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叢冠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在辦公性能以及數據安全方面都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網絡可實現對大數據的計算,同樣也可用于對指定單位進行計量,此種新的科技使人類擺脫了原始的計量與登記方法,實現便捷化、精準化的計量操作。文章將對計量業務管理系統的結構等進行詳細分析,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計量業務;網絡系統;計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1-0153-02
前言
計量是科學家對計算機的一種新的詮釋,通過對實際測量標準的輸入及精確,并轉化為數據輸入計算機中,形成一種虛擬的測量工具,結合網絡的存儲功能,實現對海量單位的測量。當前,計量業務主要用于辦公,實現了人類對于辦公自動化的要求,促進了業務網絡高效快速的發展。
1 計量業務管理網絡系統簡介
1.1 完整系統
該系統的設計原理為簡單實用。通過Windows NT網絡系統進行運營,語言編輯采用PowerBuilder7.0,可轉化為多種形態,且存儲量大,操作便捷,便于操作者的靈活掌握[1]。
該系統具有較強的分析統計能力,除了對操作者所處環境的性質分析、工作內容校對、報告的檢測、日期自動提示等外,還可進行更加深入的工作,例如自動生成周檢計劃、對超期報告進行更正、形成催檢通知以及網上郵寄等,功能齊全,可快速的適應市場需求。
1.2 子系統
整個系統由六個子系統組成,每一個子系統掌管的領域及自身性能都有所不同,實現了對電子網絡區域化的分層管理。
(1)儀器收發管理系統。儀器收發管理體系是一套完整的運作流程,其功能眾多,主要包括:送檢登記、發件確認、檢定結束、現場檢定、檢出確認、取件確認、打印送檢單、收費管理、打印交款通知以及超期未檢器具的整理等,此外,近年來,研發的新一代儀器收發管理系統還增加了樣品ID地址、現場檢定儀器狀態等功能。該系統可實現對樣品的檢測、管理,規范了收費流程,并實現了樣品管理與檢測證書交付的數據共享,減少樣品信息錄入的重復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ID管理技術的加入,使其操作更加便捷化,且樣品的檢測、收費環節都處于受控狀態,實現辦公的透明化,規范化。此外,無論送檢的樣品有多少,其反饋給用戶的數據單只有一份,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數據的時效性,且更加的節省操作時間。(2)研究室管理子系統。此系統主要負責完成儀器收發系統的調度指令,選擇檢測儀器,編制儀器檢定證書,并錄入相關信息,最后進行鑒定費用的核算與劃價。一旦檢定所用的基礎設備沒有有效的檢定證書時,系統將不出具鑒定證書。由于送檢的樣品種類繁多,系統不具備對儀器的自動辨別的功能,因此檢測人員可根據樣品類別制定模板,保存于數據庫中,當樣品檢定時,系統可依靠記憶功能自動調取與樣品性質匹配的檢定方案,然后進行證書的審核與簽發,并對其數據進行存檔保留。待檢定工作全部結束后,檢測人員通過網絡將檢定成果送至客戶郵箱中。(3)收費管理子系統。此系統包括客戶信息、檢定人員信息、檢定儀器信息、繳費明細、客流量統計、送檢單位統計、預付費管理、賬目管理、賬單存儲與備份、收銀人員信息管理等多項功能,且會隨著管理的職能不同而不斷擴充自身權益,除本職的資金管理外,還可介入其他系統的管理項目中,實現輔助功能。且隨著網絡銀行的發展,收款方式也隨之不斷完善,除常規的現金交易外,還支持預付款、支票付款、網上銀行付款等。(4)業務管理子系統。此系統主要由基標準管理與儀器設備管理兩大塊組成,系統可隨時瀏覽檔案中的數據資料,并形成規范性的報表,確保其運作處于受控狀態;為系統制定周期檢查,實現系統內部安全運作,為確保設備能夠定期完成送檢任務,系統將會提前三十天報警備案,若設備檢定未按周期要求進行,則系統會拒絕出具檢定證書。此外,該系統不支持更改,一旦檢定結果成立則直接傳送至主管的郵箱中,且證書編排發生錯誤時,系統會自動檢查,并自動生成新的證書,確保了檢定成果與證書正本的一致性。(5)領導管理子系統。該系統可通過信息存儲與網上核實功能,實現對員工信息的管理,領導可通過查詢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態、工作進展以及企業財務收支情況等,分析客戶的要求,掌握客戶信息,實現對企業運作的宏觀調控。(6)維護子系統。該系統可有效的將系統與風險進行隔絕,在系統投入正常使用后,幫助系統改善自身運作狀態,延長系統使用壽命。且計量業務網絡管理系統對安全性、保密性要求高,因此加強對系統的維護是十分必要的。網絡是一項區別于人腦的獨立系統,僅靠人力去維護是遠遠不夠的,網絡運行時常遭到病毒侵蝕,其網路上存在許多人類肉眼無法檢測到的問題,因此利用網絡本身功能衍生出的維護系統,可更有效的實現對網路系統的安全防護。利用磁盤進行鏡像備份,再制作一份數據備份,實現對系統的雙重保險,杜絕局域網與數據網連接,設置登錄密碼,只為操作者提供權限范圍內的資料信息,加強防火墻的安裝,阻斷病毒侵入的一切可能性。
