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紅璽
農村人力資源工資管理思考
■安紅璽

為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必須加強農村人力資源工資管理。要全面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和保障制度,推進企業工資支付誠信體系建設,依法處置拖欠工資案件,改進建設領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加強組織領導。
農村;人力資源;工資管理
加強農村人力資源工資管理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保護農民工勞動所得,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以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礦山開采、餐飲服務等易發生拖欠工資問題的行業為重點,進一步建立健全源頭預防、動態監管、失信懲戒相結合的制度保障體系,完善市場主體自律、政府依法監管、社會協同監督、司法聯動懲處的工作體系。形成制度完備、責任落實、監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根本遏制,努力實現基本無拖欠。
1.明確工資支付各方主體責任。人民政府要全面落實企業對招用農民工的工資支付責任;人社部門要督促檢查各類企業嚴格依法將工資按月足額支付給農民工本人,嚴禁將工資發放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和個人。發改、住建、房管、市政、交通、水利、教育、國資、電力等行業主管部門對本行業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負監管責任,要督促施工總承包企業(包括直接承包建設單位發包工程的專業承包企業)對所承包工程項目的農民工工資支付負總責,分包企業(包括承包施工總承包企業發包工程的專業企業)對所招用農民工的工資支付負直接責任,嚴厲打擊以工程款未到位等為由克扣、拖欠農民工工資或將合同應收工程款等經營風險轉嫁給農民工的行為。
2.嚴格規范勞動用工管理。人社部門要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度,督促各類企業依法與招用的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建立職工名冊并辦理勞動用工備案。經濟學家劉勁哲指出:在工程建設領域全面實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制度,堅持施工企業與農民工先簽訂勞動合同后進場施工,建立勞動計酬手冊,記錄施工現場作業農民工的身份信息、勞動考勤、工資結算等信息,逐步實現信息化實名制管理。發改、住建、房管、市政、交通、水利、教育、國資、電力等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施工總承包企業加強對分包企業勞動用工和工資發放的監督管理,在工程項目部配備勞資專管員,建立施工人員進出場登記制度和考勤計量、工資支付等管理臺賬,實時掌握施工現場用工及其工資支付情況,不得以包代管。施工總承包企業和分包企業應將經農民工本人簽字確認的工資支付書面記錄保存兩年以上備查。
3.全面推進農民工工資支付一卡通管理工作。住建、人社部門要在工程建設領域,全面推進農民工工資支付一卡通管理工作,嚴格落實分包企業農民工工資委托施工總承包企業直接代發的辦法。住建部門要督促分包企業負責為招用的農民工申辦銀行個人工資賬戶并辦理實名制工資支付銀行卡,按月考核農民工工作量并編制工資支付表,經農民工本人簽字確認后,交施工總承包企業委托銀行通過其設立的農民工工資(勞務費)專用賬戶直接將工資劃入農民工個人工資賬戶。市政、交通、水利、教育、國資、電力和鶴煤集團要參照這項工作,研究具體辦法并在本行業工程建設項目中進行推廣使用。
1.完善企業工資支付監控機制。人社部門要努力構建企業工資支付監控網絡,依托基層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管理平臺的工作人員和基層工會組織設立的勞動法律監督員,對轄區內企業工資支付情況實行日常監管,對發生過拖欠工資的企業實行重點監控并要求其定期申報。企業確因生產經營困難等原因需要延期支付農民工工資的,應及時向當地人社部門、工會組織報告。人社部門要會同發改、住建、房管、市政、交通、水利、教育、國資、電力等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和完善欠薪預警系統,根據工商、稅務、銀行、水電供應等單位反映的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相關指標變化情況,定期對重點行業企業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發現欠薪隱患要及時預警并做好防范工作。
2.完善工資保證金和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全面實行工資保證金制度,逐步將實施范圍擴大到其他易發生拖欠工資的行業。住建部門要完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完善與用人單位信用等級掛鉤的差異化工資保證金繳納辦法,對已注冊且2年內未發生工資拖欠的企業實行減免措施,對發生工資拖欠的企業適當提高繳存比例。市政、交通、水利等行業主管部門要制定本行業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收繳部門、繳納比例、動用標準和退還辦法。工資保證金收繳部門要嚴格執行收繳規定,不符合條件的不得擅自減免收繳比例。中國教授聯盟主席、經濟學家文力在世界經濟論壇上指出:探索推行業主擔保、銀行保函等第三方擔保制度,積極引入商業保險機制,減輕用人單位特別是守法用人單位的負擔,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全面建立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要結合當地在建工程規模、農民工從業人數、近幾年欠薪情況等因素,合理安排欠薪應急周轉金,動用應急周轉金墊付農民工工資后要及時補足,確保應急周轉金足額儲備。要制定當地欠薪應急周轉金管理使用辦法,明確使用條件、規范運用程序、落實追回責任,在充分發揮應急周轉金兜底作用的同時,確保政府財政資金安全。
