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擔任了學校大隊輔導員。望著飄揚的隊旗,望著隊員們胸前的紅領巾,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我也曾經是一名少先隊員,我也曾經感受過隊組織的溫暖,得到過輔導員的關愛。我想,每一名少先隊員,無論他生長在什么家庭,無論他學習成績怎樣,他都渴望得到隊組織給予的溫暖和關愛吧?于是,“用真心去關愛隊員,用真愛去溫暖隊員,用真誠去感動隊員,用愛心傾注于少先隊事業”就成了我不變的信念。
50個孩子生日宴
沈陽市于洪區于洪新城小學,是農民工子弟占多數的學校,貧困生眾多。我是如何讓這些孩子去感受隊組織溫暖的呢?
不久前,有幾個畢業生結伴回校看我。他們追憶畢業前的最后那個兒童節,人人都顯得無比興奮,個個眼中都閃爍著激動的淚光。他們說:“劉老師,那是我們一生中最難忘、最快樂的節日了。”其中一個孩子還補充了一句:“那也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過生日。”
慢著,兒童節怎么變成過生日了?讀者們會不會以為我搞錯了?我當然不能搞錯,看完下面這段故事,你們就會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2015年的“六一”兒童節,我與校外多家單位和企業聯系,在沈陽國際皇冠假日酒店舉辦了“小壽星快樂過‘六一”生日宴活動,全校所有生日在6月份的孩子都受到了邀請, 50個小壽星齊聚一堂。驚喜一個接著一個,他們不停地收到禮物,有書包、圖書、文具……
就在孩子們沉浸在快樂中時,突然,音樂響起,生日宴迎來了高潮,在《生日快樂》的樂曲中,孩子們的手掌都拍紅了,猜猜他們看到了什么?哇,只見幾個人抬著一個特大蛋糕進入大廳。驚喜的歡叫聲響徹四周,那生日蛋糕直徑足有一米多,共兩層。快樂地分享吧,還等什么!
這樣的“六一”,這樣的生日宴,誰又能忘記呢?
“我從小到大,還是第一次過生日呢。”有同學能說出這樣的話絲毫也不夸張,因為他家有七個孩子,特別貧困。他說,“是我們學校,是劉老師讓我過了一次難忘的生日。”可想而知,如此隆重而有意義的兒童節和生日宴,對一些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這或許會成為他們一生的記憶。
類似的活動我經常搞,我們學校很多孩子都記得,2014年,我校與解放軍沈陽軍區65014部隊開展了“愛心圓夢在行動”助學活動。部隊官兵向我校16名特困生捐款助學,每個孩子每學期都能得到部隊官兵的500元捐款。
一位來自安徽的特困生家長在自己孩子得到捐助后,無比感動,他動情地說:“在遠離家鄉千里之外的沈陽,我們全家都感受到了溫暖。劉老師,孩子們有了你,異鄉也是故鄉。”語言雖質樸,但我心里卻暖暖的,我相信他說的是肺腑之言,因為我對每一個孩子都是真心付出的。
共同成長
多次舉辦這樣的助學活動,拉近了我和隊員的距離;在活動中,孩子們既把我當成老師,更將我視為朋友,這令我覺得暖心,使我對孩子們有了一種莫名的親近感。
“劉老師!”是誰在呼喚我?是王寧(化名)。他走近了我,滿臉陽光燦爛的笑容。我也以笑臉相迎,問他:“怎么樣,王寧,這幾天吃上飯了嗎?”
他點著頭說:“老師,您說得對,這些天我嘗試著自己做飯,不再餓肚子了。但是我要跟您說的不是這件事,我要告訴你一個更好的消息,最近幾次考試,我的成績一直排在班級前五名!”
“哇!這確實是最好的消息。我為你高興,為你驕傲!”
