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
[摘 要]在河南省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高地發展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當制訂完善的戰略方案,根據實際工作要求與特點,制訂完善的管控方案,對各類生產要素與商品服務等進行分析,建立專門的經濟管理機制,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以此提高區域經濟效益,滿足均衡發展需求。
[關鍵詞]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高地;戰略;河南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085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20-0-02
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受到廣泛重視,經濟高地的建設也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河南省相關部門應當重視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的建設工作,明確各類要求,制訂完善的管理方案,在提高影響力與社會地位的情況下,增強河南省經濟發展實力,擴大工作規模,達到預期目標。
1 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分析
1.1 功能方面的分析
此類區域可以起到良好的經濟引領與輻射作用,通常情況下,在經濟發展期間,主要分為封閉類型與開放類型方式;在區域經濟水平較高的情況下,市場化就會隨之提升,有利于利用開放型經濟的發展。而中部高地區域在開放功能中,具有一定的示范、集散等作用,可以全面帶動區域經濟良好發展,成為當前區域中的核心組織,促進區域經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2 指標方面的分析
對于開放型經濟,應當對其指標進行全面的分析,將開放型經濟作為當地的商品與服務,根據生產特點,建立完善的指標管理機制,對區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衡量,例如:明確外貿依存度指標、對外合作經濟指標等,利用先進的工作方式,建立完善的相關管理體系,明確外資數額,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對區域經濟情況進行分析,凸顯當地社會發展優勢,提高數據信息的可靠性與有效性。在應用此類方式分析時,應當對經濟體制與政策開放情況進行分析,在開發型經濟的支持下,推動其良好發展。
1.3 資源與市場分析
開放型經濟與傳統的外向型經濟存在一定的差異,雖然外向型經濟可以將出口作為主導,但是,其對于外在市場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不能保證各方面管理工作之間的協調。開放型經濟最重視市場資本流動的自由性,能科學建設市場資源環境,提高各方面工作的可靠性與有效性,建立開放型管理機制,在市場拓展的情況下,增強區域核心競爭能力。
1.4 穩定性與持續性分析
通過對運行機制方面的分析可以得知,開放型經濟具有高穩定性與可持續性等優勢。由于中部地區在實際發展期間,能效的損耗量較高,很容易出現污染問題,且資源行業較為集中,相關部門在實際管理期間,還在使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無法對各類產業進行改革,在激烈競爭環境下,體現一定的約束性特點,無法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而開放型經濟運行機制可以對各類空間進行有效調節,維護生態平衡性,提高產品的質量,促進社會的穩定性發展,加快當地經濟發展速度,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 河南省開放型經濟現狀分析
第一,在外貿規模方面,河南省有所擴大,相關結構也在逐漸優化,在2016到2017年度,其外貿進出口增長率在30%左右,在高新技術產品的支持下,逐漸提高經濟效益。
第二,河南省在加工裝配的貿易方面,存在發展速度緩慢等現象。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我國服裝加工貿易的發展速度逐漸增快,在產生一系列矛盾問題之后,河南省相關貿易優勢較小,無法滿足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需求。在2016年,河南省裝配貿易總出口額從30%增長到50%,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中部6省中排在第4位,無法凸顯自身優勢。
第三,河南省屬于我國的人口大省,且加工機械較為充足,在鐵路運輸與航空運輸方面的發展較為迅速,此類條件可以為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河南省也開始利用這些條件,全面開展加工裝配貿易等業務,建立先進的管理機制,在密集型產業逐漸發展的基礎上,形成原材料加工工業體系,可以降低地區發展成本,提高其經濟效益,形成優勢互補的局面。
第四,河南省的外來資金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可以全面拓寬資源結構,并對其進行合理優化。在2016年,外貿資金達到45億元,與其他年度相較,增長了16.5%左右,因此可以利用外資支持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中部地區已經開始建立跨國機構,主要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批發零售等方面的工作,在外資的支持下,城市發展速度提高。
第五,河南省在投資合作方面,已經開始開展國際承包工程業務,能夠通過科學方式增加營業額,在合同設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河南省中部地區經濟問題分析
河南省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從總體而言,還是存在一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外貿出口結構不夠合理。在外貿出口方面,還存在基數低的問題,進出口的結構不合理,難以滿足當前的對稱要求,無法對其進行全面管理。相關調查顯示,在2016年,河南省的GDP占全國的5%左右,而在進出口方面,僅占全國的0.9%,無法增加貿易總額,難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在進出口方面,商業附加值較低。
