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 要】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信息通訊的日益完善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應用模式和平臺。微型學習(Micro-Learning )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化學習方式正慢慢的引起研究者的關注。互聯網+時代也為用戶提供了很多優秀的技術服務,微博以其簡單易用、內容碎片化、交互新穎等優勢,與微型學習特點完美貼合,適用于微型學習的開展。
【關鍵詞】微型學習;微博
1 微型學習(Micro-Learning)
1.1 定義
微型學習是“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態系統中,基于微型內容和微型媒體的新型學習”,是一種借助新媒介技術實現雙向交流的學習方式,能夠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學習。微型學習的出現不僅適應了移動通信技術引發的學習媒介的變化,也滿足了學習型社會中學習者對非正式學習的需求,并且提供了數字化操作的實用模式。
1.2 特點
微型學習是在數字化學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數字化學習的一種拓展和創新。Micro-Learning 中的“micro”有微、小、輕等含義。這種微小體現在學習者多利用零碎的時間,使用微型學習媒介隨時隨地的進行碎片化知識塊的學習,其特點概括如下:
1)學習時間零散化:學習者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借助便攜式學習工具隨時隨地的學習。
2)學習內容片段化:整個學習內容被分解成許多小的學習模塊,這些學習模塊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同時又是相互獨立的“知識塊”。
3)學習方式多樣化:學習者既可以進行自我發現、自我反思和探索性學習,也可以與他人進行協作和交流,同時還可以利用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和網絡通訊進行學習。
4)學習媒介微型化:學習者使用便攜式移動設備,如手機、PAD等手持設備,借助移動網絡通信平臺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
2 微博(Weibo)
2.1 定義
微博(Weibo),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簡稱,是一種基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用戶可以通過網頁或手機APP等客戶端構建個人社區,以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更新信息,以實現即時分享。
2.2 特點
1)內容短小精悍:微博內容內容簡短,不僅為用戶減輕了信息負擔,還能有針對性的使用戶獲取和發布信息。
2)跟隨與被跟隨的模式:微博用戶既可以是觀眾,可以輕而易舉地知道感興趣的人的最新動態,同時也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與其關注者分享自己的觀點、看法以及優秀的資源。
3)信息資源類型豐富:發布內容支持多種媒體,如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等。
4)廣泛的傳播性:微博的去中心化使得人人是主角;“核裂變式”傳播方式,使消息傳播的范圍更加方便迅速的得以擴大。
5)信息共享便捷及時:支持移動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即時發布信息,其信息發布速度超過傳統紙質及網絡媒體,使人們交互更加快捷自然。
3 將微博應用于微型學習
微博因創新的交互性、便捷性和廣泛的傳播性,廣泛的應用于各種領域。在教育信息化和泛在學習的趨勢下,微博應用于微型學習具備非常顯著的優勢。如何將微博應用于微型學習逐漸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點。在應用的過程中,設計學習活動和學習資源是關鍵。基于這些,我們構建微博應用于微型學習的一般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微型學習下微博應用的流程
表1
(下轉第81頁)
(上接第91頁)
3.1 創建學習微群
選擇要使用的門戶微博,作為開展教學的平臺。確定開展教學的內容主題,建立微型學習的資源之間的聯結。在熟悉微博使用的基礎上,關注學習群組中的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其他同學,組建學習微群,讓有共同興趣的人使用微博更方便的進行交流。
3.2 開展教學
成功組建學習微群之后,在學習過程中分劃分教師和學生兩種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在微博課堂有不同的行為,共同參與教學的開展。
3.3 定期進行階段性總結和評價
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及時地做出評價。教師可以通過微博私信與學生私下交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加以糾正和引導,鼓勵學生積極的投入學習。在課程進行中不斷進行階段性評價并做好記錄,如微博的數量和質量、與他人互動頻數等,為后續的學習和研究提供參考和依據。
4 結語
1)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知識觀的進步,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得到擴展和延伸。微型學習已不再是一種補充性學習,這種新型的信息化學習形態在學習系統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也是無縫學習的方向,通過利用零碎時間來完善學習時間,從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2)微型學習的內容形態微小,在技術層恰好可以以微博博文的形式表現。通過對微型學習資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內容進行設計分解后,利用Camtasia、Photoshop等制作軟件對知識點進行再加工,采用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不同的形式在微博上發布。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一定要體現“小而精”的特點。
3)基于微博的微型學習可以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不斷地給予學習者持續學習的刺激與反饋。學習者也可以發布或轉發自己喜歡的內容,增強了微博的互動性。在學習群組中,每個人既可以扮演“教師”角色,也可以扮演“學生”角色。這都取決于微博中“點對點”和“點對群”的交互方式。這些方式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助于學生的自我表達和個性發展,增強學習者之間的協作互助,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4)微博應用于微型學習,可以有效的創建微資源,從而進行個人知識管理。學習資源的分解、發布的知識點微博、學習者之間的知識交流等都組成了微型學習中的微資源。微博對共享內容的發布功能、對話題的分類管理以及其創新的交互方式都有效的幫助學習者對于微資源的組織與管理,形成以問題或主題為中心的知識鏈,為知識的有效整合奠定基礎。
5)基于微博的微型學習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在新媒體環境下引入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是新媒體發展的需要,也符合是社會的現實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