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賽瓊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醫院骨科,福建莆田 351146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護理體會
曾賽瓊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醫院骨科,福建莆田 351146
目的分析及探索預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術后出現深靜脈血栓的護理措施,并總結護理體會。 方法收集本院骨科病房2015年3月~2017年3月間接收的患下肢骨折的10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共50例,為其提供常規臨床護理干預服務;護理組共50例,入院后接受與對照組相同的護理服務,同時在此基礎上加用針對性的深靜脈血栓預防性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兩組服藥依從性﹑健康教育依從性﹑出院復診依從性。同時通過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及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兩組術后住院時間﹑下床時間。結果與對照組進行對照分析發現,護理組的服藥依從性﹑健康教育依從性﹑出院復診依從性均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滿意度顯著更高(P<0.05);護理組的住院時間﹑下床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服務,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同時可以降低住院時間,值得借鑒。
下肢骨折;老年;深靜脈血栓;預防性護理干預措施;護理滿意度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后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1-2],特別是好發于老年患者。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一旦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往往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活能力,這樣即會導致患者的住院時間延長,提高其醫療負擔,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導致患者出現致命性的肺栓塞[3-5],甚至直接導致患者死亡,從而對廣大患者的身體生命健康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威脅。因此,針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出現采用科學有效的﹑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干預措施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收集本院骨科病房2015年3月~2017年3月間接收的患下肢骨折的50例患者,施行針對性的深靜脈血栓預防性護理干預措施,可見效果滿意,現總結護理措施及效果如下。
收集本院骨科病房2015年3月~2017年3月間接收的患下肢骨折的100例患者,入組標準:(1)100例患者均滿足下肢骨折的相關診斷標準;(2)均經相關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3)均未合并意識或智力障礙;(4)均無合并精神疾病或障礙者;(5)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同意;(6)經本院醫學倫理研究委員會批準通過。參考隨機雙盲分組法將10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共50例,包含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其中年齡最小的有60歲,年齡最大的有86歲,平均年齡(67.27±10.86)歲;骨折類型:19例患者為股骨頸骨折,13例患者為股骨干骨折,18例患者為脛腓骨骨折。護理組共50者,包含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其中年齡最小的有60歲,年齡最大的有86歲,平均年齡(67.27±10.86)歲;骨折類型:19例患者為股骨頸骨折,13例患者為股骨干骨折,18例患者為脛腓骨骨折。兩組患者的以上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50例患者為其提供常規骨科護理干預服務,主要為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并做好記錄;骨科術后適時抬高患者患肢等。護理組50例接受與對照組相同的常規護理服務,同時再次基礎上加用針對性的深靜脈血栓預防性護理干預措施,具體的護理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1.2.1 健康教育 絕大多數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均不了解關于骨折術后并發癥等一系列情況,也缺乏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害性的深入認識,因此為了有效預防老年骨折患者術后形成危害性很大的下肢深靜脈血栓,責任護士應向患者及家屬告知并充分普及關于患者術后可能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害,詳細講解深靜脈血栓的發病原因﹑發生過程﹑治療措施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叮囑患者注意戒酒﹑戒煙,術后叮囑患者注意少食高脂﹑高糖﹑高膽固醇﹑高熱量類食物,多食用高纖維食物,每日攝入量要有詳細計劃表。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患者專用食譜,對患者合理分配膳食,嚴格叮囑患者自律自戒,嚴禁進行按摩與擠壓患肢,以避免血栓脫落,同時主動避免不利于自身康復的一切不當行為。指導患者對體位進行定時的更換,以避免壓瘡的出現。協助及指導患者進行床上大小便,確保大便的通暢,以避免由于用力過度造成血栓脫落。
1.2.2 心理疏導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由于患肢疼痛,且需保持長時間臥床等原因的影響,往往容易出現悲觀﹑不安﹑焦慮及抑郁等負面情緒,故責任護士在為患者提供護理干預服務時,應注意對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行合理的疏導,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及負面情緒狀態,且根據評估結果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服務,以有效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指導患者通過看書﹑聽音樂等方法舒緩情緒。
