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形態建設的不斷加快,群眾對于安全意識的認知也在不斷的提升過程中。在安全問題中,有很多的安全問題需要各個部門進行強化和提升,其中消防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相關的消防部門以及中國的專家學者都在針對消防安全的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在消防安全問題中,消防滅火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環節。火災的有效撲救能夠有效地降低火災帶來的危害,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的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文章主要針對滅火原理以及滅火的主要方法進行詳細的闡述以及分析,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以及分析能夠有效地提升滅火技術的應用以及發展,同時也為消防安全的進一步革新以及提升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消防安全;滅火方法;滅火原理;突發火災事故
中圖分類號:TU99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1-0076-02
在人民生活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突發安全事故的發生,很多的突發安全事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嚴重的情況威脅到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同時突發安全事故給社會造成的惡劣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們要針對突發安全事故進行專業的分析和預防。目前較為常見的突發安全事故就是火災事故。火災事故在發生的時候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大面積的損壞。因此針對火災事故的危害性,我國的相關部門要進行針對性的防范和應急處理。消防部門不僅僅要有序的進行火災安全事故的預防工作,同時還要對火災事故發生時滅火技術的應用以及滅火方法的應用有一個全面的提升和創新。如果在突發火災事故的時候,沒有一個正確的消防滅火方法和措施,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會讓火情進一步的擴大和蔓延,嚴重的情況下會發生爆炸的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和損失。在消防火災滅火的過程中,我們要針對火災的發生機理進行認真細致的研究,根據火災發生機理來進行火災滅火原理的談論和分析,這樣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滅火方法的研究。我們在消防滅火的研究中,只有從技術角度來進行預防和控制,才能夠保障同類型的火災安全事故不再發生,將由火災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同時也降低火災安全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社會影響。下面進行詳細的針對性分析。
1 滅火技術的主要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工業生產中以及大自然活動中,到處都會有可燃物的存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一直充斥著可燃物質。可燃物質如果沒有按照我們希望的進行活動就會導致火災安全事故的發生,也就是可燃物發生了燃燒,導致火災。火災的出現主要就是可燃物通過相應的氧化反應發生的較為距離的燃燒放熱,在可燃物燃燒的過程中伴隨著火焰以及發熱,發光的現象。我們所說的滅火,是指根據燃燒物燃燒的方式和狀態,對其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破環燃燒的基本條件,終止燃燒的過程。
2 滅火方法的主要應用類型
通過上手闡述的消防滅火原理我們可以從中得知,我們在消防滅火的工作過程中關鍵的問題是要有效的阻斷可燃物燃燒過程中的燃燒鏈條。通過阻斷燃燒鏈條來實現火災事故的終止燃燒。一般的情況下。我們在消防滅火進行的過程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形式,首先是在消防滅火中采用化學的方法進行滅火,其次是在消防滅火中采用物理的方法記性滅火。在化學滅火方法中最主要的滅火技術是化學抑制滅火技術;在物理滅火方法中最主要的滅火技術有三種,首先是冷卻滅火技術,其次是窒息滅火技術,最后是隔離滅火技術。在火災發生的時候,上述的四種滅火技術都能夠應用,我們只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滅火方法的選擇即可。在實際的滅火工作中,我們可以單獨應用四種滅火技術中的一種,還可以幾種滅火技術綜合使用。下面針對這四種消防滅火技術進行闡述和分析。
2.1 消防滅火技術中的化學抑制滅火技術
