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杰
脫貧攻堅是一項系統工程。工作實踐中,山西省各級扶貧部門堅持“兩分法”思維,抓重點、攻難點、掃盲點,破解脫貧攻堅難題。
“兩業”并重,為穩定脫貧提供支撐
“兩業”并重就是把發展產業和轉移就業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支撐。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們能夠大幅度減貧,根本支撐是有了產業,勞動力有了轉移就業的渠道。在精準扶貧的今天,如果忽視產業,忽視就業,就可能造成已經脫貧的人口大量返貧,就很難精準推動現有貧困人口快速減貧。用新的資源觀、新的發展觀和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研判趨勢,再加上脫貧攻堅的大形勢,我們又迎來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為我們發展功能農業、生態農業、功能產品,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機遇和發展空間。從我省南北對比看,運城之所以能實現糧棉大區向果麥大區跨越,就在于抓住了特定歷史條件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北部忻州的許多貧困縣,有土地資源,自然山水資源,豐富的旅游資源,有發展雜糧的天然優勢,這是發展產業、轉移就業最重要的途徑,生態、旅游一定會成為貧困地區未來產業融合發展的首選,過去資源主要是煤炭資源、鐵礦資源,今后最稀缺的是生態資源、紅色資源、綠色資源,我們既要有歷史的耐心,珍重這些資源,又要有建設的緊迫感,推動這些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做大做強,在貧困地區構建新型的產業體系和就業門路。
“兩房”同建,
為貧困群眾安居提供保障
住房安全是“兩不愁三保障”的剛性要求,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臺了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對一些困難群眾危房實施改造,今年也提高了危房補助的標準,明確了特困群體、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兩房”同建既可以化解易地扶貧搬遷聚焦貧困戶帶來的新舊政策之間、貧困戶和邊緣貧困戶之間的矛盾,也可以化解非貧困縣、非貧困村村容村貌、危房存量還不少等問題。危房改造的政策也是精準扶貧重要政策,在工作中必須把移民房建設和危房改造作為重要措施,山西省今年把危險土窯洞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兩大政策統籌協調使用,在實踐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兩生”共贏,推進生態保護脫貧工程
要處理好生態保護和群眾生計的關系,實現區域生態和貧困群眾生計共贏,這也是生態保護脫貧的根本之意。回顧過去,生態建設曾經走過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大規模的群眾性植樹造林,由于觀念技術的不到位,造成了年年栽樹不見樹,植樹造林不見林。另一個極端是生態建設招投標、工程化、項目化,最大的問題是貧困群眾的參與度大大降低,出現了新的矛盾和問題。省委省政府牢固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明確提出“一個主戰場,打贏兩場攻堅戰”,著力實現增綠和增收、生態和生計的有機統一。要實現生態生計共贏,就要抓住重要環節聯動推動,提高貧困戶的參與程度,通過造林綠化獲得勞務收入;要通過生態林、公益林的管護,獲得工資性收入;通過造林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的方式獲得收入;通過經濟林提質增效、林產業發展獲得經營性收入;通過退耕還林,獲得轉移性收入。
“兩線”合一,加大社會保障兜底力度
要重視做好低保標準和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過去的低保基本上是以縣為單位,現在上升到以市統籌,在市級層面把低保線和貧困線一致起來,省委省政府明確了低保線和貧困線兩線合一的時間表和進程圖。近期主要是做好低保線和貧困線的對接,實現“兩線合一”,長遠看,根本的是要建立完善農村養老制度,通過完善的養老制度、普惠性政策來兜住老年貧困的問題。
“兩基”并舉,
切斷致貧返貧的主要源頭
“兩基”就是基礎教育和基本醫療。要重視義務教育,特別是輟學問題;要重視義務教育完成后的職業技術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在基本醫療上要關注大病和慢病,數據分析表明,大病慢病是兩個主要的致貧原因。所以要抓住大病和慢病,實行鄉村醫生鄉村干部健康扶貧“雙簽約”,確保每個貧困戶有一名鄉村醫生簽約服務,有一名鄉村干部簽約幫助兌現政策。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和參保繳費救助、輔助器具免費適配救助、特殊困難幫扶救助六項措施有效銜接,才能兜住底線。
“兩力”同向,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既要強化幫扶助力,更要注重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繼續深化“六個幫扶”責任制,在全省實施省領導聯系幫扶、單位包村幫扶、縣際結對幫扶、企業合作幫扶、專業人才掛職幫扶、學校醫院對口幫扶。同時,要以習總書記“扶貧要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的重要思想為根本遵循,選好配強貧困村“兩委”班子,實施“農村本土人才回歸工程”,打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弘揚“右玉精神”,宣傳先進典型,引導貧困群眾自力更生;改進幫扶方式,建立激勵機制,形成政府關心、子女孝心和社會愛心聯動互促、激發內力新機制。
“兩金”互促,
發揮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益
“兩金”就是指財政扶貧資金和金融扶貧資金。首先要用好專項扶貧資金和統籌整合的財政扶貧資金,其次要高度重視金融扶貧政策的巨大保障和推動效應。這一輪脫貧攻堅,最大的亮點就是政府投融資的重大改革,通過財政資金來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扶貧領域,今后將是一個常態。比如說易地扶貧搬遷貸款資金的承接就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成功探索,今年我們要開展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都是由財政資金作為資本金放大和撬動政策性銀行的貸款,有的統貸統還,有的統貸分還,要運用好這個政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