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駿
高位貨架倉庫地坪平整度規范要求的探討
萬駿

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位貨架應用在倉庫中,高位貨架能最大化地利用空間,而三向堆垛叉車(窄通道通行叉車)大大減少叉車通道的面積,增加了倉庫的平面利用率。這種貨架和叉車對地坪平整度的要求非常高,本文將介紹國標、英標、美標的地坪平整度規范和差異。
按照國標的要求,對混凝土面層的平整度要求為2m±5mm,涂料面層的平整度要求為2m±2mm,用靠尺檢查。 國標對地坪按面層不同規定了不同的平整度要求,而國際流行的地坪平整度規范是根據地坪的使用用途來規定不同的平整度。
英國在其規范T R-3 4中對地坪平整度要求為下表。

英標對地坪平整度按照使用類型分為了自由移動地坪(free movement floor)和限定移動地坪(defined movement floor)。這是根據叉車實際運行的狀態而對應設置的不同要求。
叉車在限定移動區域(貨架間的窄通道)運行時,如果叉車兩輪間的地坪存在高差,會導致提升后的水平偏差成倍數放大。假定叉車輪地坪高差E=5mm,左右輪間距假設1.2m,叉車高度H=12,那么水平偏差S=50mm,這還是靜止狀態下的偏差。如果叉車在運行中,水平偏差S還會由于振動變得更大。地坪平整度不良會導致叉車運行不穩定,降低工效,嚴重時有傾覆的安全隱患。
所以在限定移動區域內,英標TR-34是按上表Table3.2規定了平整度的要求。其三擋標準DM1、DM2、DM3分別對應了貨架高度為大于13m,8-13m,小于8m的平整度要求。這個標準完成是根據叉車的運行狀態進行模擬和設置的。在這種窄道中通行的叉車是三輪的,其前輪為雙輪,后輪為單輪。Table3.2表中Zslope是給定值。Z為前輪的軸距,dZ為前輪左右兩輪的高低差,此值目的是控制左右輪地坪的高差;d2Z為叉車前行300mm高差的變化量,此值目的是控制左右輪高差的變化率;dX是在前輪和后輪軸間距為2m固定值下的給定值,此值目的是控制前后輪的高低差;d2X是前后輪軸在前行300mm后的高低差變化量,此值目的是控制前后輪軸高差的變化率。
TR-34還規定了所有的測量數據必須在±15mm的高差偏差內。
在限定移動區域(即窄通道)內由于叉車運行的特殊性,提升高度高,會搖晃,有傾覆風險,所以其對地坪的平整度要求較嚴格。對于自由移動區域,這部分是叉車的回轉區域,其提升高度降低,無傾覆風險。所以對應的地坪平整度要求也降低,其具體要求見TR-34表Table4.2和Table4.4。
美標關于地坪平整度的規范是ACI 117-90。其定義地坪的平整度為兩大控制因素FF和FL。FF即為Floor flatness,指的是地坪的平整程度(地坪凹凸程度),是用來控制每一個局部地坪平整度的指標。FL即為Floor levelness,指的是地坪的水平度(在一個車間或生產線上地坪最高點和最低點的高差),是用來控制整個房間整體最大高差的指標。具體的要求如下表。
按照美標,也是根據貨架高度劃分了不同的地坪要求。其對應的1~3類地坪、超平地坪和特技超平地坪根據常規的靠尺塞尺測量方法做了一個對比。3m靠尺落差只是按照我們常規檢測方法給定的一個易于直觀理解的地坪平整度標準。美標對于FF的定義更多是指地坪的凹凸程度。根據下圖第一列圖片,在120英寸(約為3m)的長度內,當地面高差在1/8英寸(約3mm)當出現了4個3mm(第一列第一行)的高差時,其FF=20.2;當出現3個3mm(第一列第二行)的高差時,其FF=27.9;當出現2個3mm(第一列第三行)的高差時,其FF=52.9;當出現1個3mm(第一列第四行)的高差時,其FF=191.4。由此可見,FF數值反映了地坪的兩個數據,一是地坪高差值,另一個是3m范圍內高差出現頻率。按照我的理解是反映了地坪凹凸程度。

綜合對比以上國標、英標和美標,國標在地坪平整度的要求是根據面層材料用2m靠尺檢查,未考慮到地坪實際用途,缺乏針對性;英標是根據叉車運行狀況分別定義了自由移動區域和限定移動區域,再根據貨架高度定義了不同地坪平整度的要求,特別是限定移動區域,是完全模擬叉車運行設置的控制指標;美標是在綜合考慮了地坪高差和高差出現的頻次,定義了地坪平整度標準。相比較而言,對于高位貨架倉庫,最適用的規范為英國標準。
(作者單位:中國電子系統工程第四建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