在消防滅火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化學方法的滅火技術應用較為廣泛,同時取得了非常好的滅火效果。化學抑制滅火技術最主要的滅火原理就是通過化學連鎖反應來進行消防滅火。在消防滅火的過程中,我們將化學滅火藥劑噴入到火災燃燒區域,讓火災消防滅火化學噴劑充分的加入到燃燒物的燃燒當中,有效的阻礙燃燒物的燃燒鏈條,對其燃燒反應進行組織。化學抑制滅火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對燃燒物的燃燒鏈條進行有效的抑制來達到滅火的效果和作用。化學抑制滅火方法在應用的過程中效果非常的明顯,同時減少了滅火的有效時間,因此在消防滅火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以及推廣。在火災燃燒的實際環境中,燃燒物在燃燒的過程中,氫元素對于燃燒物的燃燒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由于有了氫元素的存在,燃燒物能夠同周邊的相應的化學元素進行相應的化學反應。因此我們在化學抑制滅火技術應用的過程中,要針對氫元素的存在進行滅火技術的應用。鹵代烷化學滅火劑就是針對這一原理形成的。這主要是由于鹵代烷在燃燒高溫的環境下會產生相應的Br元素,cl元素等化學元素,這些化學元素對于火焰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氫元素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通過這種抑制作用的存在實現消防火災的有效抑制滅火。
2.2 消防滅火技術中的冷卻滅火技術
根據燃燒物燃燒的原理我們可以看出,燃燒物要實現燃燒必須要達到燃燒物的燃燒可燃點,這一條件是燃燒物燃燒的必要條件。因此如果我們將燃燒物所在的環境溫度進行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到燃燒物的可燃點以下,這樣就能夠有效的阻止可燃物的繼續燃燒,實現燃燒現象的終止。在消防滅火技術的應用中,冷卻滅火就是利用這一原理進行工作的。在應用冷卻滅火技術的過程中,我們要通過一定的方式來講燃燒物的環境溫度控制在燃燒物可燃點溫度之下,周邊環境溫度的下降能夠讓可燃物的燃燒過程達不到可燃點的溫度,這樣就會導致可燃物到不到燃燒的溫度環境,因此燃燒物的燃燒狀態就會人為的終止。在消防滅火技術的實際應用中,我們主要是通過消防水槍的方式來體現冷卻滅火技術的應用效果。利用消防水槍應用在滅火過程中,主要有兩個考量方式,首先是水容易氣化,其次是水具有較好的冷卻應用效果。燃燒物同冷卻物進行接觸的時候,冷卻物的冷卻效果會第一時間作用在可燃物中,通過一定的冷卻時間能夠達到燃燒物的冷卻效果,達不到燃燒的可燃點,燃燒物的燃燒現象自然會終止。需要注意的是冷卻滅火技術最主要的應用對象為固態的燃燒物的燃燒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實現阻止燃燒的效果和目的。endprint
2.3 消防滅火技術中的窒息滅火技術
在消防滅火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還有一種物理滅火方式應用也較為廣泛,這種滅火方式及時窒息滅火技術。窒息滅火技術主要就是通過燃燒物的空氣阻隔來實現空氣的稀釋,實現可燃物的空氣阻斷,燃燒現象停止;同時在窒息滅火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通過添加惰性氣體來有效的對燃燒區域中的空氣進行稀釋,這樣就會讓燃燒物由于缺少氧氣而停止燃燒。在窒息滅火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最長用的滅火氣體有兩種,首先是利用氮氣來實現窒息滅火,其次是利用二氧化碳來試下你窒息滅火。由于氮氣和二氧化碳氣體都屬于惰性氣體,上述兩種氣體的存在會導致氧氣的稀薄。根據物理現象的闡述可知,空氣中具有大約20%的氧氣濃度,一旦氧氣濃度出現稀釋,就會讓燃燒現象停止或者受到一定的阻礙。在實際的消防滅火應用中,窒息滅火技術還能夠通過石棉毯,泡沫或者是黃沙等不具備燃燒性能的物質進行可燃物的有效覆蓋,實現滅火動作的實現。同時在消防滅火應用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通過密閉燃燒區域來實現消防窒息滅火。
對于窒息法的注意事項有如下幾點,對于炸藥類物質在房間、車廂等地方著火時,不可使用窒息滅火,反而要將門窗、艙蓋打開,進行水的注入冷卻,因為采用窒息法會引起爆炸。在遇到鉀、鎂、鈉、鋁粉等物質時也應注意,因為這些物質的金屬性質十分活躍,若是采用二氧化碳或者其它惰性其他撲救時,這些物質會奪取二氧化碳中的氧,進而劇烈燃燒。在使用泡沫滅火劑時也應注意忌水性物質,因為泡沫滅火劑含有大量的水,會引起化學反應進而發生爆炸。
2.4 消防滅火技術中的隔離滅火技術
隔離法的原理在于將空氣和燃燒物質進行隔離或者移開,使得燃燒物質缺少必要的燃燒條件,燃燒區就會因為缺乏燃料而不能蔓延而停止。在消防滅火技術中,隔離法的具體做法有使用泡沫或者石墨粉,在燃燒的物體和金屬之間形成有效的隔斷。當可燃物與空氣隔離開時,火焰就失去了燃料來源,氧氣供給也會減少,可以達到燃燒自動阻斷的效果。
采用隔離法時,疏散火場的可燃物質有造成新的火災隱患的可能,應對搬離火場的可燃物質進行有效處理,避免二次火災的發生。在遇到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火災時,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這時應先切斷燃料來源,若不可切斷時,應使用水槍冷卻使其穩定。
參考文獻:
[1]王力伯,楊寧.油類火災滅火劑及應用研究進展[A].2011全國阻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
[2]公安部消防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中國淘汰哈龍行動[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11:78-79.
[3]張寶虎.消防技術中滅火原理與滅火方法的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7:284.
[4]葛莉,李曉暉,蔣卓,等.高壓細水霧滅火技術在高校建筑消防中的應用分析[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5,02:26-27.
[5]王大川.淺析消防技術中滅火原理與滅火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1:2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