1.2.3 體位干預與功能鍛煉干預 叮囑患者術后注意保持臥床休息,將下肢抬高約30°,以促進下肢的血液回流,緩解患者的下肢水腫情況;注意不可在患者的膝下墊軟枕,以防止對其靜脈回流造成影響。叮囑及鼓勵患者早期進行下床活動訓練,術畢后24h指導患者進行下肢抬高鍛煉,且使患者了解并認同術后主動活動和被動活動的重要性,監督并指導患者一切不利于術后移植骨瓣愈合的活動行為。針對不能下床活動的患者,應鼓勵且督促患者于床上進行足部屈伸鍛煉。急性期完畢后,進行下床活動的過程中,應給予醫用彈力襪穿戴或給予彈力繃帶,經外力提高患者的靜脈管壁壓力,從而加快下肢靜脈回流。然后于患者平臥休息時將彈力襪﹑彈力繃帶解除。
1.2.4 病情觀察 每天對患者雙下肢相同部位的周徑進行觀察,密切監測患者術后的腫脹緩解情況,密切監測患者的雙下肢皮膚溫度﹑色澤與足背動脈搏動。嚴密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胸痛﹑胸悶及呼吸困難等肺栓塞表現,一旦發現應及時通知臨床醫師進行處理。針對伴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術畢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處理,以避免血栓的形成。用藥完畢后應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鼻出血﹑牙齦出血﹑皮膚淤點及瘀斑等不良情況。
1.2.5 靜脈保護 術畢后注意防止患肢穿刺,長時間進行靜脈輸液的患者,應注意對靜脈進行合理的保護,防止于相同部位反復進行穿刺。
1.2.6 其他干預 為患者構建良好的病房環境,保持病房的空氣清新﹑干凈整潔﹑溫濕度適宜,同時做好對患者的保暖措施干預。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健康教育依從性﹑出院復診依從性。同時通過參考上海市護理質量控制中心《護士滿意度測評表》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及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在派發調查表前先向患者及家屬解釋調查的目的﹑意義,根據實際情況和他們的主觀感受在責任護士不在場情況下進行填寫,保證調查的客觀與真實。調查結果總分在9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85~94分為滿意;75~84分為一般;65~74分為不滿意;65以下為很不滿意。總滿意率=(很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觀察患者住院時間﹑下床時間。自制問卷信效度檢驗(α=0.7023)。
納入并詳細記錄本研究中的全部計量及計數資料,然后輸入SPSS20.0統計軟件中開展分析分析,其中前者經()進行表示,且以t檢驗方法進行分析;后者經[n(%)]進行表示,且以χ2檢驗方法分析,如果現實P<0.05則提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統計發現,護理組的服藥依從性﹑健康教育依從性﹑出院復診依從性均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n(%)]
問卷調查發現,護理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4.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4.0%,故可見與對照組進行對照分析發現,護理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更高(P<0.05)。如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經統計發現,護理組的住院時間﹑下床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3。

表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下床時間比較
下肢深靜脈血栓主要指骨科患者的下肢深靜脈之內的血液發生了不正常的凝結,特別是好發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9]。一旦發生該并發癥,則會引發患肢腫脹,皮溫上升,皮膚紫紺,順靜脈壓痛表現,其中病情嚴重者則會導致患肢高度腫脹,產生嚴重疼痛,足背動脈搏動消失等后果[10-11]。而當血栓脫落,則會導致肺栓塞,從而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
相關研究表明,造成患者下肢深靜脈主要有三個原因[12-14]:血管內皮的光滑程度﹑血液的流動速度和血液的流動狀態。在骨科手術中,下肢骨折手術患者術后往往需要制動,長時間臥床,故血流緩慢,易產生血栓,再加上因骨折伴靜脈局部挫傷﹑骨折碎片傷或撕裂傷,且受到術后高凝狀態的影響,很容易造成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同時,老年患者還伴有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飲酒史﹑吸煙史及下肢靜脈曲張等血栓誘發因素[15],護理組出現深靜脈血栓1例,對照組出現深靜脈血栓9例,他們均伴有以上誘發因素。因此,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進行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干預服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中我們針對5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干預服務,通過健康教育﹑輔助功能鍛煉等系統性護理干預服務干預后,與對照組進行對照分析發現,護理組的服藥依從性﹑健康教育依從性﹑出院復診依從性均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針對性的深靜脈血栓預防性護理干預措施,更夠增進患者及家屬對該病的認識,緩解緊張心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復。護理組的住院時間﹑下床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經過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服務有助于預防及減少深靜脈血栓的發生,且通過更全面的護理干預服務也更能使患者滿意。同時,通過下肢靜脈加壓泵﹑足底靜脈泵﹑登記彈力襪等措施均可促進下肢血液回流,降低患者的下肢靜脈血栓風險。此外,還應強化病房巡視,早期發現血栓形成征象,以便盡早進行治療,降低后遺癥發生率。本研究中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干預后均痊愈出院。
