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如何建造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實現“課堂”所應承載的使命,撥動學生關注課堂的琴弦呢?筆者采用諸如故弄虛玄式、實事求是式、學識淵博式、競爭獎勵式等變化而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實現它。
【關鍵詞】課堂 學生 智慧 琴弦
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的保障,通過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將人類文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體驗有機結合起來,追求高效課堂與個性課堂。讓每一堂課成為孩子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讓每一位教師在這個舞臺上施展自己的才華;讓每一個孩子充滿自信,收獲成功。
有效課堂、高效課堂,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等這些理念的提出和教學方法的實施,無一不是為了實現“課堂”所應承載的使命:學有所得,學應所得。那么,如何撥動學生關注課堂的這根情弦呢?筆者有如下做法和體會,在此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首先,我們要認識課堂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 高效課堂的本質 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高效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們作為一些活生生的個體,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中,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生成性的課堂,是基于對話的充滿生機活力的互動課堂,所以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課堂的主體也應該是學生的。只有教師真正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主體性,實現師生雙方的相互承認,互相溝通和互相理解,實現多方面的平等;只有教師真正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情,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隨時調整教學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課堂包括:
1.制定目標。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它如同人的大腦,發揮著“指揮部”的作用。
2.明確任務、選擇策略和實施教學。明確了任務之后,我們不能“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還必須思考該怎樣做才能達到更好地效果,才能讓效率更高。
3.總結反思。課堂小結既要注意精心設計又要考慮其效果。“小結反思”其實很重要。從短期來看,反思能夠讓我們知道不足之處,可以及時彌補;從長期來看,經常性的反思能夠提高我們的思辨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其次,我們要讓課堂充滿智慧
《辭海》中對智慧的解釋是,“智慧是指對事物認識、辯解、判斷、處理和發明創造的
能力”。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初步概括了智慧的要點:智慧是一種整體品質,它在情境中誕生和表現,以美德和創造為方向,以能力為核心,以敏感和頓悟為特征,以機智為主要表現形式,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的結合賦予它底蘊和張力。
情感是建構有效課堂的首要因素。課堂上,老師激情飛揚,以情激情,才能讓學生在
輕松、愉快、興奮中不知不覺地邁進語文學習的殿堂。然而,有效的語文課堂不僅僅需要教師激情投入,真情付出,它更需要教師用智慧去創造。智慧型的課堂當然需要智慧型的老師。
富有學識,也才高八斗、滿腹經綸、教學成績優秀未必能成為智慧型老師;富有愛心,但僅僅富有愛心,即便能關注所有學生未必能成為智慧型老師;經驗豐富,但僅憑經驗豐富,能自如處理教育教學問題也不能成為智慧型老師;到底什么是智慧型教師?
智慧型教師是指那些思想高尚具有正確的道德知識、敏銳的洞察力、自覺自如地接受并利用新知識、善于發現拋出問題,激發學生思維,引領學生走向知識、獲得智慧與技能、健康成長、和諧發展的老師。
智慧型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而知識又包括學科及相關知識、策略知識。策略知識包括課堂氣氛的營造策略、教學節奏的掌握策略、和對學生的評價策略、班級管理策略、反饋策略等等。
智慧型老師要努力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教師專業標準,其中一條就是“終身學習”。智慧型老師還要是“研究”型的教師、“反思”型的教師。人沒有反思,人生就沒有價值。教師沒有反思,教學就不會有進步成長。
三、再次,我們要豐富課堂教學方法
智慧與有效猶如一對雙胞胎,是緊密相連的,智慧的課堂一定是有效的,而有效的課堂必定充滿智慧。
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國家督學成尚榮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哲學指導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因此“智慧教育”是近幾年來教育界熱議的一個話題。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過程,一種境界。
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成就了智慧型的課堂以及高效的課堂。
重視教學方法的設計,可以從有效的情境、有效的訓練、有效的拓展、有效的探究等方面豐富課堂的教學方法。多年的實踐操練,我主要開展過以下方式:
1.故弄玄虛式——課堂上,老師時常故意賣賣關子,故意出錯,讓學生來糾正。這樣做,可以挑起學生的糾錯意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理。
2.實事求是式——老師不是萬能的,老師難免也會出現錯誤,如筆誤、口誤,這個時候老師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并虛心向學生請教,老師的坦蕩胸懷,比自以為是要強很多很多。
3.學識淵博式——老師一定要有才華,就像人們常說的老師應該具有“一桶水”、“一湖水”,才能教給學生“一瓢水”。用學高為師的才氣獲得學生由衷的敬佩。
4.競爭獎勵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比學趕幫超,老師用練習本、水彩筆、書籍等學習用品對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讓學生在獲勝中提升參與意識、榮譽意識,提升學生關注課堂的積極性,撥動學生的一根根琴弦,師生共同彈奏出一曲曲高效課堂的樂章。
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將智慧巧妙地融入課堂、融入整個生命的引導過程,撥動學生關
注課堂的琴弦,開發學生的潛能,凸顯學生的個性,將是我們每個教師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躍 ,《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1
[2]KCP666,《我的語文課堂教學智慧》百度文庫 2013-07-20
[3]sdsonia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67121040
[4]https://zhidao.baidu.com什么是智慧課堂?如何構建智慧語文課堂?2016-3-15
[5]無錫市新安中學課題組《打造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2011-6-11
作者簡介:
曾凡鈺,女,1965年10月出生,湖北宜昌人,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語文教師,副教授,具有30年的實踐教學經驗,親和力強,善于與學生溝通,課堂教學方法豐富多樣,深受學生喜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