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祥彩
摘 要 恰當的教學方法是啟動學生思維的“鑰匙”,也是增強學生記憶的“催化劑”。因此,教學中教學方法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好的教學方法會事半功倍。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1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1.1注重探究發現在教學中的應用
在教學中,教師創設情境,引導發現,探究概念、定理,讓學生體驗數學家的認識歷程,親歷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例如:第六冊74頁的教學行程問題時,出示做一做,要求學生根據“找相同數和相同數的個數”來把該組題目解析后,再根據算式找出數量關系,并列出:速度€資奔?路程,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從觀察中發現規律,得出結論,從而掌握新知,獲得發展,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學得靈活、輕松,效果也比較好,學生會感覺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1.2采用小組合作互動學習,建設三以高效課堂
合作互動這種方法適合在中年級教學中使用,要求學生在同學之間進行,它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例:在同學之間對一套檢測試題的處理,把學生好、中、差試卷調換分發在同學手中,而教學只講結果,不講過程,結束后,請優秀的學生把自己批閱的試卷和差生互相探討,這樣差生的不足得到彌補,優秀學生又得以表現,交流合作,共同進步。
2知識講解方法的研究
2.1在知識的銜接處進行精講點撥
新知識是由舊知識發展而來的。所以應對準它們的銜接處進行點撥,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睛上,通過解答問題自然地進行遷移,使新課順利地展開。如教學“工程問題”時,我出示這樣兩道題:(1)修一條長45千米的公路,甲隊單獨修15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0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2)修一條長1200千米的公路,甲隊單獨修15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0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讓學生進行比較,為什么工作總量不同,合修工作時間卻相同?如果去掉45千米、1200千米你能解答嗎?通過啟發性的點撥,使學生明白工作總量可以看作單位“1”的道理。
2.2在知識的重點出強調講解
重點是指在整個知識結構中起紐帶作用的知識點,教師要針對重點設計出關鍵性的問題,巧妙地點撥,誘導學生探究解決矛盾的辦法,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目的。
例如,教學“小數點搬家”時,我設計以下四個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本。(1)小數點為什么要搬家?(2)向哪搬的家?(3)小數點搬家引起小數怎樣的變化?(4)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四個問題是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教師這樣的點撥,抓住了教材的重點,當學生圍繞問題自學完課本時,該掌握的知識已水到渠成地展示出來了。
2.3在知識的難點處進行精講點撥
難點是學生難于掌握的知識點,也是學生認識水平與抽象復雜的知識之間的矛盾。分析難點在何處,其形成的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可以起到化難為易的作用。
2.4在知識的易混處進行精講點撥
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容易被一些易混淆知識點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而抓不住本質。教師要及時提出有利于解惑的問題進行點撥,使學生明辨是非,提高思維的嚴謹性和準確性。如學生在求比值與化簡比時,把比寫成分數形式,此時,比值與比在形式上沒有明顯界線,容易將概念張冠李戴,出現混淆而產生錯誤,出現諸如“21/3”表示化簡比的結果。這時,要組織學生從定義、方法、結果三個方面討論它們的區別。明確求比值的結果是一個數,可以是整數、小數,也可以是分數;而簡化的結果仍是一個比。可見,當學生對易混的概念產生模糊認識時,教師應及時疏理,適時點撥,使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概率的本質特征。
3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研究
3.1在課堂中注重對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強烈的好奇心,是引發興趣的重要來源,它將緊緊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緒中去積極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內涵。因此,在數學教學之中,教師應巧設問題,一個恰當而耐人尋味的問題可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而導入時設置帶有懸念的問題,為上好整堂數學課打下了鋪墊。
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向學生介紹說:“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只看數的個位,那能被3整除的數也看個位,行嗎?讓學生驗證發現:3的倍數的個位數各種情況都有,顯然不能再用看“個位的方法”來判斷,再告訴學生:“老師有一個判斷的‘法寶,隨便哪位同學站起來說出一個任意數,我都能迅速判斷出來,能否被3整除,可請同學們說出大一點的數,考考老師,看是否有效?”聽我這么一說,他們爭先恐后地出題考我,我立即報出答案,并請同學們加于檢驗,結果準確無誤,這時我話鋒一轉,進入新課,他們馬上會興趣倍增地進入新知的學習。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給學生設置一個個懸念,他們一定會探索其中的緣由。這樣不僅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又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習興趣。
3.2在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有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他們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抽象邏輯思維較弱,有意注意差,對具體形象的實物、教具、學具比較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讓他們切實參加到學習過程之中,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保證。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活動的參加者,課堂教學應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中,要誘發學生可利用舊概念去認識新概念,應用己學習過的公式、定律、去解決新的問題等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發展。
總之,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不斷學習,充分挖掘教材,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方法,走在教改前沿,與時俱進,研究好的教學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