1.3 系統運作分析
首先,系統對儀器的信息進行錄入,數據管理人員輸入儀器的單位信息、儀器型號等,系統會自動給出證書編號。證書編號是儀器檢測的重要憑證,在接下來的一切活動里,系統始終以編號為準則對儀器進行鑒定。信息錄入完畢后,系統會打印出三聯單,并分別發至用戶及相關部門手中。其次,由檢定人員根據檢定證書的編號錄入檢定條件信息,例如檢定費用、修理費用、是否出證等,內容經核實完畢后,檢定員簽字確認。再次,確認交款后的儀器可投入正規程序,由主任進行檢查后簽發證書,并由負責打印的部門將證書打印出來,而未付款的儀器需進行系統查詢,客戶需確認編號并交付完畢,才能進行證書的打印。最后,檢定人員將檢測完畢的儀器送回儀器發放室,并通過查詢找出需要返還的儀器的證書編號,確保信息資料完整后辦理交接手續,到此檢定工作全部完成。
2 計量業務管理系統的功能及特點endprint
2.1 功能
該系統主要依賴計算機進行運作,其數據傳遞速度快,且可實現資源共享,確保了網絡內部信息數據的時效性,此外,該系統采用Word與Excel表格進行數據編輯整理,并具有強大的打印功能,可隨時打印用戶所需的各種資料。
2.2 特點
儀器從最初進行登記檢查,再到證書審批等過程,都是在雙方的協調下完成的,其運作必須經過雙方的認可,以防止沖突發生;操作人員在進入系統后,其操作的每一步均以日志形式被載入與數據庫內,實現了對操作過程的實施跟蹤,必要時還可幫助操作人員調取記憶;證書的背版格式以word文檔保存,使其應用更加的靈活,功能更加強大;密碼的設置極大的降低了操作風險,還能夠保護操作人員的隱私;因該系統具有強大的存儲與備份功能,因此可滿足操作人員在權限內進行查詢,且速度快,操作方便[2]。
3 計量業務管理網絡系統在計量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3.1 實現樣品收發的網絡微機化
傳統的機器檢定對網絡系統的應用不強,各崗位都需要人力的監管,儀器收發前,工作人員按照送檢器的數量規格進行分類,并一件一件地進行登記,客戶在送檢過程中手里往往攥著一大沓合同單,此種運作很容易導致單據丟失,同時也加劇了操作的繁瑣程度。采用網上注冊登記或預約的方法,對客戶的信息進行微機輸入,減少填單過程中造成的錯誤,且更加利于管理。此外,儀器的檢測報告中可配備條形碼,不僅實現了國家認證,嚴謹檢測過程,還能更加方便客戶對儀器的識別與查詢,兩全其美。
3.2 確保計量管理的嚴謹
計量業務管理網絡系統由檢定科室、樣品收發室、財務科室、業務科室以及質量保證科室在內的六個計量業務管理框架,由此形成了一條嚴謹的、全面的管理鏈條,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圍,且又能在相互間形成制約。
例如登記處的等級信息不完備,即便樣品已送至收發室,檢定人員也無法調取到檢定開據,后續工作將無法進行,而此時檢定人員需要將被檢樣品的型號信息進行標記,并辦理退返手續;再比如,條形碼無法搜索到樣品相關信息的,則樣品的檢定不成立,工作人員仍需將檢定證書返還,并編排新的證書。各部門間需層層把關,相互監督,防止隨意退返客戶送檢樣品、或編排無效證書的行為,一旦發現問題,需要追究到個人頭上,以樹立起嚴謹的工作作風。
此外,重新送檢的樣品,需要由質量保證科室出具再檢證明,其檢定證書與報告也需要又該部門檢定后才能完畢檢定工作,從而進一步實現了對樣品質量的把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計量網絡管理系統的建設,有利于完善計量管理制度,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應當加大對計量網絡管理的研究,明確其內部結構,結合時代要求,實現性能的優化,從而促進我國計量檢定工作的科學化、標準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晏小林.計量業務管理網絡系統在計量管理中的實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5):283.
[2]王凱錚,王廣成.提升網絡業務管理系統助計量信息化建設[J].工業計量,2015,25(S2):61-63.
[3]張攀,張琳鳳,王海濤.計算機技術在現代計量檢定與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1):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