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朔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各行各業在信息化工程方面均有了全面的提高,特別是在公安部黨委的大力部署下,全國各級公安消防部隊對信息化工程建設更加重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各級消防單位高度重視下,先后啟動了“金盾工程”,“三項工程”等,使科技強警和信息警務形成了有機的結合,通過各方面的創新改革,使消防單位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更加穩固,大大提升了消防部隊的作戰能力。在全面建設過程中,全國各級消防部隊相繼建立了應急通信保障分隊,在綜合通信保障方面不斷進行實戰與演練,通信保障充分推動了作戰實踐能力提升。文章主要通過對應急通訊系統特點進行分析,全面提出了有效的應急保障措施。
關鍵詞:應急通信;消防;保障
中圖分類號:TU99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1-0179-02
1 現代消防應急通信系統基本特點
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消防部隊大力引進了先進的通訊保障系統,通過全方位、大范圍的通訊布局,形成穩定的通訊聯絡,使火災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控制,提高了預警范圍?,F代消防的通信系統有著自身的優勢,主要表現如下:
1.1 設備輕體積小
傳統的通信設備較為笨重,在通信聯絡方面不能即時有效溝通,延誤了救援。隨著現代科技發展,自動、智能設備快速普及,在各級消防部隊作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應急通信設備是消防部隊主要的設備,主要功能是為滿足消防部隊在地震、洪水、雪災、火災等大災大害面前,靈活指揮與協調溝通的設備,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一些既有通信設備受到損壞,不能正常進行有效溝通,這時,應急設備就會起到作用,不受自然災害破壞性影響,通過應急通信,能夠確保救援工作有效開展,達到救援目的。為了便于運輸與使用,當前應急設備已經在設計上不斷優化,向小型化、輕型化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設備才能更加方便運輸和架設,確保作業速度,滿足現場救援需求。
1.2 系統快速布設
隨著救援能力的提高,當前應急設備已經形成了專用的通道,使應急系統更加靈活掌握,傳統公網受損壞后無法使用的情況,嚴重影響到了救援速度與效果,所以,新的應急通信系統主要是以專用應急通信系統為主通道,這種專用通道,能夠快速架設并通話。目前,消防部隊應對大的集會、重要節假日、景點活動等場面,往往會出現公網通信量激增的現象,只有專業通道,才能在指定區域完成指揮任務。特別是大的自然災害面前,消防部隊時間較短,如果應急通信系統布設周期長,則會影響救援,其損失不可估量。
1.3 系統架設方便
應急設備主要是應急所用,要求就是架設速度與簡便,如果架設時間過長,不但起不到應急效果,相反還會給快速救援帶來不便。特別是面對各種自然災害,消防部隊進入現場到形成作戰能力,需要的時間更短,所以說,要想形成戰斗力,則需要在通信設備連接上面縮短時間,全面設計出通用、便于連接、數量少的接口,這樣,才能使設備更加簡單、易于操作,使消防部隊能夠快速與周邊形成聯絡,建立起溝通,形成快速的部署與組織。
1.4 系統節能高效
應急通信系統所面臨的使用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只有全面節省能源,才能保障一定時間的通信能力,所以說,需要在設備的能源設計上,全面實現改進與創新,使系統能源更加穩定可靠。多數應急場合電源供應是不足的,特別是遇到了損壞后,能源更加緊張,一般情況下,應急通訊所使用的能源是太陽能蓄電、柴油發電機、備用電池,這些設備電能有限,能夠提供的電源功率也不大,而應急通信設備對電力有很強的依賴性,沒有充足的電能,則起不到聯絡的目的,只有在節省電源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滿足系統長時間、穩定的工作目標。
1.5 系統便于移動
一般情況下,消防通訊設備是需要移動的,所以,當前所使用的設備均是通過車輛、船舶等承載,但是這種交通設備并不能滿足全方位的需要,對一些特殊環境還不能形成有效有通訊控制,只有大力發展新型交通運輸工具,比如戰斗車、飛機、沖鋒舟等,均是很好的承載運輸工具,對一些小型的通訊設備,也可以進行個人攜帶,這樣才能全面形成快速救援能力,保證各種應急事件從容面對。
2 消防部隊應急通信突出問題
2.1 應急通信保障能力不足
部隊最為主要的就是通信聯系,如果沒有好的通訊設備則無法形成有效聯絡,影響指揮與布局。通信聯絡是部隊指揮最為基本的手段之一,通訊是部隊神經系統,利用良好有效的通訊,可以快速組織救援,使各部分形成統一的指揮與控制,可以說,現場情況較為緊急,沒有精準的情報是不能形成戰斗力的。目前,一些消防部隊配備的通訊設備,滿足不了應急需求,在處置重特大災害事故、跨區域救援方面,無法形成合力,各參戰部隊不能有效溝通,導致指令來源混亂、不能落實的問題時有發生。
