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召權 胡偉峰 梁峭
摘要:為更好地滿足智能電視個性化的用戶需求,通過對影響智能電視設計的環境因素、人因因素以及產品自身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根據產品設計相關理論并結合專家訪談意見,從目標人群、功能內容和外觀造型三個方面提出了智能電視個性化的設計策略。構建了智能電視個性化設計的方法與流程,通過對用戶的問卷調研和深入訪談,得出個性化設計的具體產品因素,利用智能電視的實際設計案例進行理論驗證,結果表明該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產品設計 個性化設計 設計流程 智能電視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5-0100-02
引言
隨著人們更加重視個性的滿足和精神的愉悅,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日益迫切。符合用戶身份、滿足個性需要的產品日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產品的個性化設計逐步興起,然而目前產品的個性化設計主要由設計師根據個人經驗和喜好來決定,缺乏系統的設計方法。筆者以智能電視的個性化設計為例,通過對影響智能電視設計因素的分析提出個性化的設計策略,并利用實際設計案例對產品的個性化設計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驗證。
一、智能電視設計因素分析
智能電視的使用環境較為特殊,通常處于客廳的重要位置,因此不僅受到客廳裝修風格、光線明暗等因素的影響,還將面對家庭中的所有用戶,需要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以下為影響智能電視設計因素的具體分析:
(一)環境因素
由于使用位置相對固定,智能電視在外觀設計上受到家居環境和裝修風格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處在客廳中重要位置的電視,必須考慮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符合整體的裝修風格,并與周邊的配套設施形成統一的視覺效果。
(二)人因因素
電視面向的使用人群為家庭中的所有成員,兒童、青年及老年人組成了典型的家庭結構,年齡層次的巨大差異,帶來收看內容、使用習慣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同一年齡段的人群,也會因為經濟收入、教育背景等因素,形成不同的個人喜好。由于電視的使用人群比較特殊,在保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還應該考慮人群的差異化特征,從而進行有針對的個性化設計。
(三)產品因素
產品設計包括功能要素、結構要素、形態要素、色彩要素、材料要素等,功能是產品設計的價值根本,造型是智能電視外在的有形表現,不同造型風格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色彩和材質同樣也對視覺有著很大的影響,技術的因素也必須加以考慮,操控技術驅動著交互方式的改變。(如圖1)。
二、智能電視個性化設計策略
智能電視的設計受到環境、人因和產品因素的影響,為了實現個性化的設計目標,需要考慮不同因素的前提下,通過目標人群的精準定位、功能的創新和造型風格塑造等綜合的設計手段來實現個性化,根據產品設計相關理論并結合專家訪談意見,對智能電視個性化設計提供設計策略:
(一)目標人群定位個性化
不同人群對電視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預期存在差異,因此需要對目標人群的心理特征進行研究。人群的劃分有不同的依據,個性取向的差異主要是由種族差異、國別差異、民族差異、性別差異、文化差異和審美差異以及年齡差異決定的,如年齡差異帶來需求的差異,不僅表現在節目內容的選擇上,外觀造型的喜好上同樣也存在差異。同一款產品很難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因此需要對人群加以區分,為不同的人群進行不同的設計,以符合相應的功能和審美需求。
(二)功能內容個性化
除了基本的電視節目收看功能之外,附加功能和節目內容的差異化對于智能電視的個性化設計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功能與內容的個性化不僅是智能電視的賣點所在,同樣也能夠與其他電視品牌形成差異化。如酷開電視A55旗艦版,融合了三合一電視功能,分別針對老人、兒童及年輕人設計三款風格迥異的遙控器和不同的操控交互界面,滿足家人對電視的不同需求,節目內容的差異化同樣可以使電視更具個性化。功能與內容的個性化需要建立在目標人群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人群的喜好與個性化的需求,從而進行功能的定義。
