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 要:隨著高校教育的改革,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已經是高校培訓的重要課程,是為高校專業人才的發展、成長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應利用網絡平臺組建一支思政培訓隊伍,該隊伍不僅要具備較高的互聯網信息思想,更重要的還要具備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觀念,這樣就可以在網絡傳播中打響第一炮,并帶領高校專業人才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所以,組建具有高信息化素養的思政培訓隊伍是管理工作的新突破,也是新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信息化;思政;培訓人員;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8-0114-02
自2015年7月發布的《普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中明確表示,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培訓隊伍整體素質建設提出較高的指導意見,主要表明黨和國家的強力愿望,即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培訓隊伍的建設。針對該隊伍的建設不僅能引導人才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還可以將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廣泛傳播。所以,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培訓隊伍的建設是當今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培訓隊伍在大環境下建設的必然性
1.以網絡形式進行培訓隊伍的建設是適應時代的發展。在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網絡的蔓延已經逐漸占領了培訓事業的大片領土,從而培訓事業也進入了信息化進程,不過這也是網絡時代下發展的初期。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培訓現多以網絡培訓、慕課、主題網站和微課等形式走入人們的學習生活。在思想政治理論培訓人員中,一般本科院校與高職院校的培訓人員相比較,不論從學歷、見識和學識方面都略高于高職院校,但是不論是資質較高的院校還是條件較低的院校都需要跟隨思想政治理論課培訓改革。那么認識上需要做到以下方面:首先,需要認識到培訓改革需要依附于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的發展,且提高人員的網絡應用能力和媒介素質,從而利用網絡資源去學習,提高自身能力。其次,在網絡信息化大環境下,由于網絡平臺的多元化,導致人才的思想和價值觀都會隨著改變,所以以傳統的培訓模式和思維方式對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顯得較為枯燥。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改變模式采用合適的培訓方法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培訓人員不僅要利用課堂教授的系統進行學習,還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從網絡平臺學習、探索、拓展專業知識的學習。目的是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培訓更加適應現代信息網絡教學,并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培訓隊伍奠定堅實的基礎。
2.加強專業人才的思想政治導向。在國內高校教育院校中,高職院校所招收的學生專業素質、能力普遍比本科院校的學生低,由于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會在信息化時代發生變化,也使得社會信息復雜化,這就需要幫助提高辨別能力。由于大學生的是非觀辨別能力尚未成熟,所以社會信息很容易干擾大學生的道德認知,不僅會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產生一定影響,還會使大學生出現價值觀扭曲、盲目攀比以及網癮成性等心理健康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培訓人員進行心理輔導,也需要具備思想政治理論信念較強的培訓者在課堂和實踐培訓中給予正確的引導。所以,在加強高職思想政治理論培訓隊伍的同時,還需要配備專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培訓員和輔導員以及院校的高層領導隊伍的加入。在隊伍建設中,培訓人員需要深入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向,并結合實時培訓和實踐培訓來促進大學生對思政課程的認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面對信息化時代負面信息時能夠清晰地辨別。在高職院校思政培訓隊伍的建設中,需要培訓人員克服一切困難,堅定信念和毅力,將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升一個新高度。
3.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設立的重要性。在新時代信息化環境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設立需要以高素質的培訓隊伍為基礎。但在隊伍的發展中出現了以下問題:隊伍建設中主要人員流動情況較為嚴重,存在人員缺失和培訓隊伍不穩定的情況;建設初期人員結構設置不合理;結合培訓人員自身情況,其中專業素質水平較低且其他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更重要的是,培訓隊伍中存在職業倦怠和職業認同感較低的現象;這些問題都是影響思政培訓隊伍發展的主要因素,且還直接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培訓在新時代的適應性和思政的建設發展。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需要完善思政培訓隊伍的建設,并且有針對性地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完善內部的規章制度以作為內部保障,還需要建設內部培訓體系,并將人員結構合理設置,才能使隊伍在前進時不受到阻礙。