王寧取得了進步為什么要向我匯報?這是因為我和他之間有一段交往,而且在交往中我們成了朋友。
王寧父母離異后,又分別再婚,各自重組家庭,王寧的父親還常年在外地打工,他只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里生活困難且不說,更因為老人沒有精力督促王寧學習,加之他以前的基礎也不是很好,學習成績自然就不理想了。有時,爺爺奶奶照顧不周,他還經常吃不上飯。
在我策劃的“愛心圓夢在行動”助學活動中,王寧也是受益者,而且他還獲得了碧桂園志愿者贈送的生活、學習用品。他不再為學習費用發愁了,同時,他也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可是,讓他依然感到頭疼的就是學習。由于家庭原因,他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總是拖班級的后腿。為此,他也著急上火。
和他一起著急上火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我。也記不清有多少次了,課余時間我幫他補習功課,一道題一道題地耐心為他講解。當他出現煩躁情緒時,我就對他說:“不要總想家里的煩心事,如果你的學習成績提高了,你就會發現自己能收獲到意想不到的快樂。”
有時,怕他學得枯燥,講過幾道題之后,我們還會聊聊家常。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脫口而出:“哥……”這一聲呼喚,頓時使我們親密無間了。在此之前,他一直叫我“老師”。
從此后,他便和我無話不談了。我從他口中得知,他因為爺爺奶奶精力有限,時常連飯也吃不上。我就對他說:“你吃不上飯怎么辦?想沒想過自己動手做飯,幫爺爺奶奶分擔家務?你既然叫我哥哥了,那就聽哥哥的話,學會獨立自主。你需要學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不讓自己餓肚子。”
又有那么一天,他興高采烈地喊住了我:“劉老師……”于是,我得知,他學會自己做飯了,學習成績也躋身班里前五名了。
我就是這樣,和孩子們共同成長,收獲了愛,也收獲了感恩。
為了少先隊員的幸福成長,我愿這樣繼續付出,讓我的理想與星星火炬的旗幟一起飄揚。
投身教育心不悔 天一無縫暖男強
劉氏兒男強又強,天天向上心明亮,
一心一意干事業,美在人心好榜樣。
與劉天一相識三年了,他給人印像很深很深,正如他所說“用真心去關愛隊員,用真愛去溫暖隊員,用真誠去感動隊員,用愛心傾注于少先隊事業”是他始終不變的信念。
他是一個真誠的人,更是一個“四心暖男”。2016年他在團省委少年部掛職期間,那一幕幕場景令人難忘,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忙。從全省評選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優秀少先隊員和少先隊優秀集體,到跑前跑后會簽文件直至審核材料,他不厭其煩,嚴格堅持標準,確保工作有序地進行。在籌備我省第七次少代會的過程中,他匯總材料,撰寫文件,做好服務,每項工作都絕不含糊,用心認真。不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他都能熱心、用心、細心、耐心地將溫暖和幫助傳遞給每個人,久而久之,就被大家戲稱為“四心暖男”。劉天一的“四心”不僅僅體現在細節之中,大型活動時他更是毫不含糊。一年來,少年部的每項活動都有他的身影,從對少先隊輔導員的培訓、講故事大賽,到輔導員風采大賽,他參與每一項活動時都盡心盡力,充分體現出遼寧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的敬業和實干。
給我留下印像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們共同到井岡山培訓,劉天一在遼寧培訓隊員中起到了骨干的作用。培訓的前前后后,他不辭辛苦,主動承擔了很多工作,把活動安排得井井有條,保障了培訓成員們參與“紅軍的一天”實踐體驗活動的圓滿成功。他還參與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感想”的撰寫。
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全省“喜迎十九大,我和習爺爺說句心里話”大型活動在他所在的學校舉辦,他忙得不亦樂乎,活動圓滿結束,他瘦了、曬黑了、嗓子啞了,大家問他累不累,他只是笑著說:“沒事兒”。
劉天一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隊輔導員,他所走過的每一步,都是一份平凡的堅守。在劉天一生日時,我滿懷深情地為他寫了一首藏頭詩,表達心中對他的敬佩之意。
祝賀鑼鼓己敲響,劉氏家族鑄輝煌,
天下和諧齊歡慶,一脈相承譜華章。
生生不息立志向,日日夜夜奮斗忙。
快人快語快行動,樂于助人美名揚!
遼寧省少先隊總輔導員宋繼征點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