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心醫(yī)院(300192)周培棟 宋巍
在中老年患者所患有的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壓屬于比較多見的一種,通常年齡超過50歲為高發(fā)人群。伴隨著人們的年齡逐漸增加,導致機體的免疫水平顯著降低,且血壓情況呈上升趨勢,但是舒張壓則由于年齡的上升而逐漸下降。所以,當病人產生疲憊或者情緒緊張狀態(tài)時,也會對其血壓產生相應的影響,更有甚者會對病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本文主要探究老年高血壓常用藥物的選擇與藥理,對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50位患有老年高血壓病人的數據資料采取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50位患有老年高血壓病人的數據資料采取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病人26例,女性病人24例,且年齡均在(45~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5.2)歲,病程均在(2~14)年之間,平均病程為(8±1.2)年。全部病人均滿足WHO老年高血壓的診斷需求,并且病人及其家屬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1.2 病例特征 對于患有高血壓的病人來說,一般可分成兩種類型,即原發(fā)性高血壓與繼發(fā)性高血壓。在本院所治療的50例病人中,23例體現為頭痛以及頭暈等癥狀,15例體現為記憶力衰退,16例體現為肢體麻木及尿頻,13例體現為心悸及胸悶,11例病人體現為嘔吐以及眩暈等癥狀。
1.3 用藥原則 伴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老年病人的免疫水平顯著降低。所以,在對其進行治療時,醫(yī)師應當對50例老年性高血壓病人的收縮壓以及舒張壓進行密切監(jiān)測,正確選擇治療藥物,例如可樂定或者利血平等應當減少用量,盡可能將血壓控制在20/12kPa左右,如果病人在治療時沒有發(fā)生異常反應,則可將血壓控制在19/12kPa范圍內。
1.4 老年高血壓常規(guī)降壓藥物及其藥理分析 ①利尿劑: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藥物,能夠和其他藥物聯合應用,此藥溫和,且不良癥狀比較少,不具有耐藥性,在和其他藥物聯合應用時可充分體現出其功效。②鈣通道阻滯劑:也可稱之為鈣拮抗劑,此種藥物的安全性比較高,且治療效果顯著,預后療效較佳,不良癥狀比較少。③交感神經抑制劑:與其他藥物進行對比,此種藥物的耐受性比較差,且在應用后能夠導致病人發(fā)生消極以及抑郁等不良反應,對于患者的疾病康復可產生很多危害,因此現在已經漸漸被停止使用。④β受體阻滯劑:此種藥物一般均用來治療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但是如果長時間服用則會導致病人的糖脂肪代謝紊亂,所以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醫(yī)師應妥善應用。⑤血管緊張素拮抗劑:其能夠對病人的血糖血脂代謝情況產生相應的調節(jié),并且可以保護病人的靶器官。⑥血管擴張劑:一般主要包括特納唑嗪、長壓定以及哌唑嗪等,基本上被廣泛應用在高血壓合并前列腺增生的病人中。⑦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當前的應用中仍舊無不良反應出現,可以對病人的腎臟器官產生相應的保護效果,并且不會對病人的代謝造成危害。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錄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針對本研究數據中的計量資料使用t 檢驗方法,均數±標準差的方法表示。對計數數據使用卡方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當P <0.05時,則認為兩組數據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附表 治療前與治療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2.1 藥物治療效果 老年高血壓病人應用的藥物比較多,其中比較多見的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鈣通道阻滯劑(CCB)、利尿劑、血管緊張素拮抗劑(ARB)以及β受體阻滯劑。本研究通過對診治的50例患有高血壓的病人選擇應用各種藥物進行治療后了解到,全部病人的血壓情況顯著降低,且生活質量均得到了相應的改善。
2.2 治療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據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的血壓控制情況較之于治療前顯著更佳,經對比后差異顯著,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 <0.05,如附表所示。
最近幾年以來,患有高血壓的病人顯著增多,根據相關資料結果顯示,國內患有高血壓的病人已經超過了5000萬,并且逐年增加量為120萬,高血壓已經對人類的生命質量產生了嚴重威脅。高血壓一般可分成兩種類型,即原發(fā)性高血壓與繼發(fā)性高血壓。在此過程中比較多見的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尤其是年齡超過50歲的人群,極易出現高血壓。直到現在為止,有關高血壓的發(fā)病原理仍舊沒有做出具體的界定,但是大多均和遺傳因素、生理因素以及神經內分泌存在密切的聯系。特別是老年病人,伴隨著其年齡的逐漸增長,導致機體發(fā)生退化現象,吸收以及代謝等功能無法和年輕人相比,并且對藥物所產生副作用也比較多,假設沒有正確服用藥物,那么極易導致引發(fā)心絞痛以及冠心病等多種疾病,對其今后的生活與生命健康將會產生嚴重影響。
據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老年高血壓病人應用的藥物比較多,其中比較多見的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鈣通道阻滯劑(CCB)、利尿劑、血管緊張素拮抗劑(ARB)以及β受體阻滯劑。本研究通過對診治的50例患有高血壓的病人選擇應用各種進行的藥物治療后了解到,全部病人的血壓情況顯著降低,且生活質量均得到了相應的改善。由此一來則能夠說明,這幾種降壓藥物的降壓療效比較好,有著較佳的預后療效,并且對病人所產生的代謝影響比較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和其他藥物聯合應用時效果顯著,因此可在臨床上對其進行廣泛推廣及應用。
綜上所述,在對患有老年高血壓的病人進行診治時,主治醫(yī)師應當依照病人的病癥情況以及藥理特點正確使用治療藥物,這樣方可有效提高診治療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