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超
摘 要:刑事訴訟是我國三大訴訟形式之一,是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共同組織、參與、主持進行的,是國家刑事處罰權的重要體現。了解、學習、研究刑事訴訟的基本特征,是進一步保障刑事訴訟實施效率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刑事訴訟;基本特征;分析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30-0196-01
一、刑事訴訟案件處理程序上的特征
1.公安機關與人民檢察院立案范圍的特征。有權對刑事訴訟發起立案的部門分為公安機關與人民檢察院兩處。以上兩處國家機關所針對刑事案件的立案范圍有所不同,公安機關負責對一般的刑事案件進行立案偵查;而人民檢察院則主要針對國家公職人員進行立案處理。人民檢察院可以對國家公務人員利用職權進行的貪污受賄活動、在使用人民與國家給予的權利時對職權的濫用、因私人關系進行的違法亂紀等行為進行立案處理。
2.刑事案件中公民的基本權利。在審訊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有權拒絕回答與本案無關的問題。如審訊者對被審訊者施行非法詢問,被審訊者有權要求聘請律師或對審訊者進行控訴,也有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利。當出現需要對女性進行身體檢查時,必須由女性執法者對其進行監察,如此項基本權益遭到破壞,可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或控告。
二、刑事案件中審訴的特征
2.審訴的期限與結果。有關部門接受的案件需在30天以內做出相應的審核結果,如果案件牽扯范圍過于重大或瑣碎時,時間可以相應的延長到45天。審查起訴犯罪的事實是否清楚、審查證據是否真實有效,并依照審查結果裁定是否對接手的案件進行起訴處理。
3.刑事案件中公民的權益。在案件接受處理以后,被告者有權利聘請辯護人,并由辯護人對其進行合法辯護;相關部門也有責任對犯罪嫌疑人的相關權利進行告知。被害方也有權聘請代表訴訟人為其進行訴訟。如取消控訴,相關部門有義務將控訴取消文件送與原告。原告方在一定時間范圍內也有權向相關部門提起更高一級的控訴。
三、刑事訴訟中材料的提交
刑事訴訟案件在自訴時,需要主動提交自訴書正本,并依照所控告者的數量準備副本。如有委托人代為參與訴訟,應在提供委任書之后進行委托工作,并詳細標注委托人的信息與委托權利的具體內容。如刑事案件中牽扯到需要的證據與材料時,應當找相應的合法機構對其資料與證據進行鑒定與審查,如未經審查或鑒定,所提供的材料與證據將不被采用。
四、對刑事訴訟案件特征的分析
1.刑事訴訟程序規范上的特點分析。刑事訴訟的嚴謹程序是由國家專門指定的法律研究機構進行嚴格制定的。當刑事案件發生時,相關部門需要嚴格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法律訴訟。國家對刑事案件的訴訟過程具有絕對的約束力。相關部門在進行形式訴訟的過程中,如果未能按照國家制定的程序進行訴訟,將被視為違法行為,并受到相應的處罰。
2.刑事訴訟獨立性的特點分析。在刑事案件的申訴過程中,申訴的程序具有針對性的法律條款支持。這種獨立性形成了刑事訴訟在一定情況下不受外界環境所影響的特點。在一定情況下,將對當事者進行與外界社會的隔離,來保證訴訟過程的穩定性、減少刑事案件與外界的沖突。
3.刑事訴訟具有穩定社會特點。刑事訴訟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穩定性。在刑事訴訟中,法院代表了國家的司法威嚴與公正,刑事案件的處理結果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性。嚴格的刑事案件的申訴程序,是我國法制社會建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謝佑平,萬毅.法理視野中的習慣是訴訟效率和期間—及時性原則研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2) .
[2] 樊崇義,等.刑事訴訟法學(成人法學系列教材)[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3.
[3] 楊連峰.中國刑事訴訟法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4] 徐靜村,樊崇義.刑事訴訟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 李春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