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本文以配網電力工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與其相關的技術問題分析與施工安全措施。首先結合電力改造工程對其進行了簡要概述;主要介紹了配網電力工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其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法;以此為基礎展開了對配網電力工程施工安全措施的探討。
關鍵詞: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問題;施工;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27 文獻標識碼:A
進入21世紀后,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民眾對電力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而對這種情況我國提出了電網改造工程計劃,并且實現了新的配網自動化;但是,由于在經驗方面、技術方面缺少足夠的積累,所以,配網電力工程在實踐操作中也存在一些技術問題,也對施工安全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認真對這些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
一、配電網電力工程技術問題分析
在目前的配電網電力工程中技術非常關鍵,一旦發生某個小問題,也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到電網的安全運行,所以,這個因素也是現階段最易引發事故的主因素;根據經驗可以了解到在當前的配網電力工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其原因來自于外力破壞、閃路、過電壓等,所以,需要對其進行科學分析、有效規劃。
首先,在外力破壞方面,技術問題主要是電網改造后,部分區域依然以架空線路為準,自身存在傳輸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城市發展方面所出現的引線問題所造成的 阻礙;另外,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基礎設施配套存在差異也是當前所面臨的問題,這些因素影響下共同造成了外力破壞,對供電系統安全運行依然起著不利的阻礙作用。
其次,在閃絡放電方面,設備自然要求承載較大工作電壓,但是,絕緣設施通常在空氣環境中暴露,所以,在這種應用運行過程中,也會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積累一定程度的污垢沉淀,加之環境變化的恒定規律,必然導致閃絡放電現象發生;另一方面,當沉淀下來的污垢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肯定會造成絕緣性能的不斷下降,所以,當遭遇雷電天氣之時,也會使這一現象發生;其直接結果就是在意想接地下對用戶的正常用電產生不利影響,嚴重者可引發電力事故等。
第三,在過電壓方面,主要是對供電性能產生影響;例如在設備承載工頻電壓隨著時間延長時,加上內部過電壓與大氣過電壓,在三者共同作用下,若配電網設施不完善、爬坡距不足,必然會導致問題發生;而且在配電網電容電流超出額定值之后,也必然會造成4倍相電壓過電壓,所以,結果就會造成電力設施的損害,尤其是這種情況多發生于惡劣天氣條件下,因此,搶修難度大時,就會增加經濟損失。
二、解決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要對應性的解決需要在電網結構、防污設施方面下功夫,并配合以聯合開關合理應用、完善管理來加以解決。具體如下:
首先,在完善配電網結構方面,根據我國現階段電網優化具體要求,需要做到對供電電壓等級的簡化、對配變容載比進行科學選擇;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逐級降壓的方式具體落實,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過程中,降壓往往會帶來電能的浪費問題,尤其是在運行不暢或遭到阻礙的情況下,距離越遠、傳輸方面的浪費也會越大,因此,這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為了解決,還應該對用戶配電情況加以調查,在變壓器方面進行一些配套設置,即在變容載比方面,進行一些合理選擇與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應該根據目前的部分存在架空線路的問題,進行新型電纜的更改,從而進一步為電力供應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穩定條件;另外,就是盡量在改造中對用電線路進行科學規劃,以便提升安全控制效果。
其次,針對閃絡現象,應該預防的是對設備所產生的影響、局部斷電問題;所以,應該分析閃絡現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從而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案;具體來看,根據問題分析中的部分,就有必要針對性的在絕緣設備中增加防污罩、安裝吸濕設備,從而營造一個運行的良好環境條件;另一方面,針對雷擊問題,應該采取相應的避雷措施,尤其是對于雷電多發區域進行重點預防(這一點在安全措施的分析中會給予具體探討)。
第三,就是科學選擇與應用聯絡開關,其目的在于降低斷電所造成的損失,并控制大范圍內的用戶損失;按照現階段的實踐經驗,建議以推柱上式SF6開關為準,它的優勢在于壽命長、性能強,可以在其特有的自動回復供電能力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并使停電范圍加以縮小,從而避免停電可能造成的更大損害。
第四,從管理角度分析,應該將安全的電力系統運行作為直接控制目標,從而在管理結構、人員配備、專業技術水平提升方面做出有效的資源配置;比如,通過人力資源部門設置相應的培訓課程與實操訓練;比如,通過管理軟件改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管理智能化與配網自動化相配合;再如,加強檢修與維護工作等。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思路進行解決方案的設計,比如,從電源方面、無功補償方面、系統運行方面等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等。
三、施工安全措施
1.防雷擊事故的安全作業措施
首先,設置避雷裝置、絕緣裝置、接地裝置。第一種裝置可以提升抗雷能力;第二種裝置可以保障輸電線路安全;第三種裝置是為了導引雷電,減少對設備與線路的損害;三種裝置的科學、合理應用,能夠保障在電力系統檢修方面的安全作業環境,可以使輸電線路更加安全、穩定、有保障,也能夠進一步為施工提供較好的施工條件。
其次,從現階段的技術應用水平改進來看,在新技術的應用下,對這3種裝置的應用也會更加簡便,其作用也能夠得到提升;尤其是在注重因地制宜原則的基礎上,可以更好的保障電網安全運行,并使配網電力工程的施工既安全可靠,又能夠滿足經濟適用的原則。
2.各環節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在配網電力工程施工安全措施方面,應該注重對各環節施工安全的管理,具體如線路管理、桿塔管理、變壓器管理等。
首先,在線路管理方面,針對架空線路連接方式,需要對線的架設在野外作業進行具體分析,方案的設置應該關注傳輸電能的環境、干擾因素等,所以,應該對通電運行中的短路現象進行預防,可以針對性的檢查線路交叉問題;另一方面,應該對設計圖紙進行具體的分析,并與實踐施工結合印證,然后,嚴格按照討論結果進行線路的組裝置,如絕緣子的安裝應該滿足防雷要求等。
其次,在桿塔的管理中,要求關注架設的穩定性,包括底部埋深、強風影響程度,所以,需要滿足各項加固標準,目前多采作金屬桿,架設的高度、線路的分部也比較科學,但是在實施階段,應該注重現場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施工準備階段完成后的現場施工階段,要做好地錨、鉸磨、抱桿的布置,做好地面拼裝,以及對吊點、整體組裝、螺栓固定、現場清理等做到全面有序。
第三,在變壓器的管理方面,要注重作為中轉變的技術應用,所以,操作要求專業化。具體如安裝前的調試與模擬,荷載大小的評估,變電操作情況的分析等;所以,要求技術人員持證上崗,并做好在線監測,保障其狀態的安全性。還有自動化改造后的技術應用方面,需要在多個結構中實現,因此,開關控制就非常關鍵,應該保障隔離、自動監控制、遙控等各種功能的正常作用發揮,以起到保障施工完成后的應用質量。
結語
總之,我國的電力事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其自身的特征,從現階段的配網電力工程來看,主要的問題在于技術問題與施工安全,所以,應該結合當前的實際現狀,實事求是,真正的從具體情況出發,分析這些技術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加以克服;另一方面,就是在施工安全方面,應該對防雷擊做好預防工作,并通過技術與管理措施來強化,以此保障配網電力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梁慶華.淺談10kV配網電力工程的標準化施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6):87.
[2]呂志遠.10kV配網電力工程主要施工技術問題與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34):102.
[3]謝海濱.配網電力工程的質量與安全以及進度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8):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