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濤++徐小峰++梁園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對陜西省8所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進行研究。研究認為,陜西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部分教師固守陳舊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促進專業化發展的體育基礎理論知識匱乏;體育教師使用多媒體、互聯網、APP、云班教學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足;學校層面缺少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制度建設、激勵機制。同時,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加強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專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8-0116-02
引言
現代社會是科學技術與人才的競爭,人才競爭的核心是教育競爭。20世紀末期,歐美教育較為發達的國家開始重新審視本國的學校教育,提出教育要進行改革,教師專業化也勢在必行。直到1998年,教育界在北京召開了《面向21世紀師范教育研討會》,才明確提出:“當前我國師范教育改革核心工作是教師專業化問題。”可以看出,無論是在國際上,還是我國,教師專業化已成為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潮流,也推動了我國教師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的革新。但處在高等教育末端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其專業化發展卻并不盡人意。造成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缺失的原因較為復雜,但從受教育的對象分析,作為高校教師,更應該具備專業化的素養與技能。本課題從陜西省部分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化調查入手,分析目前陜西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并給出對策。
一、研究方法與對象
本文主要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包括:寶雞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陜西青年職業技術學院、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國防職業技術學院、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8所職業院校96名體育教師。
二、結果分析
1.陜西省高職體育教師專業理念調查分析。陜西省高職體育教師對學校體育教育的目標理解較為透徹。在90名調查對象中,選擇了“學校體育能促進學生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提高”的教師有88人,占總人數的98.8%;選擇“學生應處于課堂主體地位”的教師有83人,占總人數的92.2%;“圍繞學生需求制定課程目標、教學方法、考核評價”有51人,占總人數的57.07%;“設計體育課內外一體化多種形式體育課程”有97人,占總人數的56.7%;選擇“增強學生體質是第一目標”有42人,占總人數的46.7%;“以技能考試、體測達標成績作為體育學習成績”的教師有73人,占總人數的72.2%。從上述調查數據可以發現,陜西省高職體育教師雖然在專業理念上有所了解,表現在對體育課程目標、學生主體地位等方面知曉率較高。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上,特別是在制定課程目標、教學方法、考核評價以及技能考試等方面,又表現出體育教師專業理念落后,部分體育教師仍然固守傳統的教育理念。
2.陜西省高職體育教師專業知識調查分析。陜西省高職體育教師對體育教材知識的熟悉程度,總體上呈現出較為熟悉的狀態。其中,對體育教材內容十分了解的占到17.8%;較為熟悉的占到總數的70%。從整體上看,陜西省高職體育教師對教材內容熟悉程度較高,但還有總數為11人次,占到總人數12.2%的教師,對體育教材內容表現為“不太熟悉”與“不熟悉”。
3.陜西省高職體育教師對體育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調查分析。從調查可以得知,陜西高職體育教師專業知識的問卷調查中,最陌生的專業知識為運動力學課程的相關知識與應用,在調查問卷中,有高達70人,占總人數的78%的體育教師對運動力學這一課程的專業知識知之甚少,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教師,相關知識知曉得更少;其次是運動生理學和運動解剖學,分別有35人次、34人次回答不太熟悉或者不熟悉課程內容。雖然這兩門課程是作為體育專業主干課程,但實際上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當中,約占1/3的教師在從教過程中,遺忘或者忽視了這兩門課程的主要內容;相對于運動生理學和運動解剖學,高職體育教師對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營養學課內容熟悉程度相對較高,分別有58人次、60人次回答為一般熟悉或較為熟悉,分別占到問卷總人數的64.4%、67.7%;高職體育教師對學校體育學、運動保健學的熟悉程度較高,分別有69人次、67人次回答一般熟悉或者較為熟悉這兩門課程。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對自己從事的專項運動技術理論熟悉程度最高,在問卷中回答一般熟悉以上的達到了79人,占問卷總人數的87.8%。從調查分析看,對運動技術理論、學校體育、運動保健等方面大部分教師都較為熟悉,但對教師專業發展及其重要的基礎學科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力學卻并不熟悉,將極大地限制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