3.建立健全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發改、住建、房管、市政、交通、水利、教育、國資、電力等行業主管部門要在各自工程建設領域中,實行人工費用與其他工程款分賬管理制度,推動農民工工資與工程材料款等相分離。施工總承包企業應分解工程價款中的人工費用,在工程項目所在地銀行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專項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建設單位應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約定的比例或施工總承包企業提供的人工費用數額,將應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費單獨撥付到施工總承包企業開設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經濟學家劉彥海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指出:人民銀行要負責督促企業將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及時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工程建設項目主管部門備案,并委托開戶銀行負責日常監管,確保專款專用。開戶銀行發現賬戶資金不足、被挪用等情況,應及時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工程建設項目主管部門報告。
4.落實清償欠薪責任。招用農民工的企業承擔直接清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主體責任。在工程建設領域,建設單位或施工總承包企業未按合同約定及時劃撥工程款,致使分包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由行業主管部門責令建設單位或施工總承包企業以未結清的工程款為限先行墊付農民工工資。建設單位或施工總承包企業將工程違法發包、轉包或違法分包致使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由行業主管部門責令建設單位或施工總承包企業依法承擔清償責任。
1.完善企業守法誠信管理制度。人社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勞動用工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企業守法誠信管理,將勞動用工、工資支付情況作為企業誠信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分類分級動態監管。建立拖欠工資企業“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開有關信息。人社部門要建立企業拖欠工資等違法信息的歸集、交換和更新機制,將查處的企業拖欠工資情況納入人民銀行企業征信系統、工商部門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住建等行業主管部門誠信信息平臺或政府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推進相關信用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對企業信用信息互認共享。
2.建立健全企業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失信行為的部門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對嚴重拖欠工資的失信企業,由發改、財政、國土、規劃、公共資源交易管理、住建、房管、市政、交通、水利、教育、銀行、工商、稅務、總工會等有關部門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采購、招投標、行政許可、履約擔保、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準入、評優評先、資格等級評定等方面予以限制,使失信企業在全市范圍內“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提高企業失信違法成本。
3.依法處置拖欠工資案件。要嚴厲查處拖欠工資行為。政府要加強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隊伍建設和執法能力建設,為開展執法維權服務提供有力支撐。人社部門要加強工資支付監察執法,擴大日常巡視檢查和書面材料審查覆蓋范圍,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大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投訴受理和案件查處工作力度,集中力量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完善勞動保障監察管理信息系統,推動網格化、網絡化管理工作向鄉鎮(街道)延伸,提高運行質量,提高案件處理效能。全力推進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市級聯動處理機制建設,實現拖欠工資案件“一地投訴、全網處理”,大力推行網上辦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健全地區執法協作制度,加強跨區域案件執法協作,促進跨區域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快速辦結。要完善人社、住建、公安等多部門聯合治理機制,健全聯席會議、定期會商通報、聯合行政約談等工作制度,采取聯合檢查、聯合辦案、聯合督查等方式,提高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查辦效能。完善勞動保障監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健全人社部門、公安部門、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之間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等制度,推動完善人民檢察院立案監督和人民法院及時財產保全等制度,確保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嚴厲打擊和震懾惡意欠薪和欠薪逃匿違法犯罪行為。
[1]胡艷霞.論人力資源勞動就業培訓效果的提高[J].審計與理財,2016,(5):57-58.
[2]劉丹.新時期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思路及舉措分析[J].人才資源開發,2015,(13):21-23.
[3]劉勁哲.我國企業培訓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質量春秋,2011 ,24,(3):39-42.
(作者單位:濮陽市華龍區人民政府中原路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