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春娥
摘 要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肩負著傳播先進科學理論的歷史重任,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秀課程,教師必須在課堂語言、情感交流、社會實踐和提升自身素養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語言 情感 躬行 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語言接地氣
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學存在教學效果不佳、學生興趣不高等多種問題,甚至有些同學認為思政課教學內容太“高大上”,老師就會“唱高調”,“臺上講得直冒汗,臺下睡倒一大片”。據調查顯示,教師語言空洞沒有說服力、教學案例陳舊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是導致思政課教學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理論學習本身是比較枯燥的,如果教師不能用接地氣的語言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眾化、通俗化,就會使理論被束之高閣,無法與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失去其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指導作用,也將失去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功能。為此,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增強課堂教學語言魅力,這樣才能使學生甘之如飴,使科學理論入耳、入腦、入心。教師要用學生熟悉的生活語言和網絡語言解惑釋疑,實現科學理論的本土化、生活化;以學生身邊的人和事為切入點,密切聯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以案說理,比如以本區內、市內、校內的先進人物和典型實例作為教學案例,增強理論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2情感作紐帶
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智力發展的翅膀,積極的情感是人的認識活動的內驅力。情感交流是人際交往的橋梁,是教學過程中是師生心靈溝通的紐帶。教師把情感融入教學,就如同讓學生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放飛知識的天空。師生關系作為教學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經常、最活躍的人際關系,直接對教學活動的進程和效果產生深刻影響。課堂教學在知識的傳授中始終充滿著情感的交流,一個好的教師會通過語言、教態、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取得教學的成功。據調查,學生喜歡一門課,往往都是首先因為喜歡教授這門課的老師,而喜歡老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師的親和力、淵博的學識、講課的風格等,但排在第一位的往往是教師的親和力。教師只有心中裝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摯愛,才能用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師生才會產生情感上的同頻共振。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使科學理論入腦入心,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提升教學的魅力和效果。
3躬行是關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眾所周知,習總書記的講話總是生動風趣、扣人心弦,那么他的語言魅力從何而來?無疑來自于他豐富的社會閱歷,來自于生動的社會實踐,來自于鮮活的群眾生活。在寧德當地委書記時,他經常進村入戶和農民談心拉家常。正是由于他長期深入社會,走群眾路線,了解群眾疾苦,才能用群眾語言道出群眾心聲。因此,思政課教師要提高教學效果,一定要充分利用課內課外兩個課堂,引導學生深入社會,深入基層,向社會學習,向群眾學習,像毛澤東所說要“讀好社會這本無字天書”,積極主動地帶領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要充分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深入工廠礦山農村社區,開展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幫貧助困等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親身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理路取得的曠世成就,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理性分析、科學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增強服務社會的本領和責任感。
4學習增內涵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做好本職工作,必須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提高思想覺悟、提升文化涵養、實現自我超越。毛澤東早在戰爭年代就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愚蠢的軍隊是不能夠打勝仗的。同樣,沒有文化的民族是沒有創造力的,沒有創造力的民族是不能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年鑒2014》報告,以色列的創新能力排名高居全球第1位,同時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2014-2015》中,以色列在148個經濟體中創新綜合排名位居第3位。以色列何以有如此強大的科技競爭力?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色列人酷愛讀書,平均每人年讀書64本,居世界第一,猶太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文盲的民族。而我國13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年讀書不到1本,相比之下,確實令人汗顏。所以,要助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思政課教師要率先垂范,“要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使讀書學習成為改造思想、加強修養的重要途徑,成為凈化靈魂、培養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辈⒁龑W生廣泛開展讀書學習競賽活動,以班級、院系、教研室為單位,每個學期在廣大師生中至少進行1次“我讀書,我進步”活動,師生分享讀書心得,從而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正如總書記所說“從前人留下的思想寶庫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珍貴滋養,從人類創造的最新文明成果中尋找登高望遠的思想階梯”。
參考文獻
[1] 陳錫喜.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