2.2 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滯后
各級消防部隊在進行應急設備建設時,往往把精力放在了“重硬件,輕軟件,重基礎設施建設,輕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方面,這種不良傾向導致了消防部隊在信息開發方面的缺失。在系統整體建設上,沒有全面性,只對網絡硬件配備加大投入,而對人才培育、軟件開發上沒有重視,一些設備配備后起不到應有作用,成為一個擺設。沒有很好的實現信息技術與消防業務有機結合,在業務管理上沒有形成質變,整體通訊信息資源開發力度不夠。
2.3 應急通信人才匱乏
各級消防單位在職能設置上存在問題,不能發揮整體協調作用,特別表現為應急通信機構上的不健全,在崗位設計、人員配備上達不到標準要求,人員少、質量弱、素質低、業務弱的問題較多見。消防部隊在信息化建設上不能形成有效的統籌,對一些有精良技術的基層人員調動頻繁,一些新兵對現代通訊設備了解不透,不能正確使用,部隊日常培育與學習少,實際救援運用效果非常不理想,一些基層中隊沒有技術人員,設備維護不到位,給執勤備戰帶來不利影響。endprint
2.4 訓練與實戰脫節
在實際戰斗方面,通訊設備還沒有發揮作用,消防部隊沒有形成應急通信保障訓練體系,無法與現代通訊設備有機結合,實戰中不能滿足要求。相關人員對各類現代化的通信設備使用不透徹,而消防部隊在設備訓練大綱建設上也不完善,導致基層部隊不能良好面對,把握不好方向,即使有一些科目專業訓練,但是和實戰任務相比,還不夠緊密。通信保障隊伍還缺少必要的體能和心理訓練,缺乏在野外生疏環境自下建立應急通信指揮中心和快速組網的實戰經驗。
3 做好消防部隊應急通信工作幾點思考
3.1 不斷開發與研究現代新技術
消防部隊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應對處置災害事故,面對的事故種類多、環境差、事件雜,當遇到地震、泥石流等破壞性強的災害事故,會造成常規通信基礎設施損壞或無網絡信號覆蓋等問題,所以說,要想提高戰斗力,則需要在應急建設上不斷研究創新,加強短波通信技術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建設,構建專用無線電應急通信平臺,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設適合本地專用無線電應急通信系統,全面對公安、消防、醫療進行整合,使全社會業余通信資源形成有機聯系,實現“天地一體、固移結合、無縫銜接”的通訊網絡。可以全面利用好衛星通信系統,這種系統距離遠、不受限、能力強,能夠起到良好的通信效果,同時,為了保證快速救援能力,還需要在消防部隊配備 “動中通”和“靜中通”移動指揮車,這樣才能適應復雜環境運輸、架設、開通需要,使整網移動功能形成消防保障。
3.2 加強應急通信保障隊伍建設
部隊建設是根本,為了有效提高總隊、支隊能力,使上下得到有機的連接,則需要在兩級建立應急通信保障分隊,總隊負責跨省和省內跨區域作戰的應急通信保障,同時指導各支隊做好相關應急通信保障工作;支隊負責本轄區內的應急通信保障做好日常滅火救援、重大勤務等有、無線通信組網保障工作和消防通信指揮等系統運維工作。加大人力資源建設,使各崗位人員配備穩定可靠,根據實際作戰需要,配備人員至少8人,形成應急隊伍。
3.3 要全面貼近實戰的需求做好練兵安排
為了全面提高防范能力,消防部隊需要嚴格組織,定期對各級消防部隊開展各種災害事故類型演練,使部隊能夠提高能力,通過訓練和演練全面掌握好各項通信保障需求,使通信保障能力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發揮好設備主動性、創造性。
3.4 與運營商協作利用好全網絡
要對當前全社會通訊資源進行整合,特別是對已經成熟的電信、移動、聯通等公網通信運營商進行整合利用,通過設備統一接口,不斷設備完善,與各網點進行聯系,形成大面積的覆蓋??梢院凸W通信運營商簽訂合作協議,組織日常聯合演練,在災害發生時利用他們的應急通信設備和網絡,做好快速接通并形成有效的通信保障。
3.5 加強應急通信專業人才培養
不斷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學習,強化專業性干部隊伍建設,培養懂消防業務、專業技術的全復合人才。從基層部隊選調過硬業務、素質良好、專業技術強的干部,大力推動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人才結構,緩解兵員壓力、提高作戰能力。
4 結束語
應急通信保障是消防部隊的重要任務,需要全面進行信息和網絡技術建設,在提高硬件基礎上,強化軟件開發,強化人才建設,全面建立起有效、高速、安全的現代信息網絡快速反應系統,從根本上達到應急指揮和現場監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強.大型災害事故現場消防通信保障方法研究[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11,02.
[2]王潔實.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09.
[3]陳嘉寧.消防部隊應急通信建設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2):2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