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文
【摘 要】產業發展演進的規律一般是分工從簡單向復雜、從粗放向集約發展,從低級向高級形態演進,是產業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然歸宿。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產業經濟助力于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也成為城市發展相關工作人員思考的重心。作為一名從事產業經濟專業人員,本作者在此針對產業經濟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提出一些個人見解。
【關鍵詞】產業經濟;城市;發展
引言
我國產業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階段,供給側改革下的經濟形勢較為復雜,如何更好規劃城市發展,成為每個城市管理人員重點探討課題之一,這就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力度,注重城市產業經濟帶來的正面影響,避免城市產業經濟所帶來的負面作用,完善每個企業的創新制度和風險承擔制度有助于城市的健康發展和經濟提升。下文我們一起針對產業經濟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進行相關分析。
一、城市產業經濟概況
產業經濟由對應的三部分組成,即工業、農業與服務業三大產業。其中工業和農業兩部分產業經濟的轉型及發展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巨大機遇,而服壽產業則會進一步帶動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不斷調整城市產業經濟的結構,能夠使城市發展更符合其實際情況,而以此為基礎,需要對產業經濟在城市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促進作用進行探究。
二、產業經濟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
(一)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密切關聯
某種程度上來說,城市發展離不開產業經濟這一基礎因素,而產業經濟的發展又離不開城市發展這一重要支撐。作為集文化、經濟與政治為一體的中心,城市具有較為多樣化的功能,可以滿足居民的不同需求。而產業經濟的良好運營,很大程度上也與城市經濟及文化的進步密切關聯。產業經濟的結構會給城市布局及規劃帶來巨大影響,從而促進城市發展。
(二)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的相互作用
1.基礎設施的完善。
城市發展過程中,基礎設施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主要包含了通訊設施、交通設施以及水電資源設施等等,而產業經濟的順利發展,也離不開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作為支持。以水電資源為例,與城市生活用水相比,產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水電資源。反過來,產業經濟對基礎設施的較大需求又不斷為基礎設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保障基礎設施質量的同時,還要求其保持穩定性,持續供應。因而,在城市基礎設施為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性保障的同時,產業經濟又會反過來不斷刺激基礎設施進行自我完善。
2.土地資源的分配。
同樣是城市建設發展環節當中的關鍵性組成部分,包括城市地形環境、地貌及土地面積在內的土地資源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產業經濟的發展造成限制性條件。不同產業經濟下,對土地資源的需求也會存在差異。在城市土地資源分配的過程中,為了使產業經濟可以順利發展,往往會將產業經濟長期發展所需的土地資源作為首要考慮因素。以金屬重工業及化丁作為代表的一系列產業就是典型案例,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占用大規模的土地資源,而石油化丁作等產業則需要就近選擇沿海或者公路等交通條件相對便利的地區。
3.城市生態效益。
城市生態環境的優化,與產業經濟逐漸朝著節能低排方向的不斷轉型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城市生態建設中主要會遇到噪音污染、河流或者植被破壞以及空氣污染等間題。在城市生態效益的建設過程中,產業經濟結構的優化會為實際工作帶來較大推動作用。以加工業等為代表的勞動力密集產業可以集中分布在城市主要交通道路附近,而以計算機產業等為代表的技術密集產業則可以相對分布于城市軟環境內。產業經濟的可持續化發展,必然需要良好的城市生態效益相呼應,而城市發展也離不開產業經濟的支持。
三、產業經濟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分析
(一)城市產業布局影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優良的城市產業布局可以使城市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達到最優的效果。城市產業密度表現了城市產業在城市內部各地段土地利用的程度,是不同地段產業經濟活動聚集程度的反映。城市產業空間的密度往往存在兩種傾向:集中主義和分散主義。超過城市產業空間密度的邊際收益的過度密集,會造成消極的影響,增加企業交易成本,帶來城市土地開發成本、供水成本、能源輸入成本等聚集要素的投入成本的上升,產生一系列城市問題和負效益。
(二)城市產業布局影響城市勞動生產率
英國人文地理學家朵琳·麥茜(D.Massey)于1979年首次提出勞動空間分工這一術語。朵琳·麥茜認為,“透過勞動空間分工可以看到產業格局,而產業格局是反映來自于產業本身的空間差異的一種強有力的力量,并被這種力量投射到景觀上,進而可以看到空間分布的不均衡性。”艾倫·斯科特(AlienSCott)在探究現代城市是如何成長和發展時,也將勞動空間分工作為其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他認為,“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以及與當地勞動力市場的形成演變所形成的合力己經滲透到了整個大都市空間格局的根基。”所以說,城市產業布局的形成實際上就是城市勞動空間分工的過程。通過對城市產業的合理布局,從企業的角度說,可以使各功能分區內的企業充分利用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能夠有效的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但就從勞動力的角度來看,因為城市內部各功能區產業職能的不同,所以其主導產業和發展重點也不盡相同,不同的主導產業和發展重點使得各個功能分區對勞動力就業的吸納能力也很不相同。
