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鴿
特色小鎮小鎮『特色』是關鍵
付麗鴿

2016年7月,國家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此后,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127個特色小鎮名單,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面對特色小鎮建設熱潮,國家發改委及時發布了《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強調產業建鎮,防止照搬照抄、東施效顰、一哄而上。
特色小鎮的概念,最早興起于浙江。其實不止在浙江,在整個中國,特色小鎮都在以迅猛發展的姿態,加入到方興未艾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來。特色小鎮產業定位“一鎮一業”,突出“特而強”;特色小鎮功能集成“緊貼產業”,力求“聚而合”;特色小鎮形態打造“突出精致”,展現“小而美”;特色小鎮運作機制是“破舊去僵”,做到“活而新”。特色小鎮發展時間雖短,但是已經表現出了很強的示范效應。
特色小鎮要有產業集聚、文化集聚,這樣才有活力。要有產業集聚,要形成規模。要有好的生活環境、好的生態環境、好的工作環境。新興產業在特色小鎮集聚也將成為亮點,特色小鎮將大有可為!建設特色小鎮不能一哄而上,要防止”千鎮一面”,防止“只見小鎮不見人”,要堅決抵制打著特色小鎮的名義,違法違規圈地搞房地產開發。
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編制規劃;二是基礎設施的配套推進,包括水電道路建設等等;三是要素保障,主要是土地保障;四是生態環境保護。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吸引各方力量來建設特色小鎮。企業的主要職責是:產業發展,人才引進、市場營銷,項目推進、效益追求等。特色小鎮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載體。特色小鎮建設,有利于促進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發展,增強小鎮吸納周邊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同時也有利于改善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彰顯當地特色傳統文化,有效帶動村鎮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
杭州的西湖龍塢茶鎮、余杭夢想小鎮、藝尚小鎮、富陽硅谷小鎮、桐廬健康小鎮、臨安云制造小鎮、西湖云棲小鎮、江干丁蘭智慧小鎮,等等,都是做足“特”字功,深度挖掘本土特色,成就特色小鎮。
做好特色小鎮“特”字功,首先是找準特色。產業要有特色,在產業上要與鄰鎮有區別,避免同質競爭;文化要有特色,研究和發掘歷史淵源,立足鄉土,關注鄉愁;規劃上要有特色,規劃決定小鎮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建筑上要有特色,不要貪大求洋,保住了鄉土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次,放大特色。就是要將特色運作成勢,取得效益。第三,發現特色之間的聯系,使小特色變為大特色,用整體思維將分散的特色串起來,形成合力。最后要堅持特色。形成特色需要一個過程,久久為功,在堅持中使“特色”可持續發展。