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銘
【摘要】隨著高校的擴招,體育學校的生源越來越差,英語學習的基礎越來越薄弱,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待提高。而且,體育生的英語水平相對來說更差一些。所以,一線教師要做好改革工作,要通過自主與合作學習法的應用來改善這一現狀,要通過恰當英語活動的組織和應用來服務于英語教學,以為高效英語課堂的實現以及學生英語素養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自主合作 英語 基礎知識 應用 評價
在英語教學中倡導自主、合作學習方式是落實課改“以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等相關理念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凸顯學生課堂主體性的重要活動之一。所以,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灌輸式的教,學生要改變死記硬背的學,要通過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來重新建構真正有助于學生發展的英語課堂。因此,本文我們就從以下幾種自主性、合作性的英語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應用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一、自主合作學習基礎英語知識
在傳統的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一講到底是課堂教學的常態,被動的學習讓原本基礎就差的體育生更加看不到英語學習的興趣點。所以,為了改變這種狀態,也為了重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要通過倡導自主合作式的英語學習方式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并通過恰當活動的組織來確保英語課程目標順利完成。
例如:在教學《Interests and Hobbies》時,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熟練表達有關“hobby”這一類話題,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運用“like/love/enjoy/be interested in+doing sth”等詞語組織語言進行表達。當然,也為了打破傳統課堂的沉悶,給枯燥的英語課堂注入生機,所以,在這節課的教學時,我選擇了自主合作學習,先組織學生自己對教材中的文本進行嘗試閱讀,并通過動手對陌生詞句的查找來嘗試對文本做出整體的理解。之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be interested in+doing sth”的用法進行討論,并嘗試自主造句,同時與小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如:When I was a small boy, I used to be interested in flying kites, too.// I am interested in reading English novels等等。引導學生大膽的使用這一固定搭配來進行造句,這樣一來能夠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應用能力,二來也能鍛煉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對高效英語課堂的實現也起著積極地作用。因此,在中職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時,教師要立足于英語教材,要通過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來真正為學生基本英語素養的提升做好保障性工作。
二、自主合作應用所學英語知識
“應用”是知識學習價值的最終體現,也是教學的最終目的之一。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現象直接說明了目前學生英語應用現狀,也間接的說明了培養學生的知識靈活應用能力對學生發展,對英語教學現狀的改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倡導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有意識的給學生搭建自主合作應用的平臺,鼓勵學生在開口說,自主寫的過程中養成積極、自主的英語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時,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要求學生學會談論天氣,是學生生活中最熟悉的話題,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授課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借助這一單元的重點詞匯進行交流和表達,比如:Whats the weather there like in winter?//Hows the weather in spring?等相關的句子進行相關的表達和應用活動,同時,我還組織學生獨立完成一篇有關“Weather”話題的文章,并與小組成員一起進行互評,以促使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掌握知識,在自主合作中學會應用知識,同時,也為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自主合作評價英語學習情況
評價是每節課都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是,很多教師生都認為評價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導致評價的價值得不到根本的體現。然課改下的課堂評價將相關的范圍進行了拓展,評價不在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應該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所以,在倡導自主合作方式的背景下,我們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評價和小組互評,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明確自身的優缺點,而且,對端正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課改下的英語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要通過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有效落實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進而,也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真正樹立起積極地英語學習態度。
參考文獻:
[1]鄒俊.分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周雪松.淺析體育學校的“自主、合作”英語教學[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