(三)外觀造型個性化
外觀造型作為直觀的表現形式,對消費者的視覺和情感產生刺激并影響購買判斷。影響智能電視外觀造型的因素包括家居風格、使用環境、以及目標消費者特定的內在性格情感因素等,通過對形態、色彩、材料及表面處理工藝等元素進行綜合運用,利用視覺特征使消費者產生意象聯想,尋求情感共鳴。主要有以下措施:一、造型風格化。通過線與面不同的處理方式,使電視呈現特定的造型風格,滿足目標人群的特殊喜好。在通常的設計中,主要通過硬朗的線條、銳利的轉角使產品具有立體感與雕塑感,或者通過復雜的按鍵、裸露的金屬營造科技感和機械感,又或是通過柔美的曲線和平滑的過渡增加感性與自由,塑造陰柔之美。二、色彩的多樣化。傳統的電視設計中采用黑白灰的色彩搭配方式,缺乏變化與個性,在個性化的設計中可以大膽地運用明亮的色彩,表現個性與時尚。三、材料與工藝的個性化。不同的材料給予用戶不同的印象”…,除了金屬與塑料之外,玻璃、陶瓷等材料也可以加以使用,并利用先進的加工制造工藝,實現智能電視外觀的個性化設計。(如圖2)。
三、智能電視個性化設計案例
設計案例為作者本人參與的胡偉峰教授與江蘇毅昌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實際項目,作品被客戶選中并完成樣機制作,最終參加IFA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會,取得不錯的反響,具體設計過程如下:
(一)目標人群選定與分析
通過對智能電視銷售人員進行訪談,了解到中青年為電視主要購買群體,考慮到青年人更加多樣的需求和更寬泛的接受程度,設計的目標人群定位為24-30歲的年輕群體。通過典型用戶深入訪談并結合專家意見制作出調研問卷,在無錫和蘇州兩地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87份,其中女性39名,男性48名。被測對象職業包括設計師、教師、公司職員等,平均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上,調研問卷結果整理見(表1)。
(二)功能設計
通過對選取的12名典型用戶進行深入訪談并結合電視從業人員的專業意見,針對目標人群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特點選取專業音響、照片處理等5個功能點進行問卷調研,根據結果分析發現,最受歡迎的3個功能點為手機互聯、專業音響和照片處理。針對手機互聯,設置手機操控電視和內容屏幕共享的功能,打造智慧家庭平臺;針對專業音響功能,采用類似于小米3s智能電視的方式,分離部件單獨作為音箱使用;針對照片處理功能,電視可以直接訪問云相冊,內置照片處理軟件,實現修圖分享等功能。
(三)外觀造型設計
首先,根據調研問卷中對家居風格和產品意象的統計分析,發現目標人群在家居風格上更喜歡簡約的北歐風格,在產品意象上喜歡科技感與未來感的設計,從而確定了智能電視簡約、科技的造型風格。其次,根據目標人群在造型語言上對直線立體的喜好,在線、面的處理上采用直線和直面搭配的方式,塑造產品的立體感和雕塑感,設計草圖(如圖3)所示。為了進一步探索造型的個性化,更加大膽地運用傾斜的邊緣線條和非對稱的設計方式,形成全新的造型語言,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設計效果(如圖4)所示。再次,根據調研結果,在材質的選擇上區別于現有產品,主體的正面和背面均采用鏡面玻璃材質,搭配銀灰色金屬底座和灰色金屬屏幕邊框,帶來簡約整體的視覺感受,(如圖5)所示。最后,調研過程中發現,男性更喜歡黑白灰的色彩,而女性則傾向于彩色色調,存在性別差異,所以在色彩上不僅有灰色的男性搭配,而且嘗試采用彩色色調,滿足女性的喜好,體現青年群體的個性與時尚,色彩方案(如圖6)所示。
結語
智能電視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企業不斷開發新產品來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需要,個性化的設計策略不僅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能夠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增加對產品的價值認同,實現情感上的深度溝通。在對環境因素、人的因素和產品自身要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智能電視個性化設計在人群定位、功能與造型方面的設計策略并以實際的項目作為設計案例,為設計師在設計實踐中進行個性化設計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