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娟
【摘 要】目前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均有開設機械制圖這門基礎課程,因考慮到后續CAD與Pro/E等三維繪圖軟件的學習都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都必須在第一學年開設機械制圖科目,導致多年來理論教學與軟件教學都是獨立的兩門科目。在學時上無法很好的控制,同時在課時增加的情況下教學效果也不盡人意。為此是否該把機械制圖與CAD融為一門科目教學,還是分階段教學成為專業教師值得考慮的問題。就我們所在系正將部分班級作為試點教學,采用理論教學《機械制圖》加CAD軟件實習,讓學生在一個學期內將機械制圖知識很好的運用在CAD軟件繪圖上。
【關鍵詞】機械制圖;CAD;分段式教學
1 機械制圖課程的地位
在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機械制圖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所謂的基礎性是相對于專業類課程而言的。本課程是為學生后續專業課鋪路的基礎課程。本課程的教學任務是學習正投影法,培養空間想象能力,掌握機械制圖及其相關標準的規定,培養一定的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本課程是計劃課時數較多的課程之一,因此常將本課程視為機械類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其要求是能讀懂中等復雜的零件圖和裝配圖;能繪制一般零件圖和簡單裝配圖。
2 機械制圖與CAD科目的聯系
機械制圖的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五個方面,即圖示方法、標注方法、制圖標準、機械常識和制圖技能。而在讀圖和繪圖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機械類相關課程的基本知識,同時在CAD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運用軟件來畫圖,而繪制的基本圖形是機械制圖課程中所教授的圖形,需要能掌握制圖的技能的基礎上運用軟件來繪制圖形。
3 《機械制圖》常規教學缺陷
《機械制圖》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建立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對機械圖紙的繪制與識別圖紙的能力,以及掌握繪圖制圖的基本國家標準和基本繪圖的基本知識。但是由于條件限時,常常在教學中出現較多老師都是以傳統的黑板講臺式的教學課程模式,運用掛圖或者模型展示,對于剛開始的抄圖練習學生還是挺感興趣的,但是學到投影圖章節時就出現較多學生跟不上進度,想象不出視圖的形狀。如果在教學中能多運用三維軟件作為輔助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機械制圖》課程培養學生的能力主要表現在
4.1 觀察實物的能力
通常對物體的感性認識是只能觀察到實物的外觀,無法想象內部構造等復雜情況,而工科學生需要培養的正是這樣的觀察實物的能力,要能夠觀察和分析實物的三視圖以及剖視圖等。
4.2 空間想象的能力
空間想象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通過后天的不斷培養。反復觀察,不斷的加深記憶是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唯一途徑。在剛開始的章節教學中常發現部分學生對一個圖形要想象半天,仍然無法畫出正確的幾個視圖。但這正是必要的經歷,當學生在腦子里形成的圖形和正確圖形有偏差時,對錯誤的圖形進行分析,不斷的加深記憶,引導其他的空間想象能力轉向正確的方向。
4.3 讀圖能力
在機械零部件的分析結果,不是靠言語來表達,而是通過圖紙的語言來表達。只有充分掌握讀圖的這種基本語言,才能讀懂圖形所要表達的重要信息,本課程教學成敗的標志最終應落實到對零件圖、裝配圖的讀繪能力上。這是對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要求。例如在剖視圖中讀懂零件的內部構造或者看懂放大圖與局部剖視圖的位置等。在這方面的教學上除了講授新課和布置課外作業的方式進行外,還需要通過習題課、演示和輔導答疑等環節來保證其教學效果。
5 《CAD》課程特點
《CAD》課程的設置主要是從創建圖形樣板入手,逐步介紹基本圖形元素的繪制和編輯、三視圖的繪制、零件圖的繪制及尺寸標注、裝配圖的繪制、三維圖的繪制。因此在學習CAD前需要有機械制圖方面的知識做鋪墊,仍然需要以空間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培養為前提,這些思維能力也正是機械制圖課所要培養的。在CAD課程的教學中常常能夠將機械制圖科目中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這樣學生能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圖形,從而更好更快的運用繪圖軟件繪制零件圖。
6 CAD與《機械制圖》課程的分段式教學
6.1 課程設置思路
現代企業需要的是能夠直接勝任工作的復合型人才,只掌握機械制圖的理論知識或只掌握CAD的技能都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為了更好的適應中職學校機械類專業教學要求,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更好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在教學改革中機械制圖與CAD的整合是發展趨勢,但該如何整合一直是教學過程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是為企業輸送符合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在機械制圖與CAD教學實踐中,應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為主來設置課程。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是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都是在流水線上操作,只要會看圖就行了。為此機械制圖和CAD的獨立教學并沒有發現有什么不好,但除了優秀的學生能夠將兩門科目都學的好,很多出現一科學的好另一科學的差的情況大有存在。很多學生都認為這是兩門獨立的科目,沒有什么過多的聯系。但當學到后面課程CAD時常會將機械制圖的相關知識忘記了,為此在繪圖過程中只是單純的抄圖,并沒有看懂圖形,而不具備設計的能力。
6.2 分段式教學
在課程編排時,可先上機械制圖科目,在第一學期的常規教學快結束前一個月安排四周的CAD軟件實習。為此在《機械制圖》教學中有些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我們可通過在CAD實習過程得以解決。在CAD軟件實習前機械制圖科目中的圖示方法、標注方法以及制圖標準均已經講授。這對于CAD課程的的講授可以省略這部分內容,直接進入圖形繪制環節。而《機械制圖》教材中的零件圖和裝配圖的學習是難點。在CAD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難易適當。從簡單的三視圖繪制、零件圖的繪制以及尺寸標注,再一次的將機械制圖知識加以鞏固。將制圖中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的學習過程,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
6.3 教學效果
機械制圖在前期教學機械制圖堅持以“識圖為主”,得體地處理了識圖與畫圖的關系,讀圖是目的,畫圖作為手段。而CAD以畫圖為主,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互補。CAD作為一門計算機制圖課,屬于實操性強的課程,以《機械制圖》為線貫穿始終,時時不忘《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在完成零件圖繪制或者裝配圖繪制過程中,不僅讓掌握了相關計算機軟件功能,還能掌握該軟件功能應用環境,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為將來學習就業奠定基礎。
7 結束語
分段式教學優點:分段式教法極大的豐富了機械制圖的教學內容,改變了機械制圖的教學方法。兩者兼顧,使得學生既在頭腦中建立了三維立體圖形,又掌握CAD軟件運用能力,運用計算機制圖,實現甩圖板繪圖,真正達到中職院校的教學培養目標。同時讓學生在學習中快樂學習、在學習中成長、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在于課程的教學設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分階段的教學不但讓學生能夠保持嚴謹的作圖習慣,同時到了CAD實訓環節真正使學生做到頭腦并用、講練結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機械識圖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曉琪.《機械制圖》與《CAD》一體化教學[J].教學研究,2011(10):119-120.
[2]成玲,孫文芳.高職院校機械制圖與AutoCAD教學改革初探[J].廣西輕工業,2010(7).
[3]張光輝.機械制圖與CAD教學的思考[J].現代教育教研,2009(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