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人民醫院(456550)白軍林
冠心病心絞痛是由管腔狹窄和心肌缺血等導致的疾病,臨床癥狀以心絞痛為主,發病部位多為胸骨后、左前胸,屬于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和多發病。該病的發病時間較短,若治療不及時或不合理,則會出現病情反復,難以治愈的現象,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多項研究結果表明,傳統中醫的活血化瘀法可以顯著改善血管內皮系統的損傷狀況,促進內源性凝血系統的穩定,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斑塊的形成,進而阻止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生頻率。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6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男女比例,病程等基本資料沒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在35~80歲;②符合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③對本研究所涉及的藥物不存在過敏現象;④清楚研究目的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的血液系統、神經系統和肝腎功能障礙;②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③精神障礙或意識不清晰的患者;④依從性良好。
1.3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主要包括小劑量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和常規劑量的硝酸脂類藥物。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穩心顆粒(產品編號B1400003072,規格9g×9袋,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1包/次,3次/天,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ST段變化、心絞痛持續時間和發作頻率。記錄TC、TG、LDH和HDL等生化指標的變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附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s)(n%)

附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s)(n%)
組別 n 年齡(歲) 病程(年) 性別男女對照組 30 41.35±13.27 4.27±2.65 13(43.33) 17(56.67)觀察組 30 45.26±16.74 4.53±1.74 18(60.00) 12(40.00)t 0.8703 0.9363 1.6685 P 0.1862 0.1153 0.1965
附表2 兩組患者ST段變化、心絞痛持續時間和發作頻率指標比較(±s)

附表2 兩組患者ST段變化、心絞痛持續時間和發作頻率指標比較(±s)
組別 n ST段變化(min) 心絞痛持續時間(min) 發作頻率(次)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3.54±0.94 2.92±0.83 3.49±1.56 1.68±0.88 6.24±1.33 4.69±1.21觀察組 30 3.46±0.87 2.02±0.47 3.56±1.82 0.76±0.25 6.32±1.28 2.27±0.65 t 0.2535 3.5403 0.1418 3.1222 0.1024 3.4574 P 0.4005 0.0005 0.2783 0.0016 0.4595 0.0006
附表3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s)

附表3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s)
組別 TC(mmol/L) TG(mmol/L) LDL(mmol/L) HDL(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7.27±0.64 6.74±0.62 2.57±0.89 2.01±0.45 4.89±50.7 4.11±0.65 1.04±0.23 1.25±0.28觀察組 7.24±0.68 5.02±0.39 2.61±0.84 1.44±0.39 4.86±0.67 3.02±0.58 1.12±0.25 1.87±0.55 t 0.1458 -3.7569 -0.1162 -2.9218 0.1571 -3.0377 -1.3951 3.3831 P 0.4424 0.0003 0.4540 0.0028 0.4379 0.0022 0.0851 0.0077
2.1 基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和冠心病類型比例方面沒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ST段變化、心絞痛持續時間和發作頻率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在ST段變化、心絞痛持續時間和發作頻率指標方面沒有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上述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2。
2.3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化指標沒有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指標均趨于好轉,觀察組患者的TC,TG和LDL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HDL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3。
冠心病在中醫上屬于“厥心痛”、“胸痹”的范疇。歷代中醫古籍對該病的致病機理主要分為:外邪入侵、飲食不當、年老體弱和勞損過度等方面。現代研究結果表明,氣血關系密切,兩者相互依存,氣不足則血脈不通,以血瘀為主要指標,因此冠心病屬于氣虛血瘀之征,因此在治療中需以活血化瘀為主線。活血化瘀法可以顯著改善血管內皮系統的損傷狀況,促進內源性凝血系統的穩定,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斑塊的形成,進而阻止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生頻率。穩心顆粒共含有五味中藥,黨參的作用在于益氣補中,其藥效柔和,不易上火;黃精可以補脾潤心肺,益氣生血;三七能夠疏瘀消疼,琥珀在疏血化瘀的同時可以平肝寧神;在此基礎上加以甘松可以疏肝健脾,調和上述補氣藥,標本兼治,以期取得良好的藥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在ST段變化、心絞痛持續時間和發作頻率指標方面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的指標均趨于好轉,觀察組患者的TC,TG和LDL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HDL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穩心顆粒可以有效地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的癥狀,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時間和發作頻率。現代藥理學結果表明,黨參對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和降解作用,可以降低血漿黏度,增加心室的收縮力和排血量;黃精可以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動脈壁內膜斑塊。三七則可以擴張冠脈,降低阻力,增加血流量,促進心肌缺血后的血液供應,降低動脈壓,促進心肌的耐氧能力。
綜上所述,穩心顆粒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地改善心功能和生化指標,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