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蓉蓉
隨著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國音樂在呈現本民族音樂特色的同時,吸收了大量優秀外國音樂素材,為我國音樂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源泉。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推出文化強國戰略,如法國推出了新“文化外交”戰略,韓國推出了“文化立國”戰略,與其相比,我國在音樂文化交流的深度、理念創新、人才培養、制度保障以及文化認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推動我國對外音樂文化的發展,面對新形勢,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其開展更為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天津為例,采用文獻查閱法、行動研究法等,從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的意義入手,分析天津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的現狀及問題,并闡釋其發展戰略。目前,天津對外音樂文化交流,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的,大型國際多邊音樂文化交流活動十分豐富,影響也越來越大。其廣泛傳播了中華優秀文化,積極引進了外國優秀文化成果,繁榮了中國文化市場,為對外音樂文化交流注入了新活力。
一、對外音樂文化交流意義
(一)符合音樂多元化的時代發展需求
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外音樂文化交流規模不斷擴大,音樂文化邁上了新的臺階。許多地方政府利用文化發展經濟,其中利用最多的民俗文化。許多演出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邀請國外歌舞團來華演出,這促進了中外歌舞文化的發展,有利于音樂文化朝多元化方向發展。近年來,天津相繼提出了文化精品創作、文化“走出去”等戰略,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組織多種活動,促使音樂文化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二)滿足了公眾的多樣化音樂需求
中外音樂文化的交流,促使多樣化音樂的形成,其滿足了公眾對多樣化音樂需求。例如,歌舞劇、音樂劇等常常融合多種音樂舞蹈素材,不再是純動作表演,而以文化藝術創作為最高任務。其文化內涵、音樂創作及表演個性化明顯,容易引起觀眾內心的情感共鳴。一種文化藝術的傳播,不能脫離公眾的認可。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綜合了不同題材和風格的藝術,使音樂文化多元化發展空間更廣闊。因此,只有把握公眾的需求,音樂文化事業才能實現多元化發展。
(三)符合當今社會的審美需求
音樂對外文化交流多元化,主要體現在活動內容與形式的變化,其以先進文化為重點,豐富活動文化的內容,促進文化建設符合大眾需求。對外音樂文化交流打破了傳統的文化傳播模式,使文化產生豐富的社會效益。新時期,隨著精神文化建設的持續推進與人們文化需求的不斷增加,多樣化音樂文化得以呈現,這符合當代社會審美需求的發展趨勢,為我國藝術文化綜合發展提出新要求。
二、天津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的現狀及問題
音樂文化交流是世界各國在文化發展中共同面臨的問題。音樂文化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在交流與對話中可以實現發展。其促進了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推動了文化產業發展,已成為文化藝術界、企業界及藝術教育界的共同愿望。對外文化藝術交流在文化行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目前已經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其問題主要表現在相互交流的音樂活動體系缺乏、音樂文化對外交流管理系統不健全及對外特色音樂文化交流體系缺乏。
(一)缺乏相互交流的音樂活動體系
我國音樂對外交流活動不具有相互流的活動體系,音樂文化對外交流還處于傳統展示階段,不能充分表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特色。音樂文化交流不是單方面的文化輸出,而是需要國與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共同發展音樂文化。雖然天津開展了一些對外音樂文化交流活動,但其達到的效果遠遠不夠,需要構建相互交流的音樂活動體系。
(二)音樂文化對外交流管理系統不健全
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的管理系統較少。近幾年,天津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由于缺乏管理系統,無論是人員出訪,還是所要達到的效果及意義等,都不能達到。音樂文化交流活動形式比較刻板,缺乏新意。對于各類組織、藝術家等,天津缺乏統籌管理,最終未達到理想的效果。
(三)對外特色音樂文化交流體系缺乏
音樂與文化、政治等密不可分,匯集了人們的情感與智慧。而在對外音樂文化交流活動中,人們沒有充分展示中國的傳統文化。天津作為藝術交流的重要區域,其特色音樂文化與我國民族文化未充分結合。而對外音樂文化交流,是對固有文化的一種融合與升華,是其與國外音樂文化精髓的相結合過程。
三、天津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的發展戰略
為了推動對外音樂文化交流,天津需要以發展的眼光,采用合理的發展戰略,如增強音樂對外文化活動的戰略部署、擴大音樂外交活動戰略合作及發展對外音樂文化交流傳播媒介。
(一)增強音樂對外文化活動的戰略部署
在對外音樂文化交流過程中,其所面對的受眾群體來自不同國家、地區及民族,其對天津音樂文化所接受的程度不一。因此,天津需要根據不同國家的經濟、文化等,做出不同的戰略部署,可建立專門的外交文化交流機構,研究受眾群體等。其次,發揮當地政府的主導作用,推進文化體質改革,建立完善的音樂文化交流機制,創設良好的人才培養環境,重塑音樂文化市場主體,完善天津市場體系,發揮其音樂價值,將優秀的音樂文化弘揚、傳承下去。另外,完善音樂文化產業服務體系,天津可以構建完善的政策服務平臺,對當地產業項目與大型骨干文化企業進行重點扶持,為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發展提供動力。
(二)擴大音樂外交活動戰略合作
目前,對于天津對外音樂文化交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天津市為了使音樂外交得到發展,通過汲取多方面力量,加強與各類組織之間的合作,發揮出其更強的文化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借鑒國外音樂文化交流運作機制與合作方式,不能僅限于當地政府的對外音樂交流活動中,應呼吁與組織更多的民眾參與到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中。比如,可通過創新當地音樂文化與表演藝術形式,將當地豐富的傳統文化、濃郁的民族情感與之融合進行交流,為中國對外音樂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力量。
(三)發展對外音樂文化交流傳播媒介
在我國,外來音樂文化隨處可見,這些媒體利用文化傳播功能,輸送本國的價值觀念與文化,我國對國外文化的影響卻遠遠比及。這是由于我國對外音樂文化交流基本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音樂傳播沒有發揮自身的功能,中國也可學習國外的方式,傳播本國先進文化。天津可以整合本地的影視、出版等優勢資源,打破以往的藝術表演方式,對特色音樂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與有效整合,打造經典品牌,提高音樂文化的競爭力,促進文化多元化發展。新時期,天津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科學觀念的引導下,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發展本地傳統文化。
四、結語
目前,天津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缺乏相互交流的音樂活動體系,缺乏完善的音樂文化對外交流管理系統,還缺乏對外特色音樂文化交流體系。天津必須完善音樂對外文化活動的戰略部署,強化音樂外交活動戰略合作,大力發展對外音樂文化交流傳播媒介。這有利于推動天津對外音樂文化交流,促進我國音樂教育朝多元化音樂文化方向發展。
(天津師范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天津市藝術科學規劃一般項目“天津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現狀及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編號:C1404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