真探討;然后對刑法學基礎理論進行“反哺”,通過對問題思考結論的充分了解和仔細分析,對刑法體系進行構建;最后,在對刑法體系進行構建的過程中,進一步對問題進行思考。例如,在西方刑法學上,先分析研究具體犯罪問題,然后建立犯罪論體系,最后將問題進行充分展示,從而明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第三,刑法學上的學派之爭促進了刑法學理論的發展。因為在進行刑法學學派競爭時,如果刑法學者要想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證,需要費盡心思,而在雙方論證的過程中,刑法學理論越來越完善。西方刑法學不斷對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進行論證,其結果是客觀主義占盡先機。對刑法理論體系進行構建時,以客觀主義作為基礎是較為穩妥的,客觀主義為西方刑法學提供重要的知識資源。在刑法學基礎理論中,如果某人被認定為犯罪,判斷犯罪過程要遵循一定的規律。要先客觀、后主觀,首先對其是否存在刑法分則罪狀中規定的行為和后果進行分析判斷;然后對其是否符合責任年齡、是否具有責任能力進行分析;最后對其主觀上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進行判斷。
3 我國刑法學存在的不足
3.1 實踐反對理論
我國刑法學存在實踐反對理論情況,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在進行立法時,對刑法的修改較為頻繁。罪刑法定不僅約束了司法權,還約束了立法權,因此對于立法的修改不能太過頻繁,不然會使公民很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預測。對刑法進行頻繁地修改,會讓人們對立法的能力和預見性產生懷疑,不利于刑法學理論的發展。
第二,我國對刑法的解釋是由法院進行,而不是法官。一般情況下,我國通過最高法院對問題進行司法解釋,而不是由法官個人對案件進行刑法解釋,這樣會影響刑法學理論的發展,使相關學者發現問題的機會減少,而且司法解釋會使一線法官產生判決不需要說明理由的錯誤觀念。
3.2 刑法具有嚴重的主觀主義
現如今,我國的刑法學理論中,刑法主觀主義會對以下三方面造成嚴重的影響:首先是對社會危害性的認定的影響。犯罪的本質是追究刑事責任程度對社會產生的危害性,我國的刑法學理論重視行為人主觀上的罪過性,而輕視行為人的行為對合法權益的侵犯性。其次是對構建犯罪構成體系的影響。犯罪的構成主要包括犯罪客體要件、犯罪客觀要件、犯罪主體要件和犯罪主觀要件。我國將犯罪主體放在首要位置,這樣會增加人權被侵害的危險,還會與客觀主義理論發生沖突,可能會使犯罪的構成要件流于形式化。最后是對客觀和主觀要素的處理的影響。客觀主義會對客觀要素非常重視,主觀主義則會對主觀要素非常重視,我國的刑法學理論雖然認識到了客觀因素的重要性,并且對其表示肯定,但是實際上卻對主觀因素更為重視。endprint
3.3 對待問題折中解決
當前,我國刑法學中較為嚴重的問題便是對待問題采用折中的方式解決,而折中解決便是要主觀客觀相統一。在對犯罪進行判斷時,要分別對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進行判斷,其判斷過程非常復雜,并不能實現主觀客觀統一。處理問題采用折中的方法會使思維過于簡單化,使其中很多相對復雜的問題產生混淆,導致人們產生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同樣重要的想法,會讓人們對刑法客觀主義造成誤解[1]。
4 我國刑法學的發展建議
4.1 確立客觀主義立場
在刑法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進行論證時,涉及到了犯罪論和刑罰論的很多個方面,其中較為重要的三個方面分別為:第一,罪犯形象。對于客觀主義來說,罪犯是具有理性以及自由意志的抽象的人;對于主觀主義來說,罪犯是通過素質和環境來決定并且具體存在的人。第二,犯罪行為。對于客觀主義來說,犯罪行為是現實存在的行為;對于主觀主義來說,犯罪行為代表了罪犯自身的危險性,不具有獨立意義。第三,懲罰思路。對于客觀主義來說,對罪犯的懲罰應該符合其犯罪程度,認為要利用刑罰對社會犯罪行為進行預防;對于主觀主義來說,對刑罰要適當應用,刑罰的應用主要是為了改善罪犯。雖然客觀主義可能會使刑法出現僵化和呆板的情況,但是現如今的法治建設要求要保證處理案件的公平性,不能出現太多的變通,因此我國要堅持確立刑法客觀主義立場,強化對法益概念的功能重視程度。
4.2 強化犯罪論體系層次性
在進行犯罪推理時,如果推理沒有層次性,這并不符合法律推理的原則。判斷某事是否涉及犯罪,關系到一個人的生命,所以在對案件進行分析時,要從不同的層次進行反復推理,首先要對前提進行確定,從一般到特殊,從原則到例外,對其進行評價。對犯罪成立理論進行分層次判斷較為復雜,對于犯罪評價機制來說,要對其進行多方面考慮,如價值論方面和規范論方面,這樣才能保證對犯罪論體系進行分層次判斷的合理性。
4.3 加強對問題的思考
我國在對刑法問題思考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創新性不夠,視野不夠開闊,思路不夠清晰等,因此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對刑法思維的獨特性進行充分了解,加強對刑法思維獨特性的關注,刑法思維的特點主要包括:在客觀判斷和主觀判斷中,客觀判斷要優先考慮;在抽象判斷和具體判斷中,抽象判斷優先考慮;在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中,事實判斷優先考慮;在一般判斷和例外判斷中,一般判斷優先考慮。
第二,要對刑法學和其它部門法學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協調。
第三,要對傳統犯罪進行深刻探討。第四,要對西方的刑法學理論存在一定的質疑,還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創新[2]。
5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我國刑法學的發展,要對西方刑法學發展的經驗進行總結,再結合我國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對我國的刑法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在刑法學發展過程中,我國要確立客觀主義立場,加強犯罪論體系層次性,加強對問題的思考,從而保證我國刑法學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光權.刑法學的西方經驗與中國現實[J].政法論壇,2006(02):20-36.
【2】陳妍茹.我國刑法學的新發展[J].河北法學,2017,35(03):152-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