4.掌握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調查情況分析。從我們對陜西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抽樣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對互聯網技術應用、多媒體的基本操作較為熟練或熟練;但一些教師對互聯網技術應用、多媒體的基本操作掌握程度不夠,分別有35.6%、38.9%的體育教師還不能熟練掌握;掌握程度最高的是PPT制作,這可能與平時的課程講座與演示相關;但也還有16.7%的教師不能熟練掌握;對近年興起的APP手機終端軟件、云班教學等的使用很不理想,APP手機終端軟件使用能力當中,有67.8%的教師不能熟練使用;不能熟練操作云班教學手段的高達83.3%。對日常教學當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調查,可以得知,一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體育教學的教師只有15人次;經常使用的有32人次,占總數的35.6%;偶爾使用的占總人數的38.9%;但還有約8.9%的教師從不使用。
5.體育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獲得途徑調查分析。從調查得知,陜西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獲得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主要途徑是通過互聯網資源,以及使用手機、電視獲得知識與信息,分別占總人數的27.8%、33.3%;通過專業期刊、報紙等平面媒體獲得知識的占總數的16.7%;與之接近的是通過教研活動、同事交流獲得知識更新與補充,占到總人數的15.5%;通過外出進修學習、學術講座等專業途徑獲得新知識的,只占總人數的6.7%;通過外出進修學習、學術講座提高教師知識與技能儲備的方式,只占總人數的6.7%;通過教研活動、同事交流的方式也只占總數的15.5%,這說明教研活動的質量與數量難以得到保證。endprint
6.制約體育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提高的原因調查分析。該項調查問卷可以多選,最多可以選擇三個原因。從分析來看,影響體育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提高的因素中,年齡與個人時間安排不是制約提升教師知識與技能的主要因素,分別只占到總數的11.1%、12.2%;大部分教師認為學校的管理與引導是制約的主要因素,有高達86.7%的教師認為是管理原因;認為單位整體缺乏氛圍是制約的重要因素,這一選項的人數也達到了72.2%;也有接近半數的教師認為是缺乏提升的途徑。
三、結論
目前陜西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一方面知曉體育教育與教學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固守陳舊的理念與教學方式。體育教師專業知識、技能、實踐經驗陳舊,缺乏更新。體育教師使用多媒體、互聯網、APP、云班教學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足。體育教師獲得新知識與技能的形式存在偏差,教研活動、學術交流、外出進修等主要手段的效果沒有顯現。學校層面缺少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建設、激勵機制。
四、對策
1.增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意識。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信念與精神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條件。“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體育教師要確立職業的責任感、職業道德感,要有為體育教育與教學事業奮斗終身的精神。提高了專業發展的意識,才能自覺地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進而提升自己的專業化的能力,使得自己的體育教學課堂顯得更專業、更有效。
2.加強對體育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與考核。現階段教師專業發展的考核存在一定的漏洞,公需課較為統一,但專業培訓與考核存在漏洞,大部分院校執行替代方案,如可以用科研論文、課題、裁判工作、社會體育其他工作代替專業培訓課時。隨之工作時間的延長,一些基礎理論越來越弱,限制了教師專業發展。所以,要制定嚴格、具體的學習內容,不能使用替代方案,加強學習與考核。同時,加強對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培訓,以達到使用信息化的要求。
3.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辦法。學校要把教研活動、學術交流、外出進修作為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要建立起相關的管理制度,細化教研活動的辦法,對教研活動的計劃、實施、總結要全程督導,對參與學術活動要進行獎勵與付出,鼓勵年輕教師全額帶薪進修,并給予額外補貼,激勵教師主動外出學習進修。
參考文獻:
[1] 劉捷.專業化:挑戰21世紀的教師[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51.
[2] 陳永明.現代教師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72.
[3] 滕越.教師專業發展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1.
[4] 尼科·斯特爾.知識社會[M].殷曉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
[5] 宋會君.體育教師專業化之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5.
[6] 黃愛峰.體育教師教育專業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5.
[責任編輯 吳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