(三)城市產業布局影響資本效率
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資本是一種稀缺性的資源,要促進城市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就要保證資本在循環過程中能夠獲得增值。所謂資本效率,主要是指“資本利用效率和資本總體配置效率。”資本效率的來源在于資本的持續的周而復始的價值運動,當資本的流動性較低時,其效率必然低下。在資本價值增值的運動轉化的過程中,需要克服的主要問題就是投、融資的時間結構和空間結構的矛盾。而合理的城市產業布局有利于資本效率的提高。由此可見,科學合理的城市產業空間布局對于有效地加快資本流動,促使城市源源不斷的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具有重要作用。endprint
四、產業經濟對城市空間結構的促進作用分析
(一)產業經濟對城市空間結構的規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城市空間結構的規劃過程中,為了使城市空間結構能夠滿足產業經濟發展需要,許多城市都根據產業經濟的發展需要對城市空間結構的規劃方案進行了調整,甚至根據產業經濟的整體形勢重新制定了城市空間結構的規劃方案,足見產業經濟對城市空間結構的規劃影響力之大。
(二)產業經濟對城市空間的合理布局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城市要想獲得快速發展,不但要保證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同時還要為產業經濟提供有力的支撐,保證產業經濟的良性發展,使產業經濟成為促進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基于這一需要,城市空間在合理布局的同時,將產業經濟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納入到城市空間規劃中,保證了城市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三)產業經濟對城市空間的有效利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隨著產業經濟規模的擴大,對土地、能源等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城市要想實現城市發展與產業經濟的協調發展,就要合理規劃土地、能源等有利資源,為產業經濟服務。為此,城市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實現了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使城市發展與產業經濟發展實現了協調統一,既保證了城市發展,又提高了產業經濟發展質量。
五、產業經濟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促進作用分析
(一)產業經濟結構的提檔升級,使城市生態環境朝著有利方向發展
在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傳統的高污染和高能耗的產業由于對城市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已經被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產業經濟的提檔升級,對城市生態環境改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產業經濟的提檔升級給城市生態環境改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使城市生態環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二)產業經濟結構的轉型,減少了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
通過產業升級和轉型,產業經濟已經實現了由高污染和高能耗企業向新能源和高科技企業轉變,對城市生態環境產生了重要影響,不斷優化了城市生態環境,同時也減少了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污染情況,使城市生態環境的污染狀況得到了明顯好轉。由此可見,產業經濟結構的轉型,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優化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創造了有利契機
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淘汰了高污染、高能耗等落后產能的企業,改變了城市生態環境,為城市的快速發展提供積極的促進,保證了城市生態環境得到良好的提升。所以,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城市生態環境的提升創造了有利契機,使城市生態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產業經濟與生態環境是在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系統動態演化中,尋求最佳動態平衡點。我們要通過研究、探求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作用機制,促進產業經濟與環境保護均衡發展,力爭進入良性循環。
六、結語
上文中,我們對產業經濟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作出了初步地分析。鑒于自身能力、工作經驗的限制,本文可能對產業經濟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論述的還不夠徹底、全面。整個論述過程中,甚至可能出現某些不恰當的觀點或問題。而要避免這些,必然需要各個同行們的批評和建議。希望廣大的相關從業者們,能夠立足于自身實踐,從思想、行動上對產業經濟對城市發展的促進提出有效的措施,從而為各個城市發展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姜鑫玉,姚子穎.淺述創意產業經濟背景下的城市發展[J].工業設計,2017,(01):110-112.
[2]方瑛.產業經濟溢出效應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J].武漢商學院學報,2017,31(03):40-42.
[3]劉雯.分析產業經濟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J].經營管理者,2014,(27):207.
[4]樊式之,王琴.城市發展下的創意產業經濟[J].當代經濟,2013,(15):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