綜上,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服務,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同時可以降低住院時間,值得借鑒。
[1] 劉霞,楊芬,陳王麗,等.預見性護理對下肢多發骨折患者深靜脈血栓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4):3357-3359.
[2] 周莉,代虹珍.護理干預在預防下肢骨折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效果 [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23):3635-3636.
[3] 張麗雪.預防骨盆和下肢手術后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體會 [J].吉林醫學,2013,34(36):7774.
[4] 丁敏.護理干預對預防骨折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 [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6,30(5):428-429.
[5] 程錦珍,邱雪,周仲輝,等.護理干預在預防下肢骨折術后并發深靜脈血栓的應用體會[J].當代醫學,2012,18(9):11-12.
[6] 盧仲琳,曹志強,高國梁,等.超聲彈性成像輔助評價跟骨骨折手術等待期急性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危險[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7,21(3):423-427.
[7] 段秀群,尹良瓊,龔國富,等.Wells評分聯合D-二聚體檢測在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2016,31(7):581-583.
[8] 魏桂菊,曾妙弟, 魏秋玲,等.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干預[J].中華全科醫學, 2013 , 11 (06) :976-977
[9] 逄琳.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護理對策 [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12):2368-2369,2372.
[10] 鄭小玲.預見性護理措施對下肢多發骨折患者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3):160-161.
[11] 程錦珍, 邱雪, 周仲輝,等.護理干預在預防下肢骨折術后并發深靜脈血栓的應用體會[J].當代醫學,2012, 18 (9) :11-12
[12] 莫鳳蓮,馬藍,莫麗華,等.護理干預在髖部骨折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7):1507-1509.
[13] 許朋,易云峰,賈春媛,等.預見性護理措施對下肢多發骨折患者深靜脈血栓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1):164-166.
[14] 孫榮瑾.老年骨科下肢手術患者深靜脈血栓預防和護理 [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36):157-158.
[15] 陳增霞.老年骨科患者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8):127-128.
Nursing experience of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lower limb fracture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ZENG Saiqio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Xiuyu District Hospital of Putian City in Fujian Province, Putian 351146,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lower limb fracture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100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7 who suffering from lower limb fracture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50 cases) and nursing group(50 cases), the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s of nursing group were given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preventive nursing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health education compliance and compliance of discharged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health education compliance and compliance of discharged patients of nursing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service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 is adopted by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can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improve patient compliance, and reduc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orthy of reference.
Lower limb fracture; Elderly; Deep vein thrombosis;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Nursing satisfaction
R473.5
A
2095-0616(2017)19-145-04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