二、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培訓隊伍的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高職院校針對提高思想政治培訓隊伍的信息技術知識素養的投入不夠。高職院校在傳統教育的模式下,過多地強調了專業知識的人才培養,幾乎是把院校的師資力量和資金都投入到了專業人才培養上面,卻對思想政治培訓人員的信息技術知識素養的意識不強、認識不足。所以在這樣的實際情況下,就導致大部分思想政治培訓人員缺乏相關信息技術素養,思想政治培訓隊伍的建設在現代信息化技術的背景下這樣的問題就顯得尤為的突出,而思想政治培訓的時代性和實效性也是與這一問題息息相關。在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的現代化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積極提高思想政治培訓隊伍的信息技術素養能力,還需要針對以上情況采取相關的措施。但是,所有的文化都無法與社會的發展脫節,需要教育工作者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加強培訓人員的責任感和集體意識。針對思想政治培訓隊伍的建設目的主要是形成專業人才的集體認同,并引導人才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而現代化信息的普及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認同方式。綜上所述,除了需要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還需要具有對數據的分析以及判斷能力。所以,教育工作者就更應該注重思政教師隊伍的建設。
2.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培訓的隊伍建設中,缺乏有關信息技術管理體系和工作的管理機制。這是在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中思想政治培訓隊伍建設面臨的較為嚴峻的問題。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前提下,需要針對思想政治培訓人員進行角色轉換的要求,在這里培訓人員不僅要對信息資源進行講解,還要提升自身的分析、判斷信息質量的能力,而且最主要的是能夠引導人才辨別良莠的信息。所以,思想政治培訓人員需要對信息技術有扎實的專業素養。而且培訓人員不僅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傳播,也可以利用計算機和網絡資源進行合作培訓,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線互動滿足引入人才需求。特別是網絡的運用手段不僅可以解決難題,還能分享培訓經驗和討論培訓心法,不僅能交換培訓思想,還能提高實際培訓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等等。與此同時,在這樣的學習和工作狀態下,需要針對以上情況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和工作流程來實現。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創新,數字應用不斷地普及到各處,必然的就需要思想政治培訓人員進行角色的轉變,培訓人員角色的轉變不是自身就能夠完成的,還需要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和工作流程,以保證配需隊伍的逐漸壯大,且具有相應的專業素養。所以,建設良好的管理體系和工作管理機制是思想政治培訓隊伍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關鍵性環節。endprint
三、提升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培訓隊伍的整體素質
1.提高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培訓人員的網絡應用能力。為加強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培訓隊伍的信息素質,需要進行以下兩方面的提高:首先,將培訓信息化的認知貫徹到培訓隊伍中,加強樹立現代化培訓的思想,熟練掌握網絡資源和網絡功能,結合現代化新型的培訓手段和培訓方式(網絡授課、慕課、微課堂等)針對性地展開輔助培訓,從而改變以往傳統模式為主的培訓方式,讓思想政治理論課培訓更加適應時代而進行變革。其次,需要提高培訓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并培養培訓人員針對網絡信息和資源的辨識能力。再次,提高培訓人員利用業余時間自覺地進行網絡學習。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研究,不僅可以提高培訓人員的國際化視野,還能為培訓人員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最后,利用新媒介的方式廣泛進行宣傳,如建立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方式進行網絡思想政治的培訓,通過網絡的特征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并更加深入了解人才的各項需求,以實現思想政治培訓與網絡資源的相互結合。
2.通過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培訓人員薪資待遇的提高來穩定培訓隊伍。高等院校的高層需要根據校方的實際情況,通過提高薪資待遇來穩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培訓隊伍的發展,根據培訓人員實際家庭情況給予適當的補貼。同時,校方需要制定科學的考核制度,并完善合理的晉升機制,也可進行不定期地對培訓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培訓人員在感覺到足夠的關懷且無經濟壓力時,才能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隊伍的建設中來。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對高職院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不論是從理論到實踐,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思考在時代影響下會帶來哪些不良的產物,那么就必須加強隊伍思想政治的培訓工作,將思政納入到重要的課題中。培訓人員也需要具備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對思想政治培訓的責任感,且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思想,不僅能洞察信息的資源,還要具備處理相關信息的素質,且對網絡平臺中的問題能積極解決,使思想政治培訓更引人注目。
參考文獻:
[1] 劉詠寶.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職業幸福感缺失的影響因素分析[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78-79.
[2] 曠健玲.中外高職院?!半p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比較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20):48-49.
[3] 閆達.淺析利用網絡信息化加強高等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建設[J].中國外資,2011,(16):205-207.
[責任編輯 吳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