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梅州市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514000)陳永輝 陳洪東
根據臨床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肝臟疾病患者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且絕大多數為肝硬化患者[1]。肝硬化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肝臟類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肝臟細胞在長期受損狀況下出現壞死,進而導致肝臟出現彌漫性病變。患者發病初期并無明顯癥狀體現,因此,很多患者未給予足夠重視,導致病變情況越來越嚴重[2]。在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診治中,及時、有效的診斷極為必要,我院在此類患者診斷中應用生化檢驗項目,現將此實驗結果作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從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診治的肝硬化患者中擇取72例作為檢驗組,并同時選擇此時間段內在我院進行體檢的72名健康人作為參照對象。參照組有男性39名,女性33名,年齡為35~63歲;檢驗組男性患者為40例,女性則為32例,年齡為37~66歲,患者的病程為3個月~3年。其中,34例患者為病毒性肝硬化,22例為酒精性肝硬化,16例則為膽汁性肝硬化患者,兩組實驗對象的一般資料接受對比之后未見任何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實驗對象均接受生化檢驗,兩組對象在入院第2d接受空腹采血,標本采集: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用兩管普通生化管各抽血3mL進行離心,分離靜脈血血清兩小時內分別檢測各種生化項目和膽堿酯酶檢測。
附表 兩組實驗對象生化檢驗指標對比分析(±s)

附表 兩組實驗對象生化檢驗指標對比分析(±s)
生化檢驗指標 單位 參照組 檢驗組 t P ALB g/L 42.5±5.6 21.3±2.8 28.732 0.000<0.05 CHE U/L 5243.2±201.3 2381.5±198.6 85.871 0.000<0.05 TBIL μmmol/L 11.3±4.5 67.2±7.9 52.171 0.000<0.05 DBIL μmmol/L 3.5±1.4 37.4±9.2 30.911 0.000<0.05 AST U/L 15.6±2.8 86.4±13.8 42.664 0.000<0.05 ALP U/L 75.2±10.9 182.3±19.5 40.680 0.000<0.05 ALT U/L 15.6±2.9 57.4±10.2 33.447 0.000<0.05
檢測儀器與檢測試劑:用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儀檢測各種生化項目,并對儀器配制相應的配套試劑,包括各種質控品與校準品,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每個項目分析檢測。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實驗對象接受生化檢驗后的指標情況,主要包括膽堿酯酶、白蛋白、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等,并作以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的所有數據均利用SPSS19.0軟件包作以檢驗,選擇(±s)代表計量資料,并接受t值核驗。若兩組實驗對象的相關數據在接受組間對比之后P<0.05,則表示存在明顯差異。
由附表的相關數據可以直接看出,兩組實驗對象的各項生化檢驗指標對比存在明顯差異。
肝硬化是目前臨床中最為常見的肝臟疾病類型之一,主要是在多種不同的因素反復影響下造成的肝臟彌漫性損害[3]。肝硬化患者在患病初期,肝臟的代償功能不會出現明顯變化,但是,隨著患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肝臟會受到嚴重損害,其他機體系統也會出現感染、癌變等[4]。目前,肝硬化的發病率相對較高,患者的病死率也出現明顯上升,很多患者在病情被發現時已經處于晚期甚至出現癌病,從而影響了最佳治療時機,這對于患者的后續治療與生活質量存在嚴重的不良影響[5]。因此,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診斷就成為患者診治最為關鍵之處。
在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診斷中,生化檢驗最為常見。人體內干細胞蛋白的合成、代謝等與體內的白蛋白、膽堿酯酶等存在密切聯系。白蛋白是總蛋白的分支,主要由肝臟合成得來,若是人體肝臟發病,就可以選擇檢驗白蛋白指標來進行診斷。除了白蛋白之外,前白蛋白也是由人體的肝臟細胞合成得來,通過電泳分離可以被顯示于白蛋白之前,具有很短的半衰期。在肝硬化患者的生化檢驗中,膽堿酯酶也是最為重要的檢驗指標之一。若是患者的肝臟出現相關病變反應,膽堿酯酶的自身活性會出現明顯下降。人體膽汁的淤積癥狀主要通過谷氨酸轉移酶與堿性磷酸酶顯示,堿性磷酸酶可以存在于人體內不同的組織系統,但是在肝臟部位的含量更多。若是人體內的堿性磷酸酶排泄出現異常,人體血液中這一指標的含量就會出現明顯上升,因此,臨床常選擇堿性磷酸酶的動態變化情況對肝硬化患者的病變程度進行監測,并以此為基礎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法。谷氨酸轉移酶是由人體內的肝臟生成,若是肝臟出現病變反應,谷氨酸轉移酶就會出現顯著上升,對于肝硬化患者而言,谷氨酸轉移酶的活性上升會更為明顯。除了上述相關指標之外,人體內肝臟的分泌功能主要由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等反應。膽紅素主要是人體內的紅細胞在正常或不正常因素的影響下經過降解而在人體內皮形成的一種有機復合物,對膽紅素進行檢測,主要可以用于對肝臟疾病進行科學檢測。血氨是人體內氨基酸不斷分解及代謝所產生,也能利用人體內消化道的細菌代謝及肝臟部位的谷氨酰胺生成。血氨的代謝途徑主要是在人體的肝臟部位合成一定數量的尿素,并經由患者的腎臟外排,因此,對血氨這一指標進行檢測也可以檢查出人體肝臟病變情況。肝硬化患者在患病之后,尿素的合成能力會出現明顯下降,對于氨的消耗就會明顯較少,這樣一來,患者體內的血氨含量就會出現明顯上升,這一指標也就成為肝硬化患者診斷中的主要指標之一。
在此次實驗進行中,兩組實驗對象在入院之后均接受了生化檢驗。在對比兩組對象的生化檢驗指標情況后可以看出,檢驗組患者的ALB與CHE指標低于參照組對象,但是其他各項指標均要明顯高于參照組,兩組實驗對象的相關數據在接受數據對比后顯示出明顯差異。從本次實驗的結果就可以明顯看出,生化檢驗項目對于肝硬化患者的診斷存在較好意義。
在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診斷中,患者生化檢驗項目的相關指標與健康人群相比存在明顯差異,指標差異可以明顯提示肝硬化疾病的相關情況,對于患者的臨床診斷存在積極影響,值得全面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