第二,外貿產品數量較少。河南省在外貿產品方面,沒有建立完善的產業結構,難以對其進行合理的管理,在實際工作期間,很容易出現資源損耗量高的現象,且技術含量較少,不能利用現代化生產經營方式加快其發展速度,難以優化產業鏈條與結構。
第三,缺乏協調機制。河南省中部地區經濟管理機構還沒有對各類機制進行協調,無法掌握相關內容,難以建設先進的管控機制,導致其發展受到抑制性影響。
4 河南省建設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高地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目前,河南省已經開始著手建設中部開放型經濟,來凸顯相關優勢,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難以對其進行全面的改進,無法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endprint
4.1 優勢分析
第一,在交通基礎條件方面的優勢。在未來發展期間,河南省會利用口岸物流方式等,提高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增強與外界之間聯系的順暢性,建設開放型經濟模式,建立專門的交通樞紐,加大自身發展力度。
第二,在產業方面的優勢。河南省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市場發展潛力較高,因此,在未來發展期間,可以利用工業生產等開展各類工作,制訂科學的經濟管理方案,逐漸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在科教方面的優勢。河南省在科教方面存在優勢,當前,河南省已經開始對互聯網進行研究,能夠科學應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凸顯當地的科教優勢,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創建專門的科教網絡管理平臺,對各類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同時,還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文獻,更好地開展科教活動。在科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提高了民眾的綜合素質,將各類教育內容轉化成為現代化發展內容,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的發展。
4.2 劣勢分析
河南省在建設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期間,缺少可以帶動的龍頭企業,無法對各類工作進行全面協調管理,難以建設密集化的生產機制,不能建設現代化且具有活力的發展區域,導致綜合實力降低。
5 河南省建設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高地的戰略措施
5.1 總體規劃工作思路
第一,制訂整體協調方案。相關部門應當根據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特點與需求,建立整體的協調機制,在擴大產業規模的基礎上,不僅要促進外貿經濟的良好發展,還要對各類產業結構進行優化,積極整合各方面資源,逐漸優化其發展機制。同時,相關部門要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彌補外貿方面存在的缺陷。
第二,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相關部門應當重視外貿結構的調整工作,建立高層次開放機制,根據實際發展需求,創新工作模式,改革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制訂詳細的調整方案,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在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的情況下,提高經濟管理水平。同時,要遵循優質化發展原則,對出口結構進行優化,對外資進行合理的配置,建立高價值的產業鏈結構。
第三,促進可持續開放發展。受各類因素的影響,當地還存在市場發展空間狹小等問題,在各類因素的約束之下,難以提高經濟效益。因此,相關機構要制訂多元化的戰略方案,在對傳統市場進行合理鞏固的情況下,開拓新的市場,在此期間,要重視自身風險抵抗能力,在開放發展期間,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建設高質量產業群,加大技術研發與服務力度,提高工作水平。
5.2 具體發展對策
第一,重點開展資金引入工作。相關機構應當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建立完善的管控機制,突破相關管理模式,加大各個省份沿線區域的合作力度,促進外省與外國資金的引進,全面提高資金利用率。
第二,重視外貿產品質量。在生產外貿產品期間,應當重視其生產質量,創新工作形式,建立先進的管理機制,對其進行動態化監督與管理,鼓勵各個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塑造品牌形象。
第三,升級管理方式。相關機構應當建設現代化高水平服務業,在對外開放的基礎上,提高對外貿易投資的可靠性與有效性。同時,應當建立綜合開發機制,完善戰略方案,打造河南省的形象,加快示范區的建設速度,建設專門的工作平臺,提高其國際競爭能力。
6 結 語
河南省相關機構應當重視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創新工作形式,建立專門的管理機制,利用先進的管控方式解決當前面臨問題,逐漸優化其發展體系,加大管理力度,滿足其實際發展需求。
主要參考文獻
[1]熊曦,柳思維,陳文婕,等.湖南與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的對策——基于“一帶一路”戰略的思考[J].財務與金融,2015(4).
[2]何柏林.關于合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研究[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