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青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逐漸暴露出諸多弊端,影響和制約高校的健康持續發展。經濟全球化使得高校不僅面對來自國內的競爭壓力,同時,必須參與到國際教育市場的競爭中。高校必須通過管理的改革和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活力和競爭力,更好的為社會和國家服務。鑒于此情況,本作者將會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談談行政管理體制創新。
【關鍵詞】行政;高校;管理體制;創新
一、引言
科學有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是高校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創不是空穴來風的,也不是一時興起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樹立和堅定搞好我國高校行政管理體制運行工作的信念,深入研究我國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弊端所在,綜合借鑒先進的優秀的國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方面的成果和經驗,積極探索。基于此,下文將會分析一下行政管理體制創新。
二、高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它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必然要求
隨著高等教育的國際交流不斷加強,合作辦學不斷深入以及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提高,給高等教育新一輪改革和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國際間競爭的不斷加劇,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結合我國人口大國國情及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要求高等學校培養大批量的高素質人才。此外,據權威專家統計,未來十年各高校將面臨生源短缺、招生競爭加劇的局面,這都將給高等教育的發展提出巨大的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唯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才能健康持續發展。而現行的高校管理體制,特別是高校行政管理主要沿襲了計劃經濟時代的特征,已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影響和阻礙高等教育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當前高等教育面臨的社會發展形勢迫切要求高校進行政管理改革。
(二)它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與高校社會職能發揮相適應的必然要求
當前高等教育的發展已從依靠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張轉向辦學質量的提升階段,各高校紛紛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養特色的構建,從而提高學校辦學競爭力。課程改革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課程改革對高校管理提出了校本化、研究性和開放式的挑戰,迫切要求高校行政管理能較好解決這些重要難題。高校為了更好地適應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必須進行行政管理的改革。
(三)它是解決高校行政管理發展過程中面臨問題的重要途徑
當前,在高校行政管理過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管理理念滯后,管理機構臃腫,管理目標不明確,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員素質低下,服務意識和效率意識缺乏,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已影響了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提高。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對現行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進行適當改革,實現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求效益、向管理要人才的良性運行機制。
三、創新高校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的對策
(一)多元化管理
多元化管理是時代教育發展趨勢,在多元化管理中首先要實現融資渠道的多元化,拓寬渠道,確保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真正落實,把更多的社會資金注入高校教育,密切高校與社會的聯系。形成高校服務社會,依靠社會以及社會發展訴求與高校的依存關系;其次,辦學形式的多元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能夠使學校的教育更加面向實際,是素質教育本質要求實現的根本出發點,也是改變應試教育傳統教育觀念和整體應試教育局面的中堅力量;最后實現教育行政交流的國際化,積極主動吸收國外的先進行政管理體制中的優秀成果,進一步增強我國高校國際化發展的水平和檔次。
(二)政府調控方面的把握能力
第一,政府對高校教育的調控政策的制定,首先要求政府必須切實轉變自身職能,改變過去占主導地位的現狀,通過加強高校與社會的緊密聯系為出發點,促進教育實用性和人才應用性等方面的核心競爭能力;第二,在明確政府和高校兩者行政管理方面的關系上要注重雙方之間的配合,特別是在人力資源開發管理上。例如,完善校長選拔機制,健全國內教師資源的信息數據庫等等,統籌配合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
(三)依法自主辦學方面
首先,切實落實和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擴大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創新高校的行政體制運行模式,根據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配套建設與之相適應的一系列自主辦學權方面的政策,該落實的落實,該擴大的擴大,要敢于創新,還要有改革的擔當,才能夠確保我國高校自主辦學的順利進行;其次,建立自主的高校行政管理協調機制,確保行政管理各個方面工作能夠協調順利的開展。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和薪酬機制
建立靈活的薪酬管理體系能在更大程度上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績效考核不應一概而論,應考慮工作量的情況。對崗位的職責、權利和義務進行嚴格的界定,引入競爭機制,按崗擇優聘用合格人員,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五)實現對高校行政管理質量的監督與考核
實現對高校行政管理質量的監督與考核,對于不斷促進高校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有著無比重要的促進意義。對于高校行政體系管理來說,應積極推行兩級管理,保證高校管理權限下移,同時更要對二級院系的績效進行嚴格而明確的考核,保證制度和體系的完整性。首先,在進行考核的時候,應保證內容的完整性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從二級院系工作的完成情況、工作細致與否、工作質量等方面來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通過科學化的方式來對之進行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其次,對于高校行政管理質量監督與考核來說,應保證監督方式的靈活性,只要二級院系的相關工作能夠順利完成,就不應該過分干涉他們的工作方式,而是要給予工作人員足夠的空間和機會來進行調整,提升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第三,對于高校行政管理質量監督與考核來說,應該給二級學院放權,但這并不意味著允許其權力過分夸大,而是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組織,發揮高校行政管理體系的約束作用,調動二級院系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從而穩定高校工作秩序,為學生未來成長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四、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加深認識了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希望通過本文針對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的探討,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入更多的相關從業人員參與探討當中,對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多分析,多探討,多研究,進而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推動高校事業的健康發展。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識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處,還望各位不吝指正。
參考文獻:
[1]梁樺.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2):254-255.
[2]李小芬.新形勢下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07):46-47.
[3]高建寧.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探究[J].統計與管理,2017,(04):171-172.
[4]潘英桃.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創新思路[J].人力資源管理,2010,(01):5.
[5]湯永杰,郭慶海.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內部管理機制創新的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07,(12):13-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